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驳斥美称中国操纵湄公河水资源:早已不是新鲜事
据报道,美国助理国务卿史达伟日前称,报告显示中国25年来一直在操纵湄公河水资源,为追求自身利益牺牲下游国家。
9月8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回应称,美国不断炒作湄公河水资源问题,故意制造热点,挑拨地区国家关系,破坏“澜湄合作”气氛,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美方所谓报告应该指的是美国非政府组织“地球之眼”出台的报告。该报告指出中国在上游截留了2800亿立方米的水量。事实上,中国上游水库的最大库容只有420亿立方米。这种明显违背事实的报告没有任何科学价值,已被诸多国际水利专家认为存在重大缺陷,建议美国外交官同行慎加引用。中方相信,只要澜湄国家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排除外来干扰,聚焦务实合作,一定能够管理好共有的水资源,促进共同和可持续发展,造福沿岸各国人民。
延伸阅读:
中国在湄公河上游蓄水发电加剧下游国家旱情? 耿爽:与事实不符
2020年4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记者会。以下为部分实录:
问:据报道,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在湄公河上游筑坝蓄水发电严重加剧了下游国家的旱情。4月15日,湄公河委员会称,上述研究并未证明系蓄水导致干旱。该委员会试图从中国获取旱季数据,但尚未达成协议。中方能否证实?对此有何评论?
答:你提到的所谓研究报告应该来自于4月13日《纽约时报》的报道。这篇报道与事实不符,毫无根据。
一段时间以来, 湄公河委员会秘书处发布的《湄公河水情周报》已对此次旱情做出了科学判断。2019 年5月以来,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大部分区域出现持续干旱少雨现象,主要水文站6至10月平均降雨量较常年减少2至5成。降雨量减少、非正常季风和极端厄尔尼诺现象是造成这次旱情的主要原因。澜沧江径流量仅占澜沧江一湄公河全流域径流量的13.5%,澜沧江出境水量对湄公河整体水量影响非常有限,其下游水量主要受到全流域降雨和支流汇入的影响,因此,没有理由把下游国家所遭遇的旱情归咎于中国。
去年以来,中国云南省也遭遇了严重的旱情。尽管如此,中方仍尽最大努力保障了澜沧江合理下泄流量。在今年2月份举行的澜湄合作第五次外长会上,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还公开宣布,将积极考虑同湄公河国家分享全年水文信息,在澜湄框架下进一步加强合作, 确保水资源合理和可持续利用。中方上述举措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上游国家的负责任态度。
澜湄流域是澜湄六国的流域,澜湄水资源合作大计理应由地区国家自己主导。目前, 澜湄国家之间已建有成熟的沟通机制。大家以诚相待、互谅互让,有事商量着办。中方将同湄公河国家进一步加强水资源信息共享与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洪涝灾害挑战。
(原标题:外交部驳斥美称中国操纵湄公河水资源)
来源:综合@人民视频、环球网
流程编辑:TF017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