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宅男来说,A站和B站毫无疑问是最喜欢的两个网站之一,随着内容越来越多,现在就连普通用户也愿意在这两个网站点播电影等内容,毕竟良心无广告。

不过,A站和B站的好日子可能到头了。从昨天晚上开始,有网友爆料称,大量影视内容视频从A站和B站上下架,原因未知。
在B站电影区的日本电影子类页面中,以往左侧的部分应有12部电影的展示,但目前只剩下了5部。
右侧原本应展示热门视频的榜单也显示为没有数据。欧美电影的栏目情况稍好一些,但实际上展示的这12部电影中有3部已经无法正常播放了。
更严重的是,A站的影视区已经全部消失,即电影、电视剧等内容被彻底清空。
根据 《好奇心日报》 的不完全统计,外国影视内容是重灾区。与此同时,也有包括《我的团长我的团》、李少红版《红楼梦》在内的一批国产剧被下架。
而动画、纪录片、用户自主上传的自制短视频节目等其他栏目,总体上来看虽然也有部分下架,但影响并不是太大。
对此,《好奇心日报》就此事联络B站,但B站方面表示目前官方对此不予置评。
一位接近B站的人士对《好奇心日报》的分析是,此次B站下架视频内容可能是出于版权的考虑。他认为,从年初的优酷土豆、包括前一阵子A站都有过视频内容下架,也都与版权问题有关。不过,目前B站上仍有大量没有版权的纪录片、综艺可以正常收看。
如果真的是因为版权,那没什么好说的,毕竟支持正版不需要理由。(来源:环球网)
相关新闻
B站A站网络视频弹幕满天飞 不明白其中意思的已经out了
2016年4月6日讯,“前方高能预警!”“失踪人口回归。”观看网络视频时,如果你看到屏幕上飞过这些文字,却不明白它们的意思,你可能已经“out”了。网络视频中,网友评论以字幕形式飞过屏幕,这种被称为“弹幕”的互动模式,正从专属网站迅速扩展向普通视频网站。乃至于一些网友,无“弹幕”不欢,少“弹幕”不看。

网络视频中,网友评论以字幕形式飞过屏幕,这种被称为“弹幕” 插图 宋溪
共鸣|
关注弹幕才发现许多人跟我想法一样
子枫的iPad上,一则搞笑视频的进度条,刚刚走过一半。屏幕上,红红绿绿的文字不断飞过,子枫点击了几下,发出了一串数字--同样的内容,正在视频中一次次的飞过--"2333333"。
“习惯了,看视频时候随手会发上几条。”子枫使用的App,是一款名叫“哔哩哔哩动画”的网络视频软件,其内容来源于著名二次元弹幕网站"bilibili",爱好者们称之为“B站”。虽说名为“动画”,子枫平日里观看的内容,几乎都是非二次元向:“我上这网站,起初是因为二次元,现在是弹幕。”
子枫口中的“弹幕(读音:danmu)”,是一种特定的网络视频互动模式。网友发送的评论,会以字幕的形式,随视频一起显示,并可配上特定的颜色或效果,当网友评论过多时,同时出现在屏幕上的文字甚至会遮住视频本身,形成一张“弹幕”。
上“B站”看视频发弹幕,子枫已有3年多的经历,彼时的子枫是个不折不扣的宅男,上“B站”只为看动漫视频:“第一次看动画,就发现弹幕了,当时觉得这网站怎么回事啊,怎么搞这么烦的功能。”
让子枫郁闷的是,屏幕上飞来飞去的网友评论不仅干扰观影体验,他还不知该如何关闭弹幕。直到一段时间后,子枫渐渐开始与弹幕有了“共鸣”。
“也是动画视频,我看到一个情节,心里正想,剧情这么编真的好么,就看到屏幕上飘来一字不差的弹幕。”心里话被具现化到屏幕上,子枫有些惊诧,随后则是找到知音的快感,“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关注弹幕了,这才发现许多人跟我想法一样,心里挺高兴。”
“弹幕有个特色,是普通的评论无法比拟的,同步。”按照弹幕网站的设计,网友发送的评论,会出现在视频相应的时间点上,可谓“看到哪说到哪”,这样的设定,也让网友获得了最大的互动感--即将出现激烈场面,可以提前发出“高能预警”;演员表现浮夸,也可以迅速点评“这样演真的好吗?”
默契|
别人说金坷垃,你以为是贵金属,肯定没法交流
“弹幕像佐料,让菜更有味道,有时候弹幕本身就是一道大菜。”徐业良今年20岁,从高中时代就开始看弹幕,在他看来,看不看弹幕,是人与人之间分界线:“这分界不是说80后、90后这种年龄上的,而是人的类型,说白了就是上B站的,和不上B站的。”
这样具有浓重亚文化圈气息的观点,在弹幕爱好者中并不鲜见。乃至于B站注册会员的条件便是,需要用户回答20道“弹幕礼仪题”,再挑选三个领域--如动漫、影视、科技乃至鬼畜……进行“自选题”考试。
“别人说鬼畜,你以为是妖怪;别人说金坷垃,你以为是贵金属,那肯定没法交流。”无论发送还是观看弹幕,徐业良表示是在寻找“知音”。
“我不推荐无意义的刷流行语,我喜欢看到自己想表达的感情或观点,别人也在说。”弹幕并不支持网友间互相“回帖”,但徐业良反而喜欢这种“你知道我在这里,我也知道你在这里”的感觉:“不认识的人,但有默契。”
这样的心态,在心理咨询师宋乃希眼中并不奇怪,在他看来,网友偏爱带有弹幕的视频,本身便是为了寻找归属感,并能顺畅地表达自我。
“无论是视频还是直播,都是带有强烈的主题性质的,而对此感兴趣的朋友们在这里能够建立起一个群体,他们甚至有自己的语言和特色,圈外人是很难理解的。正因为如此,他们本身就会有是一个团队的感觉。”宋乃希表示,在网络的虚拟社会中,一个人的表达可能有几万甚至是几十万的人关注到,这会给人带来良好的自我体验,“很多观点一定有人支持,也会有人反对,这就给这个团体带来讨论和互动的机会。”
“足球比赛中,你能看到一些球迷,他们背对球场,带领球迷摇旗呐喊。一些弹幕爱好者的心态,与他们很相似。”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王健认为,弹幕的出现,给爱好者以释放情绪的渠道,他们“醉翁之意不在酒”,对视频内容的关注,甚至弱于弹幕本身:“通过弹幕,他表现出了自己内心的情绪体验,找到了共鸣。”
隔阂|
走出A站、B站,弹幕就变味儿了
也许是“小圈子”的归属感使然,也许是使用习惯难以更改,无论是弹幕的爱好者,还是不了解弹幕的“局外人”,对于弹幕功能逐渐进入普通视频网站,都持有某种暧昧的“阻抗”。
“总觉得走出A站(弹幕视频网站 ACFUN)、B站,弹幕就变味儿了。”子枫坦言,虽然自己是弹幕的拥趸,但不认为弹幕可以推而广之,更不会将弹幕中的一些流行语,刻意带入到现实生活中:“这几天我看足球直播加了弹幕,都是双方球迷对骂的内容,很没意思。”
事实上,将弹幕带入现实娱乐生活,并不是什么新闻。早在两年前,就曾有上海影院施行“弹幕电影”,既在电影的放映过程中,将全场影迷的评论,通过投影仪呈现在屏幕两侧,达成弹幕的互动目的。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单场弹幕电影的参与影迷便超过千人。只不过,这种形式在此后渐渐偃旗息鼓,可见公众接受程度仍然欠缺。
“不是什么视频都应该加弹幕,也不是什么话都要发弹幕。”网友"kfc177"表示,弹幕视频网站早已形成了一套内部公允的“弹幕礼仪”,如不透露剧情、不人身攻击等,这些规则并不会随着弹幕技术本身,直接转移到普通视频网站的使用者身上,因此会导致弹幕的吸引力大减,甚至成为人们质疑的对象:“有些人看了这些弹幕,会说弹幕就是随时可以骂人啊,或者认为弹幕就是‘呵呵’之类的灌水。反倒是空耳之类的弹幕文化,还是停留在小圈子里。”
“弹幕如果没有规则,确实存在群体极化的可能性,成为网友互相攻击的推手,因此要设定一定的规则。”宋乃希表示,网络本身就是虚拟的社会,因此制度的完善有助于改善整体环境,如设立管理员,或指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从另一个层面说,整个社会人群的心理健康状态,也决定着网络的环境。”
【辞典】
常用弹幕术语
前方高能反应:源自科幻动画台词,被网友用来预警视频中,即将出现的某些惊人情节或场面,以提醒观看者做好心理准备。
CP:Coupling或Couple的缩写,用来指作品中的情侣关系。
233333333:大笑、嘲笑之意,可视心情强烈程度,调整“3”"3"的数目。
空耳:日文中“幻听”的意思,弹幕中指故意将一句话听成、译成另一种意思(常为音译)。如日语中的“我爱你”被译成“阿姨洗铁路”。
野生字幕君:指在视频网站中,利用弹幕对视频中的语言进行翻译的网友。“野生字幕”并非视频原有字幕,但部分“野生字幕君”对弹幕进行变色、特定格式编辑后,其字幕效果亦相当正式。
失踪人口回归:活跃视频发布者沉寂数月后,再次开始发布视频,网友会称“失踪人口回归”,同理该语也可用于其他网站中活跃用户重新发帖后评论。
我开始方了:“我开始慌了”,源自B站“鬼畜视频”约瑟翰·庞麦郎翻唱《童话》中的歌词。
太6了:指所指对象非常厉害,其来源一说为"6"“6”很像举大拇指的形状,一说为“太溜了”的谐音。但如果所指对象明显不应被表扬,网友仍评论“太6”、“"6666"”,则是讥讽之意。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吴楠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