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化

对单田芳除了怀念 “评书之王”通俗生动的艺术价值也值得感谢

2018-09-12 11:44 编辑:TF2018 来源:北京晚报

单田芳先生悄悄地走了,一个几代人的“声音记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摄:程宁

想必这两日关于单先生的回忆、生平必是连篇累牍,笔者不多赘述。也许在感性的怀念还没有结束的时候,我们可以稍稍理性的谈另一个问题——单田芳的艺术价值。

毋须讳言,在业内人士和资深听众心中,单先生的评书并非登峰造极。仅就同时代的演员来说,他大气不及袁阔成,细腻不及刘立福,新颖不及田连元。播讲书目虽然堪称海量但多有“形似”之嫌。可谁也不能否认,单田芳才是这三十年来的“评书之王”!这究竟是为什么?

在我看来,单田芳最大的艺术特点,在于通俗而生动。

俗不难,通俗就难了。不仅要使最广泛的人群接受,还必须掌握审美和技巧的尺度,不能成为恶俗、低俗、烂俗。单先生创造的形象,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江湖毛贼,甚至近代商人、二战名宿,你丝毫不会觉得它们和你距离很远。单先生擅长抽离出他们人性里最共通、最常见一面,让他们说一样的老百姓语言。有人批评单先生的人物有些千人一面,但这未尝不是一个优点,也许可以看作老先生审美上的一种主动选择,舍高而就俗。

单田芳先生的语言也通俗,极端口语化。他的用词、用句简短而易懂,甚至连成语用的都不多,反而使用大量的俗谚。他不爱用“反唇相讥”,代之以“胳膊肘往外拐,掉炮往里揍”;他不爱用“飞扬跋扈”,而用“比秃尾巴狗还横”。另外,评书里的一些“重要技巧”——赞赋、典故和原文引用,单先生也用的很少。这样不仅降低了收听门槛,还有效的加快了节奏,所谓“给书听”,让情节更环环相扣。

有的人会问,这不是偷工减料吗?不能这么说。一方面做了减法,必须在其他地方做加法,不然谁会喜欢听呢?这就是单先生的第二个特点——生动。

如果你坐上出租车,行程只有五分钟,而偏巧司机师傅正在听单田芳的评书,你会发现,即使是五分钟,他都可以吸引你。因为他的人物太生动了。只几句话,那个胆小又仗义的房书安、精明又顽强的栾蒲包、粗鲁又可爱的胡大海就跃然“耳”上,立体的出现在你面前。说一个人精壮,他会用“屁股蛋儿都翻翻着”;说一个人伤心,他会用“扯开大嗓儿哭开了”;说一个人痛下杀手,叫“你给我在这儿吧”。最最经典的是,反面人物临死的那句“我没活够”。这些语言,简短、准确、鲜活!通俗可以无聊,也可以有趣,单先生的通俗就妙趣横生。

无疑,艺术需要阳春白雪,也需要家长里短。单田芳能成为整个北中国三十年的背景音,是亿万人用耳朵投票的结果。反观如今的文艺作品,不是高级到自说自话不知所云,就是烂俗到低级趣味搔首弄姿,真正喜闻乐见的少之又少。相形之下,我们能拥有单田芳,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我们怀念单田芳,更感谢单田芳!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信沉浮(艺评人)

编辑:TF2018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