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画说正能量

盘点身边默默付出的人 首博讲解员:帮年轻人了解历史

2016-04-29 09:45 编辑:TF005 来源:网络

2016年4月29日讯,“这件展品是老北京鬃人。你看铜盘上面的四个小人身穿绫罗绸缎,个个五彩光鲜。他们的头是胶泥做的,身架是秫秸杆做的。那为什么叫他们鬃人呢?因为他们身子最底下的部分都是两厘米长的猪鬃。用小棍敲击铜盘,鬃人就能前后行走,左右旋转,甚至互相打斗……”站在首都博物馆老北京民俗展厅的吴玲玲笑容可掬,思维敏捷,谈吐儒雅。她不仅对展厅里的每一件展品如数家珍,而且把讲解员的“手眼身法步”展现得相当专业。若不是那一头花白的头发和胸前的志愿者胸牌,我很难相信面前是位已经67岁的志愿者讲解员。

首博志愿讲解员吴玲玲2

首博志愿讲解员吴玲玲

吴玲玲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前一天,从小跟着行医的爷爷奶奶在北京长大。后来去农村插队,做过赤脚医生,当过英语老师、公证员和公务员。退休前,吴玲玲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的高级研究员。2007年退休后,她报名加入首都博物馆志愿讲解队伍,成为一名志愿者讲解员。九年来,吴玲玲风雨无阻、无私奉献,并以准确、生动的讲解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观众。2009年吴玲玲获得北京市文博系统讲解大赛二等奖,2010年被中国志愿者专业委员会中国文物局协会评为全国博物馆“十佳之星”。至今,已经是首博志愿者讲解队老北京民俗讲解组组长的她,仍坚持每周二上午来展厅做志愿讲解服务。

回忆起当年报考志愿者讲解员的经过,吴玲玲笑着说真是难忘又有趣。“当时我从报纸上看到首博招募志愿者讲解员,觉得这是个学习中国历史文化、开拓视野的好机会。为了通过面试,我把能找到的关于北京的历史书都好好翻了一遍,尤其是北京通史。没想到考试那天,副馆长和社教部领导只问了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来首博做讲解员?我正好刚看完美国电影《博物馆奇妙夜》,便不假思索地说,因为我觉得美国人能把博物馆的知识弄得那么吸引人,咱中国人也一定可以!然后我就把我的工作经历和在国外出差时参观过的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博物馆的优缺点逐一陈述。最后总结说,我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人,希望在我的讲解下,让首博成为老年人回味过去、年轻人学习历史的好地方。领导说,回答得很好,你可以走了。我心想这下可能没戏了。没想到一星期之后就收到了首博的录取通知。

经过多年的讲解实践,吴玲玲体会到,背下讲解词只是当讲解员的第一步,好的讲解员要具备三项素质:一是有钻研精神,对展品有深刻理解;二是学会面对观众,有一定社交能力;三是要能根据观众特点有针对性地讲解,因人而宜。吴玲玲举例说,展品中有三份民国时期的婚书,相当于现在的结婚证。她在讲解时,首先将“关雎雅化”、“再醮婚书”等婚书字面内容讲解清楚。随后,如果听众是年轻人,她便讲爱情与婚姻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为什么要用法律来约束感情;如果听众是小朋友,她便讲男朋友、女朋友是怎么回事;如果听众是年长者,她便讲如何促进家庭关系和睦。吴玲玲的讲解赢得了大家一致好评,听过她讲解的观众无不对她出色的服务报以热烈掌声。

志愿者服务没有经济回报,虽然每次连续不停地讲两个多小时很辛苦,中午还要自己带饭,但吴玲玲认为,她从志愿讲解工作中获得的快乐远大于付出。“一方面我学到许多普通人难以接触到的知识。为培训我们志愿者讲解员,首博组织我们到景德镇观摩瓷器生产工艺、到博物馆文物鉴赏室欣赏没有上展的珍贵文物,听专家的讲座,这些机会都非常难得。另一方面我结识了一批投缘的观众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志愿讲解员。比如台湾义工组织的成员每年都会来参观首博,我会带着他们走出博物馆,逛琉璃厂、前门、大栅栏,听他们聊台湾志愿者的故事,跟他们成为好朋友,这些经历让我退休后的生活更加充实。”

提起吴玲玲九年来累计义务讲解1500多小时,年轻的志愿者讲解员们都对她非常尊敬和佩服。由于吴玲玲出色的讲解工作越来越受欢迎,有时候她还在广播电台介绍博物馆的知识。每当别人夸她是劳模时,她就笑呵呵地说:“如果没有志愿者,观众可能会因为囊中羞涩不请专职讲解员,走马观花草草了事;老先生会因为找不到知音共赏而遗憾,小学生们会因为缺少引导而在馆内疯跑疯闹。志愿者是牵系所有人心中的一根红头绳,用满满的爱把观众和博物馆牵系在一起。”

GO提示

今年5月下旬,首都博物馆将再次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讲解员。报名条件18岁以上、70岁以下,普通话流利。面试通过后,首博将对报名人员进行包括展览内容、讲解礼仪规范等方面的培训,培训后安排上岗考核,考核通过后签署志愿者服务协议正式上岗。招募信息将在5月份发布,具体安排可关注首博官方网站http://www.capitalmuseum.org.cn/或官方微信“capitalmuseum”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 张品秋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