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琳娜,别那样择蘑菇……瓦洛佳,把保鲜膜拿来。”“李师傅说氧化的苹果都不要……高师傅说鸭豆花儿可以装盘了。”19日晚,在一声声略带急促的呼喊中,中俄烹饪团队在莫斯科阳光会馆的厨房内摩肩接踵地忙碌起来。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念头——为“欢乐春节——中俄主厨之夜”献上丰盛的中俄合璧大餐。

“中俄主厨之夜”活动由中国文化部、中国驻俄大使馆主办,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等承办。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各两位主厨以相同主料,运用不同厨艺,分别献上4道晚餐菜品让嘉宾品尝,展现中俄饮食文化的精髓。
最先准备装盘的是中方凉菜——香焗苹果配番茄蟹柳沙拉。擅长粤菜的主厨李权超一边将西红柿果冻摆放到盘中,一边冲码放苹果片的弟子说:“颜色发暗的苹果片氧化了,放弃!苹果片错开一点。”
看着近40盘凉菜制备完毕,李权超才得闲对记者说:“西红柿果冻的展现方式源自莫斯科雪景的灵感——将圣女果从中切开,把半粒西红柿凝固在加入伏特加和石榴糖浆的透明方形果冻里,营造‘水晶之恋’情调。这些食材来自莫斯科当地,采用中国的制作技法,如此结合可展现别具一格的风情。”
根据预先约定,上每道菜时都是中国菜品先端出,因此中方厨师刚腾出一个灶眼,俄方厨师立刻端锅“占坑”。俄主厨协会选派的主厨谢尔盖·洛巴乔夫时而快速地用搅拌器在锅里打奶油,时而舀起另一口锅里的南瓜汤,用小拇指沾上一点品尝。之后又满意地用木勺盛汤招呼中国同行。
洛巴乔夫和另一位俄方主厨安东·格里申负责制备的菜品分别是凉菜“碳烤蟹柳配发酵苹果粒和芳香酒渍烤西红柿”、头道热菜“鸭肉柳配苹果奶油冻和蜜汁甜菜丁”、二道热菜“熏牛舌配芹菜、荞麦拌奶油”和甜点“橘瓣配松香酸奶油”。
两位俄主厨对记者说,今天这几道菜可以体现俄方的烹饪理念,即结合不同的食材和烹饪手法,呈现具有多重味道的菜肴。“菜品的味道最重要,将牛舌熏制得半熟再配上少许酱汁,烘焙被蜜汁浸泡过的甜菜并将其与鸭肉一同烹饪,这些手法都能使食物产生更丰富的味道。”格里申说。
“我可不把今天的厨艺展示当成比赛,”洛巴乔夫说,“我和中国同行一同烹饪供多人享用的大餐,双方毫无保留地展现厨艺,我们是合作和相互学习的伙伴。”
胸有成竹的中国主厨高速建从容掀开锅盖,用汤勺拨开漂浮的鸭肉条。这位擅长鲁菜的中方烹饪团队负责人需烹调3道菜品——京韵富贵鸭、臻味鲁香牛舌和甜点奶香银丝雪球。
高速建介绍说:“京韵富贵鸭是将鸭肉搅成肉泥,用慢火炖出细腻的豆腐脑状菜品,使鸭肉的鲜味充分体现出来,所以我们也叫它鸭豆花儿。第二道热菜是以牛舌片为主料,五花肉片为配料,这道菜肉质酥嫩,肥而不腻,并能充分体现中餐的火候、刀工。我们的甜点用混有牛奶的糯米将橘瓣包起来,并给糯米球带上龙须面做的‘草帽’。”
高速建表示,“中俄主厨之夜”为两国同行提供了相互交流、切磋、学习的平台,在这一过程中双方可以相互借鉴,领略彼此餐饮的魅力所在。“在信息时代,烹饪业者更需广泛了解不同国家的食材、调料、味道和烹饪技法,需要更广泛地相互学习。”
俄金砖电视台女记者然娜·托尔斯季科娃说:“我尝了中方的蟹肉凉菜,刚开始还纳闷,蟹肉在哪儿呢?后来我才知道中国师傅用细腻精致、与众不同的方式呈现了这道菜。”
“我在厨房里看到两国厨师相互协作,交流经验,”托尔斯季科娃说,“美食是有民族特点的,对俄方厨师来说,这是学习的好机会,希望我们也能像中国厨师那样细腻优雅地展现菜品,同时通过中餐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俄罗斯美食评论家伊格尔·切尔斯基望着盘中餐若有所思。“中国鸭豆花儿的呈现方式太特别了,我需要强大的想象力才能明白这是一只鸭子被烹饪后的样子。”
切尔斯基认为,中餐与俄餐都独具风味,并且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所喜欢。当今世界需要更多像俄中厨艺展示一样的文化、友谊和民族传统交流活动。(来源:新华网)
相关新闻
俄罗斯餐厅:莫斯科烤鱼重出江湖 吃俄式美味不止有老莫儿
友谊宾馆的俄罗斯餐厅重装开业,发现了什么宝贝?莫斯科烤鱼那么好吃,到底有什么秘密?

欢动食刻
风 味:俄餐
拿手好菜:大列巴 红菜汤 罐焖牛肉 莫斯科烤鱼
人均消费:200-260元左右
停 车:用餐停车免费
寻香路径: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号友谊宾馆友谊宫一楼北侧
综合评定:★★★★
友谊宾馆的俄罗斯餐厅重装开业,发现了什么宝贝?莫斯科烤鱼那么好吃,到底有什么秘密?即日起至1月12日在友谊宾馆俄罗斯餐厅用餐出示本微信,可享受八八折优惠(仅限一次不可与其它优惠共同使用)。将俄罗斯餐厅的汉语拼音缩写“els+手机(号码)”发送给我们,中奖者将获得俄罗斯餐厅提供的俄罗斯进口格瓦斯兑换短信。把“els+qq(号码)”发送给我们,则将有机会获得腾讯微博提供100元q币充值。

通过狭长的回廊,拾级而上,推开玻璃门,是一个气派的足以当小餐厅用的玄关。两个多宝阁里的银器熠熠生辉,仔细看,上面有不少岁月留下的斑驳。走进餐厅,右手吧台,正中是大桌,桌前是两个真人大小的瓷雕小洋孩,桌上的卡通熊,戴着红星红帽,特别卡哇伊。餐厅挑空很高,简直太适合俄餐了,如今这样的空间可是非常难觅啊。彩绘玻璃、水晶灯……餐厅的俄罗斯风格明显,不过穹顶依然是中国风格的彩绘,混搭在一起,倒也不错。
咬味嚼舌

面包篮里的品种丰富,除了常见的蒜香面包,还有甜丝丝的大列巴。水果沙拉甜爽开胃,金枪鱼沙拉味道鲜美。大名鼎鼎的红菜汤酸酸甜甜,感觉比老莫的滋味还要足。奶油野菌汤奶香和菌香浑然一体。莫斯科烤鱼,其实就是奶汁烤鱼,俄餐的标志性美味,吃到嘴里鱼肉嫩而无刺,奶香和鱼鲜交相辉映,太好吃了。黑椒牛扒肉汁鲜美,意式肉酱面香气扑鼻。没喝酒,有俄罗斯原装进口的格瓦斯,真棒。
神吐槽
餐厅里用了熏香,本意是为了提升环境氛围,但是可惜却多多少少干扰了客人品鉴菜品时的嗅觉体验。包间还在装修中,只有散座,人多的时候,隐私性略差。凯撒沙拉的大虾Q弹鲜美,味汁也很不错,但是用来丰富口感的面包干有些过于干硬,吃到嘴里的感觉不太舒服。
唇边传说

社会上传,北京俄餐是北有老莫南有新侨,此外还有个大地(西餐厅)。其实,京城还有两家俄餐在改革开放之前特别牛,那就是那时候基本不对外接待的北京饭店和友谊宾馆、这里面最有意思的,就是友谊宾馆,它的厨师其实来自六国饭店,美式西餐、英餐、法餐、德餐,以及东欧的俄餐,甚至还有日餐,都很拿手。
不过呢,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旗下的友谊宾馆建成伊始,就承担着一个重要任务:接待苏联援华专家,也因此成为一个专为苏联专家建立的社区,从公寓到商店、餐厅,再到剧场、学校、游泳池一应俱全。为满足苏联专家的需求,宾馆聘请了当时国内最顶级的、人称“三胡”的三位胡姓西餐厨师掌勺。所以,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友谊宾馆的俄餐一枝独秀,声名远播。红菜汤、大列巴、格瓦斯、奶汁烤鱼(莫斯科烤鱼)、罐焖牛肉……能够到友谊宾馆搓一顿俄餐,是当时北京乃至全国老饕梦寐以求的事情。
改革开放初期,宾馆一度决定撤销西餐餐厅,将西餐菜品放到中餐菜单中。从那以后,这道京城靓丽的美食风景,成了老北京记忆中的一道情结。通过对市场的分析,友谊宾馆从2017年11月23日开始,在友谊宫重开俄罗斯餐厅,消息传出,令喜欢俄餐的人们欢欣不已。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还特地通过外交部,商请俄罗斯驻华使馆选派厨师,为友谊宾馆进行了专业培训。现在的俄罗斯餐厅,食材来自俄罗斯,厨师不仅有国内顶级的俄餐师傅(现在中方主厨张智,就是当年“三胡”之一胡水安的弟子),也有从俄罗斯聘请的米其林等级的大厨谢尔盖,可谓兵强马壮,美味多多。
镇店宝

这次俄罗斯餐厅重张,真是挖到宝了。公关总监肖青不无兴奋的告诉记者:原本抱着碰碰运气的心理进库房,想看看有没有取消西餐前剩下的餐具,没想到无意中发现了六个尘封多年的大柜子。打开一看,全是银器。资料显示,这批银器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为了完成重要的外事任务,特别打造的国内顶尖银器,全部是含银量极高的二八银。周恩来总理,就是用这套银器,为柬埔寨流亡政府举办的国宴招待会(当时柬埔寨流亡政府就设在友谊宾馆)。
发现了这套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银器,俄罗斯餐厅没舍得使用,而是将其代表性的几件银餐具,重新打磨擦洗了出来,展示在玄关。据友谊宾馆的老人传说:当时为了节约,这套西式银餐具錾刻的都是中国传统纹饰,在中西宴会中都可以使用。笔者有幸零距离接触了这批银器,上面的侍女、花卉极其精美,有一个银果盆的上盖,居然是一个栩栩如生的银桃子,连桃尖的细节处理都极其逼真,让人不得不赞叹当年中国工匠们巧夺天工的技艺。
食材揭秘

当年友谊宾馆六毛钱一份的莫斯科烤鱼,那可是在北京西部地区,跟西苑五毛钱的羊肉串一样神一般的存在。俄罗斯餐厅现在恢复了这道著名的烤鱼。餐厅经理赵军告诉记者,要做好莫斯科烤鱼,选材十分讲究。有人为了节约成本,用便宜的龙利鱼,还忽悠人说入口即化,实际上咀嚼感很差。鲈鱼要好很多,但是有刺。所以做地道的上品莫斯科(奶汁)烤鱼,一定要用鳜鱼,一斤半往上两斤不到的最好。一条鲜活的鳜鱼,分解之后一剖二,只能选用两块鱼背和鱼腹的精华,一共也就是四块肉,出成率不到四成。但是用这样的鳜鱼精华做出来的莫斯科烤鱼,奶香鱼鲜还没刺,吃着才过瘾!
大厨传招
现在有人爱在家里腌点泡菜,酸黄瓜就是一款很适合在家制作的俄式泡菜。做酸黄瓜,一定要用秋黄瓜,比一般的荷兰黄瓜粗一点,甭看籽大,但是腌好之后脆灵灵的,还入味。将黄瓜洗净,最好放钢桶中,把茴香和西芹段倒在黄瓜上,备用。腌黄瓜要先熬料, 10斤水一斤盐,加入香叶、小茴香、干辣椒、蒜片、白胡椒粒、丁香等诸般香料煮开,晾到70度左右,倒入钢桶,待温度下降到跟室温一致,用保鲜膜把钢桶密封,常温下放置一周即可。开封后随吃随去,放入冰箱,大约能放置一到两个月呢——友谊宾馆俄罗斯餐厅行政总厨 谢尔盖 来源:北京晚报 微信公众号 作者 程胜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