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地理

红都瓦窑堡纪行:在珍宝级别的窑洞回忆世代传颂的先驱

2016-08-17 12:00 编辑:admin 来源:网络

盛夏季节,我们和全国多地报纸副刊的文化记者一起,到陕北高原的古城瓦窑堡采风,3天时间,亲身感受到了一个山川大地秀美、人文景观厚重多彩的瓦窑堡。

作者 张明非 吕 隽


瓦窑堡会议_调整大小

瓦窑堡会议

瓦窑堡是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的县城,子长县因民族英雄谢子长而更名,宋代以来一直称安定县。它位于延安市以北95公里,这里两河交汇,三川相接。东连清涧、绥德可达山西;南接延安、延川可通关中;西邻安塞、靖边可达甘肃,北依子洲、横山可去内蒙,是历代的边关要塞。瓦窑堡历史上禹贡时属雍州之域,商代为翟地,春秋归白荻,战国时属魏国,绝对的历史悠久;又因是古丝绸路的必经之地,浸润着军事、商贾和高原文化等多种文明,人文历史厚重、文化多元又多彩。然而,更为特别、与我们每一个当代的中国人都息息相关的,是瓦窑堡更是一片红色的热土,是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最初的落脚点,曾经有“红都”的美称。今年恰逢长征胜利80周年,在这个时间点来到瓦窑堡,感觉格外不同。

珍宝级别的窑洞

在瓦窑堡听到的第一个故事,是关于窑洞的。

我们到达瓦窑堡的时候正是傍晚,这座边关古城笼罩在晚霞的余辉之中,紧凑且秀丽。瓦窑堡背靠龙虎山,一条清澈的秀延河穿过全城,龙虎山上植被茂盛,并有宝塔耸立,秀延河两岸有乔冠树木组成的带状绿廊,河中建有音乐喷泉。漫天绚丽的晚霞辉映着巍峨高耸的宝塔,居民们晚饭后聚在城中的文化广场上,孩子们跑跳嬉戏,大人们或纳凉下棋,或观赏音乐喷泉的表演,一片安宁,一派祥和。

尽管瓦窑堡也和全国很多县级城市一样,建起了许多现代楼宇,但陕北高原特有的拱形窑洞在这里不仅随处可见,而且几乎每一处窑洞都被瓦窑堡人登记造册,精心地、原汁原味的保护着--因为瓦窑堡的窑洞,是这座小城最重要,最让当地人引以为傲的重要财富。

我们采访瓦窑堡革命旧址纪念馆和子长陵博物馆80岁的老馆长王志厚的时候,老人提供给我们这样一份记录:中央总书记张闻天住下河滩田秀山家院、毛泽东住木业社、周恩来住二道街枕头窑军委院;中共中央和中央组织部住下河滩胡昌厚家院,宣传部住樊维德家院,粮食部住操场摊下院,教育部住陈老实家院,司法部住手工业社院,土地部住党兰珠家院,中央医院住在水沟坪李国秀家院------的确,这是80年前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瓦窑堡后驻地的分布名单,遍布在县城各处大大小小、或单孔或连排的窑洞,有的是毛泽东、张闻天等革命伟人的旧居,有的是抗日红军大学的创办地等重要机构的旧址,还有的是瓦窑堡会议等重要历史事件的旧址,可以说,瓦窑堡的窑洞,每一孔都见证过历史,每一处都是重要的革命遗址。
王志厚老人告诉我们这些窑洞得以保存下来的经过:1964年9月,新华社记者到子长县采访,要求看看中共中央旧址、瓦窑堡会议旧址以及党中央领导人的旧居。然而当时已经没有人知道这些地方在哪儿了,党中央和红军走了以后,他们曾经住过的窑洞,又都恢复成了老百姓的民居。当时的文化馆馆长四处向老乡打听,有居民告诉说毛主席住在一个叫果树园的地方,理由是红军在的时候果树园的窑洞有三多:站岗的警卫多、来往的马匹多、电话线多。后来经过查实,果树园当时其实是外国人李德的住地。

那位记者回去后写了内参,中央领导看后十分重视,下达了指示,子长县委很快成立了革命遗址调查组,王志厚就是那时被调来开展瓦窑堡遗址查找工作的。他说,他带着县里介绍信到北京,请来了毛主席、张闻天和周恩来的警卫员到子长实地查看,城里城外地转。随后的三年,王志厚和同事又到全国各地访问老干部、老红军,到各地档案馆、博物馆查找资料,按图索骥,最终才确定了瓦窑堡会议旧址和领导人旧居的所在地。这时,距离瓦窑堡会议召开的时间,已经过去了30年。王老特别告诉我们说,当他们带着中央的批文和政府的腾退文书来到这些窑洞,向居住在里面的群众做工作时,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力,居民们毫无怨言地将窑洞迅速腾退给政府。正是由于得到了人民的大力支持,使得瓦窑堡革命遗址的保护修缮工作,进行得很顺利。

有过这样一组数字:80年前,为迎接党中央和长征红军的到来,瓦窑堡人民腾出了400孔窑洞,他们还同陕甘边区人民共同筹集了300石粮食和8万斤副食品,并赶制出3000套棉衣,解决了中央和红军的需求。正是瓦窑堡和陕甘根据地人民的这些重要贡献,使得中央红军落脚瓦窑堡后得以休整、恢复和壮大,而中国革命也从此开始从低谷走向胜利。

瓦窑堡会议旧址内部_调整大小

瓦窑堡会议旧址内部

世代传颂的先驱

在瓦窑堡,你还不可能不会听到一个传奇人物的故事,这就是瓦窑堡最知名的英雄、中国革命的先驱谢子长。

在瓦窑堡的城北,秀延河的北岸,有一座被苍松翠柏覆盖着的巨大陵园,这就是谢子长陵园。这里有谢子长的陵墓和纪念馆,还有碑林、纪念塔和碑亭。几乎所有老一代的革命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林伯渠等等,都为谢子长题了词,其中毛泽东先后三次为谢子长题词并撰写祭文,高度评价谢子长:“民族英雄”、“虽死犹生”。

在谢子长的事迹陈列馆,我们了解到,谢子长是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他1897年出生在子长县枣树坪的一户小康之家,同那个时代的革命者一样,他从求学走上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1925年辗转来到北京,就在北京三眼井的北京大学党支部所在地,经中共北京地委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根据党组织的安排,谢子长回到安定县秘密发展党的组织,建立农民协会,向土豪劣绅开展斗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为创建人民革命武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他领导过武装起义,开展过兵运工作;1931年"9、18"事变后,谢子长奋勇投身抗日,把创建的晋西红军游击队和刘志丹的队伍合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后来这支部队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谢子长任总指挥。

1934年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不久,谢子长和刘志丹等领导的西北红军,经过两次反“围剿”战役, 不仅使西北红军发展到两个师9个团9000多人,更解放了安定、延长、延川、安塞、靖边、保安6座县城,使陕北、陕甘根据地连成了一片。谢子长和刘志丹们打下的这片红色根据地,最终成为我党领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红色心脏。

然而,不幸的是,谢子长没能看到这一切--1934年7月,在粉碎国民党对陕北红军第一次反“围剿”的清涧县河口战斗中,谢子长身负重伤。7个月后,在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瓦窑堡之前的1935年2月21日,因伤势恶化,谢子长逝世,时年38岁。为了纪念谢子长,1939年,中共西北工委决定将安定县改为子长县,并修建了谢之长陵。解放后,党和政府又把被胡宗南破坏了的谢子长陵重新修复。

在谢子长纪念馆,让每一个参观者肃然起敬并动容的,不仅仅是谢子长横刀立马、驰骋疆场,身先士卒、英勇善战的一生;不仅仅是谢子长对中国革命的忠贞不渝、百折不屈和成就的巨大功勋,更有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家人先后有26位参加了革命,其中8位或被敌人杀害、或在战斗中牺牲。他们是:谢子长的大哥谢德惠、二哥谢占元,侄子谢福成、谢绍安、谢财娃、谢福玉、谢绍斌,侄女谢玉梅。而在子长县,像谢子长这样的革命人家有许许多多。子长县委宣传部的王海清副部长告诉我:全县当时4万多人,成为烈士的就有2000多人,几乎家家都有人参加革命,家家都有人为革命流血牺牲。如果说子长县把谢子长的英名永久地铭刻在了新中国的版图上,那谢子长们身上的红色基因,则世代保留在了瓦窑堡人民的血脉之中。

影响深远的会议

访问瓦窑堡,最不能遗漏的,当然还是著名的瓦窑堡会议旧址。

到达瓦窑堡的第二天上午,我们就集体去拜访这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地--一个叫做下河滩二道街田家院的地方。二道街是瓦窑堡城内一条极普通的小街,从这里拐进一条小巷,七转八弯,再路过一盘石磨后,我们来到了目的地田家院。走进小院,迎面五级台阶的高台上是一排5孔坐西面东的砖窑,每一孔砖窑都是青砖铺地,白泥涂墙,拱门花窗。正中的那孔窑洞两旁各挂有一块红色标牌,右边写着“张闻天同志旧居”,左边的一块赫然写着“瓦窑堡会议旧址”。原来5孔窑洞中,右边的2孔是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张闻天的住所,第3孔也就是居中的窑洞,是间会议室,80年前,著名的瓦窑堡会议,便在这孔窑洞里举行。

走进居中的窑洞,拱形的窑顶下摆放着两张并列的八仙木桌和六条长凳,桌上有一只白瓷茶壶、几只茶杯,以及笔筒、烟灰缸、马灯和泛黄的会议记录,窑洞最里面有一盘土炕,炕上是一张小炕桌……
党史记载:就是在这间不足30平方米,陈设简单的窑洞里,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召开了长达9天的史称“瓦窑堡会议”的政治局扩大会,出席者共13人:中央政治局委员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秦邦宪、王稼祥,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刘少奇、邓发、何克全,中央候补委员张浩、李维汉、杨尚昆,中共陕北省委书记郭洪涛和中央政治局秘书长欧阳钦。会议由张闻天主持,欧阳钦担任记录。会议从党的组织领导、党的建设、党的军事路线、建国理论等方面展开了充分研讨,特别是针对当时的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以及军事战略等问题,会议先后通过了张闻天起草的《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毛泽东起草的《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毛泽东、周恩来共同起草的《关于四十天准备行动的计划》,等等。这次会议被称为党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因为,它在客观上为我们党实现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的转折做好了思想准备。会议之后,中共中央结束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决定在陕北落脚安家;同时,部署了东征抗日,并着手在全国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承担起救国救亡的责任。

夏日的阳光透过花格子窗,把窑洞照得分外明亮,正面墙上有一幅当年瓦窑堡会议的还原画,画上毛主席正在发言,其他人在凝神聆听。我们置身其中,仿佛也成了瓦窑堡会议的旁听者,一时间,时光在恍惚间发生了穿越……

来瓦窑堡之前,我们只知它是黄土高原上的边关古城,3天的行走、寻访、思考,我们意识到,其实这里,与当今的每一个中国人,有着真实的关连。80年前发生在瓦窑堡人身上的故事,以及红军长征和中国革命历程中的每一次胜利与失败,正确与错误,前进与落后,欢乐与痛苦,都对我们现在的生活,发生过影响,而且将继续发生影响--因为,那个时代的红色基因,是无法磨灭的;那个时代人们的理想、信念、精神,还在今人当中传承。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