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创作话剧《巴交龙布》中国剧院上演
2015年11月20日讯,昨晚,由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创作的话剧《巴交龙布》在中国剧院上演。该剧讲述了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俄亚乡信用社员工巴交龙布执着坚守大山深处撒播惠民金融服务的事迹,肩负使命感与责任感的巴交龙布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引起人们对信仰和梦想力量的思索。
巴交龙布这个名字,在纳西语里的意思是“石头上的宝”,这个名字对生活在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俄亚乡的人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他的经历,他的性格,尤其是他的精神,激励着很多人克服困境,战胜自我,校正信仰的坐标。
《巴交龙布》以一名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巴交龙布为原型,巴交龙布生活、工作在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俄亚乡。俄亚乡是中国大陆地形地貌最复杂的地带之一。这里是中国大陆最后一个原始聚落。原住少数民族有纳西族、藏族、彝族、蒙古族、普米族等。作为俄亚纳西族乡信用社主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巴交龙布一个人就是一个信用社。
由于缺少人手,这十多年来,为全乡930多户人家存款贷款、发放扶贫款和三农补贴,所有业务几乎都是巴交龙布“一条龙”完成的。工作需要他必须走遍每一个村,而地形决定了他只能徒步完成自己的工作。从俄亚乡去木里县瓦厂镇取钱,要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宁朗山脉,单程步行要十多天。漫长的路途中陪伴他的除了空寂的大山、漫山的风雪,只有一匹一路同行的骡子。这条服务当地“三农”的路,巴交龙布一走就是三十年。
为了做到戏剧擅长的表达,剧组将与巴交龙布同行的驮账本、背现金吃苦耐劳的骡子拟人化,取名“胡立”,将这对“难兄难弟”的经历作为贯穿全剧的一条主情节线,构建起全剧情节框架。骡子胡立在剧中是一个爱卖萌的搞笑角色,深具时代感,与朴实的龙布形成鲜明的形象反差。该剧还借助了很多的象征主义手法,并且一反传统话剧以台词为主的惯例,加入了很多表达人物情感的肢体动作。用纳西族特有的文化表现方式,来彰显人物的心理情感。少数民族器乐,舞蹈,祭祀仪式,歌曲都在本剧中展现。剧情结构为歌舞场面的进入、展现提供了契机,民族特色场面与剧情有机结合,极大丰富了舞台表演形式。
据悉,《巴交龙布》作为“信仰的力量——四川省加强领导班子廉政文化建设系列文艺精品优秀展演剧目”和“四川首届艺术节展演剧目”,已在四川省15个市州开展巡演,获得社会高度评价。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王润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