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8日讯,惊奇、反转、颠覆……2016年国际大事此起彼伏,呈现新的特点,其中一个原因,是政坛人物的更迭。从亚洲到欧洲、从非洲到美洲,数十个国家过去一年进行了领导人的换届选举,一些领导人或因病离世,或因丑闻下台,或因政策主张被叫停而黯淡退场,甚至只为更多家庭时光而中途离任。与此同时,一些新面孔成为政治热点。

特朗普 舍我其谁
11月9日凌晨,跌宕起伏的美国总统选举“大戏”迎来峰回路转的大结局,事先被政治建制派、名人精英乃至主流媒体普遍“唱衰”的“非典型”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意外”当选美国总统。时至今日,美国主流社会对这种“惊奇”似乎仍然“消化不良”,质疑选举舞弊、受外国势力加持的声音久不平息。
就在各种纷乱持续之时、距就职尚有一月之际,特朗普东腾西挪、对美国政治、经济乃至外交政策大展一番拳脚的意图已经搅动华盛顿乃至世界。在社交媒体上继续对国际大事直白表态,邀众多商业大佬组史上最富内阁、起用多名保守鹰派人士……从政经验缺乏的特朗普似乎有挑战一切业已存在的规则的冲动与决心。
舆论普遍认为,意念上以头号强国为后盾,特朗普上台后势必利用权力对世界施以重大影响。无论欢迎与否,美国乃至世界都必须面对。然而,如何用切实可行的政策填补竞选期间许下的诸多承诺,是特朗普未来面临的一大难题。推翻一切后,有多少能重来?

杜特尔特 就敢叫板
就中国周边而言,今年缅甸、越南等国家的领导层都出现变动,而对地缘政治影响比较明显的,是罗德里戈·杜特尔特当选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未上台前,菲律宾甘当美国导演的南海仲裁闹剧的马前卒;杜特尔特上台后,局面发生了很大变化。
杜特尔特就任总统后,首次访问东盟以外的国家选择中国,并与中方谈成一系列重要合作。而他对传统盟友美国态度强硬,不仅对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破口大骂、装病避开与奥巴马的会见,还对美国干涉他领导的大规模扫毒行动表达强烈不满,表示要中止与美方一系列合作,“以牙还牙。如果你们能这么做,我们也能。有来有往。”他12月16日甚至表态说:“我们不需要(美国的)钱……东南亚的政治形势正在变化。”杜特尔特再次公开表达了对美国现任总统贝拉克·奥巴马的不满:“我会等着,等奥巴马消失。”
有舆论认为,杜特尔特成功当选,既是当今世界呼唤强人政治以本国利益为先的一种必然,同时似乎也反映出地区板块结构力量平衡的打破与再造。

古特雷斯 全职从政
10月13日,被英国广播公司称为“全职政治家”的葡萄牙人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获任联合国第九任秘书长。12月12日,他在第71届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上宣誓就职,将从明年1月1日起行使联合国秘书长职权,任期至2021年12月31日。
现年67岁的古特雷斯1995年至2002年曾任葡萄牙总理。媒体分析古特雷斯脱颖而出的原因时,大多提到他自2005年出任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后的亮色“政绩”。在执掌难民署的10年中,古特雷斯的突出业绩包括:大幅精简这一联合国机构,派出更多人前往全球冲突和贫困地区,动员更多富裕国家为应对难民问题出钱出力。
适逢当前全球难民问题凸显,人们对古特雷斯治下的联合国,似乎也寄予了大力整饬难民痼疾的期待。古特雷斯似乎已为此做好了准备。他表示,他将成为召集人、调解人、架桥人、牵线人,探寻可以使各相关方受益的解决方案;以公平方式服务所有人;以更谦卑方式开展工作,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特蕾莎·梅 扛下重担
在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吹着口哨辞职后,英国今年7月13日迎来了史上第二位女性首相——特蕾莎·梅。特蕾莎·梅在英国政坛打拼已数十年。毕业于牛津大学的她曾在英格兰银行任职,之后出任伦敦市议会议员长达10年,1997年首次获选国会议员。随后,梅陆续出任内阁教育大臣、运输大臣、文化大臣、就业与养老金大臣等职务,2010年5月掌管内政部,是过去6年来最资深的内阁官员。在卡梅伦宣布辞职后,梅赢得保守党党魁投票,从而获得英国首相职位。
虽然身在政坛,与穿着古板、中规中矩的政客不同,梅在个人形象方面有着鲜明的风格,“时尚范”是她的个人特质之一。梅曾经说过:“我喜欢鞋已经是人尽皆知。喜欢鞋不能定义我是怎样的女人或政治人物,只是媒体喜欢这样定义我。”在接下了卡梅伦“退欧”这张牌后,接下来的牌该怎么打,如何让“脱欧”对英国乃至欧洲的影响减至最小,让“脱欧”伤口早日愈合,特蕾莎·梅这位时尚范的“铁娘子”面临重大挑战。

特梅尔 跌跌撞撞
今年8月31日,米歇尔·特梅尔就任巴西总统,正式就任4个月来,巴西政坛争斗不断。特梅尔先前誓言清除巴西政府的腐败情况,而时至今日,腐败丑闻使特梅尔半年以来损失了6名部长,此外,特梅尔还损失了一名关键盟友——众议院议长爱德华多·库尼亚,他因腐败指控被解职、后被判入狱。当前巴西经济全面萎缩,特梅尔认为巴西必须进入极为严格的紧缩时期,因此将该上限政策视为经济重振计划的核心要点之一,但反对党对此表示不满,一些公众也对即将“勒紧裤腰带”提出抗议。
路透社分析,腐败丑闻不断势必对特梅尔内阁和执政的巴西民主运动党产生影响,使政治不确定期延长。这将阻碍外来投资和市场恢复信心,令巴西摆脱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变得更加困难。分析人士称,现在巴西朝野形成了一个“默契”,就是议会上持续斗下去,目标则是2018年的总统选举。就特梅尔而言,他更像一个过渡政权的相对弱势总统,当前的政治争斗复杂尖锐,令其难有太大作为。
普通民众 一声怒吼
政坛上一张张新面孔的背后,潮流涌动的民意力量不容小觑。每一个普通民众,他们几乎不会成为政坛的当红主角,但是当他们合力、共鸣,就产生震动政坛的惊人力量。
支撑特朗普“反移民、反精英、反全球化”主张的,是很少被主流社会关注的所谓“沉默的大多数”美国白人工人阶层,他们用自己的选票狠狠打了美国上流精英一记耳光;推动朴槿惠遭弹劾的,是每周末都举行烛光集会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韩国普通民众,一次次集会,人数从千人、上万,到上百万,勾勒出的是韩国动荡不安的一年,背后折射的是民众不满情绪的集中爆发。他们齐声唱响的《你可听到民众在歌唱》,是在愤怒的韩国社会中呼唤一丝希望。
在当下的西方,关于普通民众在社会舆论、选举政治中的作用和影响,正得到新的反思。有以“民粹主义”作引证的,也有截然反对这种看法的,但很多人同意,西式的“民主”,在当下政治、社会和传播生态下,“民”的内涵已然变化,“民主”的发展到了一个艰难的历史关口。 (海洋 据新华社)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