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专栏 > 闲事

贵哥花搅:回古镇讲评书

2016-02-22 09:28 编辑:TF003 来源:网络

2016年2月22日讯,尽管经常麻起胆子在省城的文化讲坛说点什么,但回到故乡,当着父老乡亲的面讲评书,我还是有些小紧张。乡亲们请我上台,一来是从报刊上看到了我写的一些专栏,二来我有个特殊身份——老镇评书艺人江四爸的外孙。我外公生前一辈子没走出过峡谷小镇,但他在自己的评书世界里踏遍千山万水。外公讲评书主要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那时还是个光着脚丫在河边鹅卵石上跑来跑去的孩子,一如两千多年前先民凿栈道铺竹笕将盐泉输运到下游巫峡,外公的评书也在我和小伙伴的心头架起一座认识山外世界的桥梁。我也是打那时起,知道了《大隋唐》中的“一王四猛十三杰十八条好汉”和花木兰“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奇崛故事。

评书111

记忆中,每到外公开讲,我都提前扒完几口晚饭,早早搬着木凳去镇小学的古戏台占位子。古戏台是民国初镇上一盐商捐建的:黑色的木柱以金粉绘饰,青灰的屋檐缀着雕镂的铃铛,屋顶的琉璃瓦托起飞腾的龙首,还有四个笑吟吟的弥勒佛。

外公讲评书时,喜欢穿着那件蓝灰色对襟棉布衫,手持大花扇,桌上搁一把红木材质的惊堂木。他声调丰富,在人物对话上善用变口,从不用“包拯说”、“张飞说”等旧式;人物武功,也一招一式骤变于眉宇口舌之间。我一直觉得,外公的评书有一种极富穿越感的苍然之气回荡在青山绿水间,它应和着褐色吊脚楼下的悠扬水流,携带着清末“夔东十三家军”麻石条寨堡的凛冽风骨,连接着民国万炉制盐舟楫往来的高亢号子……外公作古已二十多年了,他当年的评书没能指明我的人生方向,我也没有机会承接他的评书技艺,但老人家擅讲故事的基因一直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并经常于冥冥中引导我过点嘴瘾。当然,比起如今功成名就的专家无所不在的高谈阔论,我的“评书”最多是娱己乐人的草根式顽皮。

当年的古戏台早已消失。那天黄昏,我来到充作临时书场的大茶馆,一看傻眼了。也许是冲着江四爸后人这一“名人效应”,镇上近百人挤满茶馆,有的还自带板凳在最前面坐下,让这个寒风扑面的严冬变得很温暖。

噼噼啪啪的鞭炮响过,我儿时的伙伴、茶馆老板宁二娃站起来大声说:记得当年江四爸的评书吧,今天我们请四爸的外孙、省城回来的贵哥来段评书如何,鼓掌!

我觉得我是被一股看不见的热浪推上讲台的。所谓讲台,也就是一张垫了几块砖升高了位置的大方桌。开讲中,我借鉴四川评书艺人李伯清先生的散打手法,结合自己的新闻从业经历和游历见闻,用川渝两地的民间俗语,讲了几则都市人“奇葩”生活的龙门阵:城里女人的开车毛病,好朋友为借钱反目,电梯里的人玩手机避尴尬,我的娱记同事“暗算”全国明星……

对久居万山丛中的乡亲来说,我的散打段子,当然说不上是一座连接山外世界的桥梁,但兴奋点还是有的,除了好玩,我主要想跟台下那些和我当年一样光脚跑来跑去的孩子们,分享某些人生道理,比如吃亏受挫后爬起来继续奔跑折腾的道理。这是长江三峡腹地最后的古镇,它静卧在高山深峡守望着日升月落。当山外熙熙攘攘的游客,把微信、朋友圈、互联网+带入越来越多的乡野,我的父老乡亲心安理得地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也经常请来县上和外地的“专攻者”搞些文化秀场——尽管朴拙,尽管下里巴人,但他们始终为最接地气的休闲方式开怀大笑。(李贵平)

原标题:贵哥花搅:“父老乡亲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
回古镇讲评书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