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临猗县政府发布的一则针对“临猗苹果滞销”不当营销方式的声明引发关注。声明中称,多个电商发布“临猗苹果滞销”的营销策划,利用打“悲情牌”营销临猗苹果,给当地果业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影响,并且营销内容有诸多夸大失实之处。

北京青年报记者看到,在公众号和电商平台中,仍有商家以滞销作为营销宣传方法来售卖苹果。而除了临猗苹果外,还有多个商家以“苹果滞销”、“鲜笋滞销”、“菠萝滞销”等为由头售卖商品,采用的都是同一名老人的照片作为宣传图。
记者联系了网络电商平台客服,对于商家以“滞销”为名来售卖商品,客服表示,用户如发现情况不符可以进行投诉,工作人员会进行处理。
此外,公司也有大数据库,会对商家进行监督。此外,客服人员在看过“滞销大爷”照片之后表示,多家店铺都采用这位大爷照片作为宣传,已经涉嫌侵犯肖像权,“店家用网页制作的,大爷有权利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大爷找来,平台肯定会对他负责任。”
延伸阅读
网红饮品内幕曝光 光亮可口的鲜榨果汁背后真相令人咋舌!
网红甜品店频频“东窗事发”,究竟是何原因在作祟?知道这些真相的你,还愿意在饮品店购买“鲜”榨果汁吗?有媒体记者近日卧底某饮品店发现,一杯杯光亮可口的鲜榨果汁背后,真相却令人咋舌!


据北京电视台报道,调查视频中,饮品店的店员正在徒手挤茶包,一边挤一边说,“我自己都觉得好恶心”。当我们喝茶饮时,或许不敢想象,这些茶饮居然是店员的“洗手水”。
除了手挤茶包之外,视频中的店员还将未经清洗的蓝莓直接丢进了榨汁机,甚至将变质的水果,切掉坏块后继续榨汁。
当潜伏店内的记者指出榨汁的芒果已经变质时,店员则称,“能吃,它没有坏掉的味道”。
然而,在店内的显眼位置,几盒新鲜饱满的芒果与榨汁所用的变质芒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新鲜芒果显然只是店内的“摆设”,目的是营造出“鲜榨”果汁的假象。
记者卧底饮品店时还发现,很多当天没有卖出去的饮品、切好的水果杯会被放进冰箱,第二天再拿出来“二次销售”。当我们看到桌面上琳琅满目的“鲜果杯”时,并不知道自己购买的那一杯,会不会是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隔夜货”。
无独有偶,今年1至3月份,浙江台州黄岩区市监局开展了全区奶茶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对辖区奶茶店开展地毯式排查,有不少知名奶茶店被曝出问题。截至4月25日,此次行动共检查200家奶茶店,责令整改117家,有19家因涉嫌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已立案。
据浙江新闻网报道,使用过期食品原料进行食品生产销售,属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行为,以上违法店铺已被行政立案,将面临行政处罚。
奶茶店的卫生问题一直是奶茶行业不容忽视的顽疾。
有媒体记者曾在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薡茶奶茶店暗访90天发现,这家紧靠CBD的台湾奶茶店的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存在制作工具不消毒、茶壶与拖把放在一个水池内、奶精与垃圾放置在一起、珍珠降温直接用自来水清洗等问题。
虽然卫生差劲,但这家奶茶店的生意却还不错。据法制日报报道,该店每天的奶茶销量有近百杯,营业额可达千元左右。
一杯饮品的市场价在15-40元不等,当你知道你手中价格不菲的鲜榨果汁,有可能是在冷库中存放了一年的滞销水果时,你还愿意花高价购买它吗?
来源:综合法制网 北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