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从模特到设计师的转变 17岁“未来设计师”的“有趣”哲学

2015-12-23 11:27 编辑:TF007 来源:网络

2015年12月23日,细细的眉眼,高高的个子,宝石蓝的针织毛衣搭配姜黄色的露踝裤,在北京冬天的寒风里怎么看都有些太单薄。当17岁的陈卓出现在眼前,北京12月的阴沉都有了一抹年轻的亮色。不久前,这个少年刚刚考入了世界四大服装设计学院之一——英国的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而这个全世界有志于服装设计的学生梦想中的院校今年在中国招生仅8人。“有趣很重要”,这是采访过程中这位“未来设计师”最常说到的一句话。

q3

【小镇少年向往时尚生活】

陈卓出生在湖北武穴,本是一个小镇少年,从小在父母开的音像店里长大。一张光盘就是一部浪漫的电影,一张光盘就是一组美丽的音乐,这薄薄的光盘却让年少的陈卓感到神秘莫测。光盘背面反射出来的光怪陆离的色彩也让陈卓感到着迷,在光盘里会不会有一个奇幻的世界?“觉得光盘发出的镭射般的光芒很前卫、很时髦”,这甚至成了陈卓对时尚最初的、朴素的幻想。

在后来光盘甚至成了陈卓服装设计的一大元素。镭射面料的运用,大胆的切割剪裁,不同色彩的印花,甚至把光盘剪碎、扭曲,加以重叠利用……陈卓用自己从小最熟悉的东西构造出一系列酷酷的、略带迷幻色彩的作品。这些作品帮助他考入了世界四大时装设计院校之一——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

初中时,陈卓迷上了美国综艺节目《全美超模大赛》。节目里高挑美丽的人物、五光十色的场景让他对光鲜的时尚圈产生了深深的向往。还不到15岁,已经超过180厘米的长腿少年决定也要当模特。他在网络上积极查找资料,最后选定了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决定报考服装表演专业。

这个决定最初当然是不被父母认可的,“小镇上至今只有我一个人从事着这个行业,父母都是比较传统的人,希望我能在毕业时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另外,我当时只有14岁,让我一个人到北京求学,家里人确实也不放心。”不过,陈卓还是力排众议,只身来到了北京寻找梦想。

【从模特到设计师的转变】

q4

在学校里,陈卓看到了模特们光鲜外表背后艰辛的生活。“且不说女生为了保持形体付出的代价,就是男生都要‘站墙’练成‘一条直线’。”所谓的“站墙”就是全身在墙上贴平,来练就身体的挺拔,“一站就是一整节课,一天下来不仅累,且浑身酸痛。”

学了一年的模特,陈卓却决定转专业改学服装设计。高一课上观看的一部记录电影《九月刊》成了陈卓这个选择的诱因。9月正是时装换季之时,对于时尚界有着非凡的意义。每到9月,全球知名的时尚杂志《VOGUE》的全体编辑都会费尽心血,为了做出一期开季好内容而辛勤忙碌。而这部《九月刊》正是记录了美国《VOGUE》幕后工作者为杂志所付出的努力。“这部纪录片让我看到时尚圈的缩影,像是深不可测的湖水,令人神往。我希望自己不仅仅是时尚的展示者,更能成为时尚的创造者。”就这样,在服装表演班担任服装设计课代表的陈卓决定正式“转行”了。

改投自己心向往之的专业,兴奋是肯定的,困难和挫折却也没少遇上。男生对时尚有敏感、有热情的本就不多,在有些同学宅在宿舍玩游戏的时候,陈卓每周末都会独自赶到在北京各个角落举办的服装展、时尚活动观展,感受气氛、揣摩设计的细节。“我不是在宿舍闷头画画的人,但我的专业课却在班里成绩数一数二。”

班上的同学还在完成设计作业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动手为自己制作服装了。“可不是大家想象的,画出来缝上就好了。前片、后片、袖子、领子、口袋……一毫米是一毫米,马虎不得。”每隔一周,陈卓都要跑到大红门的服装面料批发市场挑选面料,“虽然那里冬冷夏热、条件艰苦,但我一逛就是一整天。在错综复杂的市场里,我都可以当导购了。”

高三经过小半年的努力,陈卓被选中参加北京市职业技能大赛,并获得了北京市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也是我们学校有史以来第一次在服装设计方面获得这么好的参赛成绩。”

【旧理发店激发时尚灵感】

今年的11月,陈卓被世界知名的服装设计院校——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正式录取,“这所学校去年在中国招生仅5人,今年也不过招了8个,比清华、北大还难考!”说到这里,陈卓年轻的脸上流露出骄傲的光芒。

为了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陈卓可是经过了无微不至的准备,面试时递交的作品集多达40到50页,其中一共囊括了他本人设计的4个系列的服饰作品。除了前面说到的“光盘”系列,最让陈卓得意的还有“理发店”系列的作品。

这个系列作品的灵感来自胡同里的老理发店。陈卓虽然只有十几岁,却喜欢很老派地光顾老北京胡同里的老理发店,十几块钱就能整理一次头发。“主要是很喜欢理发店里那种老旧时光的气氛”,塑胶发卷、铁皮吹风机、透明的烫发罩子、理发师阿姨的旧围裙……这些都成了陈卓设计服装的时尚要素。

这个系列的设计在面试时得到了考官的赞赏,“考官说我的作品区别于大多数人的想法,表示欣赏我这种敢于实现‘古怪’念头的态度。”陈卓认为,考官所说的这种“古怪”表达的是年轻与陈旧、时尚与古老的碰撞营造出的新颖的、古灵精怪的气质。

“正确的不一定是有趣的,生活中有趣很重要”,陈卓说,自己刚刚17岁,未来有无限种可能,现在还没有为自己的将来设定具体的目标。但是有一种类型的工作,他却很肯定地表示绝对不会选择,“那就是朝九晚五坐在楼里办公的那种。”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孙乐琪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