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热点 > 网摘

109岁酒界泰斗秦含章 传奇寿星他是怎么做到的

2017-01-16 12:00 编辑:TF006 来源:北京晚报

在贵州茅台酒厂的广场上,巍然矗立着一尊老人的全身铜像,颇显一种与众不同的儒雅,格外引人注目。人所不知的是,这是一位依然健在的世纪老人的雕像。为在世之人立像,显然极为罕见。这位传奇老人,便是人称“酒界泰斗”的秦含章。2017年月2月19日,秦老年届109岁寿龄。

作者 贾英华


民国海归才子

秦老是我结识的人物当中,唯一宣统元年出生且健在的末代皇朝寿星。倘若邂逅秦含章,一眼瞧去,年逾百岁的寿星堪称鹤发童颜,身板倍直。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09岁的老人说起话来语言清晰,声若洪钟。

秦含章乃明代两京五部尚书秦金的直系后人。清朝康熙、乾隆皇帝曾数下江南,当游历江南各地名胜之后,十八次宿住无锡秦园--惠山寄畅园。之所以称其秦园,因此园系宋代大文学家秦少游后裔秦金在万历年间所建。遍览江南之后,乾隆不由慨然赞曰:“江南诸名胜,唯惠山秦园最古。”返京不久,乾隆遂命匠人在清漪园(今颐和园)万寿山东麓加以仿建,亲自命名“惠山园”。由此可见,秦园在乾隆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老寿星秦含章,堪称百年历史的见证人。他的一生也不啻一部真实的励志史。秦老出生之际,宣统皇帝刚刚登基。也就是说,宣统元年(1908年)2月19日,秦含章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张舍镇。他的名字“含章”二字,取自于《易经》坤卦第三爻的“爻辞”。

锡山秦氏,显系江南名门望族。明清两朝,秦氏家族相继考取秀才近千人,翰林13人、进士33人、举人79人。其父秦汝煜亦以科举获功名,18岁考中秀才,遂设馆教学生读书。秦含章在家里排行老四,皆因家境窘迫,3岁被送至亲戚家寄养。

幼年时,他放牛、养猪,还种过蔬菜,养过蚕。然而,他最眼馋的却是牵着水牛路过学堂,静静趴在窗外聆听学子的朗朗读书声。终于,他有了读书的机会,由于深受父亲影响,他苦读多年,于1931年参加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选拔,殊料以全国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获出国留学资格。1935年,秦含章获比利时圣布律农学院工学候补博士学位,后入柏林大学发酵学院进修。通晓五国文字、才华卓越的秦含章可在国外轻而易举过上优裕生活,然而,他却满怀酬国之志,毅然归来报效祖国。

纵观其一生--秦含章岂止一位长寿老人,也是一位历史风云的见证人。他在民国期间与中国历史上的偌多杰出人物颇多交集。他与著名人口学家马寅初是多年熟捻的老同事,明确支持马寅初计划生育的观点。当年有的朋友甚至笑着问他,含章呵,你怎么生了一堆孩子?他顿然哂笑无语。

秦含章的哥哥秦柳方早年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介绍人乃是中共创始人博古即秦邦宪。秦含章踏上了一条专业救国之路,他在中央大学担任农化系主任期间,亦与不少在校同事成为好友,诸如著名画家傅抱石--曾亲手赠送他至今已价值连城的大幅国画作品,既有后来任新中国第一任农业部部长的梁希,也有著名教授潘梓年(被毛泽东钦点为《新华日报》第一任社长)、赵忠尧(中国原子核物理奠基人)、顾毓秀(左王右秀)(民国教育部次长、中央大学校长)、涂长望(新中国中央气象局局长)、金善宝(新中国南京市副市长)、郑万钧(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等人。

受荣毅仁的父亲荣德生之聘,秦含章还出任了江南大学农产制造系主任。而且,他被邀住进荣家老宅的东房,而西房住的则是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国学大师钱穆。对门相望,他遂与钱穆成了亦师亦友的莫逆之交。

新中国成立后,由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点将,秦含章奉命调京,先后出任中央政府新成立的中央食品工业部、中央轻工业部参事。1951年1月加入九三学社。1955年,轻工部在北京成立第一轻工业部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今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秦含章被任命为第一任所长。他上任之后,相继解决了茅台、汾酒乃至青岛啤酒、黄酒酿造等一系列技术难关。

茅台酒的开发,肇始于周恩来总理的点将。当秦含章参加全国人大代表会议之际,至少5次和周总理的妻子邓颖超同在一个组。邓大姐曾亲口对秦含章说,周总理对茅台酒有着特殊情感。当年红军长征途经贵州茅台镇时,当地百姓手捧茅台酒夹道欢迎。周总理当即翻身下马,亲口品尝过茅台酒,连连点头赞许。当周总理听说茅台酒精含量高达65度,遂指示把酒留给红军伤员消毒。由此,茅台酒救活了不少红军将士。

1956年,周总理在广州羊城宾馆亲点秦含章作为轻工组的副组长参与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写工作。恰巧,晚宴上周总理和诸位宾朋举杯畅饮的便是茅台酒。嗣后,秦含章参与了茅台酒异地酿造实验。这是一次不同寻常而颇具历史意义的“鉴定”。

异想天开--茅台酒厂曾设想在三百里之外的遵义市酿造茅台酒,殊料仅隔如此短的一段距离,茅台酒品质竟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茅台镇地处群山环绕,海拔仅400多米,赤水河穿镇而过,这里土壤、气候以及水质与其他地方迥然不同。秦含章经过调研和思考,将此归结为冬暖、夏热、少雨皆有利于微生物繁殖,加之水质纯净甘洌,适宜酿酒,且当地盛产优质糯高粱。加之独特的酿酒工艺,使茅台酒成为独一无二的上乘佳酿。

实验结果公布,秦含章鼎力支持茅台集团董事长季克良的观点:若离开茅台镇,根本酿不出茅台酒。他认为茅台酒与产地密不可分,茅台酒无法复制。定论作出了:茅台酒仅限茅台镇内扩展,以保障其酒质。当年秦老初次来茅台酒厂,仅年产50吨,而2009年再度来此,产量已达两万多吨,秦含章顿然感慨万分:今非昔比,茅台酒厂的变化可太大喽!

为褒扬秦含章对中国酒业的卓越贡献,茅台酒厂特意为他塑立了全身铜像。当2009年暮春,秦含章在妻子索颖和茅台集团董事长季克良陪同下,围着自己的铜像缓慢踱步一圈,居然像个孩子似地仰着头,天真地笑着对妻子索颖说:这尊铜像多像我啊,真像喏!

再说山西汾酒,历来在我国酒界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岂知,当年山西杏花村汾酒遇到技术难关,竟亦由秦含章带队攻克的。1962年,汾酒厂的质量一度下滑,在全国白酒评比中名落孙山,游击队长出身的厂长气红了眼。轻工部部长亲自下令,让秦含章带队率一个课题小组奔赴杏花村酒厂。难以想象,秦老在窑洞连续住宿两年之久,频经剖析白酒的不同成分,又经过多次实验,彻底解决了汾酒累积沉淀物这一久攻不克的技术难题。果然不负众望。不久,汾酒厂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勇夺“国家科技贡献奖”。随之,秦含章也由于成功解析白酒的科技成果,而殊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当秦含章发现青岛啤酒一度出现浑浊问题之后,心急如焚,先后两次带队赴青岛啤酒厂蹲点。他还苦心孤诣研制出“配制啤酒”,使其质量大幅提升,更令这一知名品牌更为夺目。改进黄酒酿造工艺,也是秦含章作为江南人,始终念念不忘的。他利用早年在国外留学的人脉优势,亲自带团出访问道,毅然引入欧洲先进工艺,使黄酒的高科技含量,骤然越升一个台阶。

无疑,秦含章以毕生精力,钻研攻克了我国酒业几个“名牌”的技术难题。张裕葡萄酒厂、苏州酒厂、无锡酒厂、绍兴等酒厂,无不一一留下了他的足迹。秦含章以其在行业的专业威望,先后当选为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顾问、中国食品协会白酒专业协会名誉会长,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名誉所长,被业界称之为“酒界泰斗”。

秦含章不负盛名,始终跋涉在酿酒界的征途上。直至1990年6月,82岁高龄的秦老才功成身退。以其妻子索颖的话说:秦老已沉淀成独一无二的“世纪陈酿”。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