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星团中“寄生星族” 专家:很可能是外来物质产物
2016年1月31日讯,一直以来,天文学上都认为星团是通过自身第一代恒星爆炸后的残留气体形成第二代恒星的,而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科研人员最新发现,星团中年轻的恒星很可能是外来的寄生星族。该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科学家发现星团中“寄生星族”
几乎所有的恒星(包括太阳)最初都是在星团中形成的,星团中恒星如何形成一直是现代天体物理的焦点问题之一。星团由成团的大量气体通过自引力坍塌按一定的质量函数形成第一批恒星,但由于最初形成的大质量恒星吹出的强烈星风和超新星爆炸会迅速将剩余的气体吹走,天文学家普遍认为星团只能在其诞生的最初几千万年之内形成恒星。
然而,近年的高分辨率观测发现了银河系的球状星团普遍包含两个或更多恒星星族,这使得天文学家们对星团中恒星形成的理论产生怀疑。遗憾的是,由于银河系中的球状星团都十分年老,漫长的演化过程使得这些多重星族早已失去了其形成初期的动力学特征。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李程远意识到,在更为年轻的大质量星团中搜寻证据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钥匙。研究人员们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开展历时一年的仔细研究。
“去年冬天,当我分析系外星团NGC1783的数据时,发现了两支年龄几乎单一的恒星星族。”李程远介绍说,“属于同一个分支的恒星,它们的年龄几乎完全相同,就像是在过去的一瞬间突然形成的。我立刻意识到,我们大概发现中年星团中的第二代恒星了。”
通过动力学分析,李程远发现这些新的恒星实际上是星团从外部吸收形成的,而一直以来,天文学家们都认为星团是通过自身第一代恒星爆炸之后残留的气体来形成第二代恒星的。该团队最终推断:星团中年轻的恒星星族很可能是外来物质的产物。
“这些恒星像是寄生在星团中的新成员,”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邓李才说。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刘欢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