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写徐悲鸿得到吴作人支持 先生弥留之际最后一句话至今未懂

2017-04-06 10:51 编辑:TF006 来源:北京晚报

著名画家吴作人先生曾鼓励我撰写徐悲鸿,并用他的小车亲自陪我去采访,还为我题写书名。4月9日,是吴作人先生逝世20周年祭日。先生弥留之际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想上学,让我上学吧!”这是什么意思?至今,我也没想清楚……

作者 郑理


笔下千骑

写书缘于通讯稿被毙

和吴作人先生相识是在1973年,但交往频繁并得到吴先生的帮助,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时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的吴作人先生有一次谈到:“徐悲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现在我们国家百废待兴,非常需要这样的大艺术家。有良知的记者、作家,都应该用手中的笔,好好写写像徐先生这样的大艺术家。”于是,我接连采访了徐悲鸿先生的学生和朋友。这些书画界的名家,热情地向我介绍了徐悲鸿爱祖国、爱艺术、爱人才的故事,令我十分感动。我打好腹稿,一气呵成。当我满怀信心地把这篇人物通讯稿送到签发者的手里,并说:“这可是我用心血写成的。”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位签发人一脸严肃地说:“你不写活人,写什么死人!稿子被我枪毙了。”

从时间上看,我敢肯定,他根本没有认真看稿子,只是扫了一眼,一看我写的是已经去世几十年的徐悲鸿,就决定不用了。我真想同领导好好“理论理论”。可又一想,发稿权在他手里,我说什么都是多余的。

后来,吴先生问起这篇稿子。我叹息一声说:“给枪毙了。”

“稿子被枪毙了? ”吴先生先听了我的回答,先是大吃一惊,然后说:“你的这位领导有权枪毙你写的稿子,可他无权枪毙你写徐悲鸿。郑理同志,我看,枪毙了你的稿子,这不一定是坏事。你可以写本书嘛!我支持你写书。”

吴作人题词“画家之友”

吴先生用他的小车陪我采访

从那以后,我同吴先生的接触渐渐多了起来。有一次聊天中,我提到做人要老老实实,办事要认认真真。“好,这话说得好。”吴先生听罢高兴地说:“郑理同志,你再重复一遍,我这就把这两句话写下来。”

于是我来抻纸,吴先生挥毫,把“认认真真办事,老老实实做人”两句话用行书潇潇洒洒地写了下来。他兴致勃勃地写了两条,给我一条,他自己留下一条。他说:“语言朴实,内容特别好,可以用这两句话经常勉励自己。”

为了支持我写好徐悲鸿,吴先生曾亲自陪我坐着他的小汽车,登门拜访像鲁少飞等一些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出了名的艺术家。对此,我特别感动。要不是吴先生亲自带着我采访,有些大画家不一定那么热情认真地介绍徐悲鸿的情况,提供宝贵史料。后来,他还为我撰写的《笔下千骑——绘画大师徐悲鸿》题写书名。该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吴先生挥毫写下了“画家之友”四个篆字送给我。

1987年,《北京日报》创刊35周年,我请吴老题词。

1987年9月,吴老欣然题写“辞讬微波”四个大字,并谦逊地给我写信一封。信中主要是说为《北京日报》三十五周年创刊纪念题辞的事,吴老在信中写道:“…… ‘辞讬微波’,源出楚辞:‘讬微波而通辞’。我用借‘微波’而传信息,不知能算古为今用否?……”

从这简短的话语中,让我深切感受到一代绘画大师吴作人先生谦恭而又高度负责的为人。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