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教

北京六十五中开发传统文化校本课程 让“爱国之歌”传唱不息

2019-04-26 10:15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晚报

1935年,故宫太和殿前,来自北平十四所大中学校合唱团的青年学生们,以嘹亮的歌声唱出自己震天撼地的民族心声和抗日情怀。此次合唱共吸引了近540人参加,创下了当时我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合唱记录。

活动的发起人叫李抱忱,上个世纪30年代,他来到现在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的前身——北平育英学校担任音乐教师。据学校收集的相关资料记载,“九一八事变”后,他在编写的音乐教材中就选编了鼓舞人心、鼓舞士气的歌曲;1934年在抗日救亡运动日益高涨的社会大背景下,李抱忱发起了育英合唱团的南下旅行音乐会:4月1日至19日,从北平出发赴天津、济南、南京、上海、杭州等地演唱。临行前,他们还印刷了千张海报,海报上书写着两行醒目的红字:“藉雄壮的音乐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用慷慨的歌声咏唱中华青年的奋发”。有评论称,这开始了中国有史以来由中学生组织的首次全国性巡回合唱演唱会。

学校的“爱国之歌”就此传颂。“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1941年,育英学校被日伪接管,改名为市立第八中学。日本派督学和教官进校,推行奴化教育,宣传“大东亚共荣”,强令学日语,镇压进步学生的抗日活动;学校不少进步老师、学生先后被日寇拘捕、残害。此时的育英学校陷入低谷,而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深入到育英学校,以张大中、宋汝棼、韩敍等为核心,组织进步学生秘密开展抗日斗争活动。

据介绍,张大中来育英之前就已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于1940年初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育英党支部成立之前,他就积极团结进步学生,联系校外的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和革命积极分子,夜间到东皇城根一带张贴抗日宣传品;联络燕京大学化学系地下党组织,学习爆破技术。他连寒暑假回老家,都要把抗日宣传材料抄写在课本上,向当地青年宣传抗日。1941年初,经北平地下党城委书记批准,张大中组织建立了学校党支部,由他担任党支部书记。同年,支部已有8名党员。他们组织小型读书会;利用基督教“团契”组织,以公开合法的身份开展群众性的宣传活动;输送党员和革命青年去根据地……

如今,这些鲜活的校友、学长的故事都已成为学生们课堂学习内容。据学校副校长占德杰介绍,学校正在开发的一门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中,将融入校史中的这些红色基因和革命文化。在他看来,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首先要让孩子们对自己的文化有所认知;有认知,才会有认同。“这些活生生的人物事迹就发生自己的学长、校友身上,这样的教育会让学生感到伟大并不遥远,学习起来就会感到更加亲切。”

来源 北京晚报 记者 牛伟坤 编辑 丁肇文

流程编辑 TF003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