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科技

接到获奖电话科学家们作何反应?看看袁隆平老先生可爱的一面

2018-09-16 10:00 编辑:TF015 来源:北京晚报

在未来科学大奖名单正式对外公布时,要由一位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现场连线获奖人。

作者:蔡文清


当天,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丁健现场拆开生命科学奖获奖名单。随后斯坦福大学文理学院讲席教授骆利群进行了电话连线。

2018未来科学大奖揭晓,新华社供图

第一位连线的是李家洋,听得出他非常激动。“我觉得这是国内最有影响的大奖之一,能得到这么多专家的认可还是蛮开心的。”李家洋说。

拨打袁隆平电话时,袁老第一时间并未接到电话,而是他的家人先拿起的话筒,可能是信号的问题,这位家人刚开始误以为是诈骗电话,待骆利群教授把获奖信息连说两遍后,才连声说:“你找袁隆平噢,等一等哈。”骆利群边上的人全都笑了。随后,袁隆平的声音在电话里出现了:“我是袁隆平。”听到袁老的声音,在公布现场见证这一时刻的500多人都发出了惊叹。当骆利群教授请袁隆平发表获奖感言时,老人脱口而出:“啊,现在就要讲啊?”现场又是一片笑声。袁隆平说,今年11月的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他一定亲自来北京。

当连线生命科学奖最后一位获得者张启发教授时,张教授的电话却是关机状态。原来此时张教授正在飞机上;电话联系南开大学的周其林教授时,同样显示电话已关机,原来那会儿周教授正在开会,会议要求不能带手机,所以就关机了。

首位来自中国台湾的获奖者林本坚获得了未来科学大奖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奖。在现场电话连线时,曾为台积电研发副总裁的林本坚说道:“我本来以为,大陆比较不知道这件事,现在我知道,大陆也很清楚我在半导体、电子上做的一点小小的贡献。”

林本坚教授在电话连线时获得掌声的热烈程度,仅次于袁隆平先生,这不仅因为他是首位获奖的台湾同胞,更因为他的工作领域正是近期为民众所热切关注的芯片领域。“这个奖项是对我很大的鼓励。”林本坚说,他同样很期待11月的颁奖典礼。

在连线四川大学冯小明教授时,未来科技大奖物质科学奖奖项委员会主席余金权好奇地问:“听说您平时只愿意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根本不愿意参加颁奖啊、会议呀这些事儿,今年11月的颁奖典礼你来不来呀?”冯教授的回答让大家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来,未来科学大奖我一定来。”

生命科学奖

杂交水稻不仅要好吃,还要好看

未来科学大奖目前设置“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三个奖项。生命科学奖涵盖所有与大生命学科相关的基础科学领域,包含医学、偏生物的基础化学;物质科学奖涵盖所有与物质科学相关的基础科学,如物理、化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涵盖数学与计算机学科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三人,因为对“水稻”研究的开创性贡献而摘得未来科学大奖的“生命科学奖”。这三人中,袁隆平对于水稻研究的贡献自不必说,而李家洋和张启发在水稻种植方面又有哪些科研成果呢,其实,这两位也是赫赫有名的水稻“大家”,在袁隆平取得突破性进展后,李家洋和张启发又开拓性地把基因组学技术和现代分子遗传学应用于水稻育种中。

李家洋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很多水稻种植户不知道他本人长什么样,但是他培育出的水稻很多人都见过。

20世纪中期,国外的小麦育种专家培育出30多个矮秆或半矮秆的,具有高产、抗病等突出优点的小麦品种。“植株矮、穗数多、产量高”,这样的农作物品种,一直以来也受到农民的欢迎。水稻能不能也像小麦一样变成让人喜爱的模样呢?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李家洋和他的团队经过了十多年的探索,终于找到了控制理想株型的主效基因IPA1。只要把IPA1优异等位基因导入水稻主栽品种中,就可以重塑水稻理想的株型性状,让水稻的产量显著提高。

李家洋的团队不仅让杂交水稻变得好吃,还让杂交水稻变得好看。很多人笑称他是杂交水稻的“整形师”。不仅如此,李家洋和团队还创造出水稻的“图谱大全”,也就是高密度的水稻单倍体型图谱。这份“图谱”筛选出了千余份遗传多样性丰富的代表性水稻种质资源和地方品种材料,并且绘制出了“解剖图”,可以供育种学家不断组合出新品种。

中科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就创造性地构建出了水稻“永久F2群体”,何为“永久F2群体”,简单来说,以前,水稻杂交过后,杂交育种的种类很多,科研人员必须在众多育种结果中来回对比,最终选择出最佳的杂交品种继续培育。不过,张启发教授发现了控制水稻穗粒大小的基因。这样杂交育种的随机性被显著地降低,杂交水稻育种也变得更加方便。

除了这一成就外,张启发还提出了“绿色超级稻”的构想和目标。“绿色超级稻”是指在高产优质的基础上,同时兼有抗病虫害、抗旱、抗逆性的水稻新品种。由于自身能够抗病虫害,所以“绿色超级稻”在种植的时候可以少打农药、少施化肥。

物质科学奖

精于研究,获奖者各个很低调

今年的物质科学奖由马大为、周其林和冯小明三位科学家分享。他们在发明新催化剂和新反应方面的创造性贡献,为合成有机分子,特别是药物分子提供了新途径。

马大为是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复杂天然产物全合成、有机合成方法学、化学生物学等;周其林是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不对称催化,包括设计合成新型手性配体和手性催化剂,开发新的不对称催化反应,生物活性的手性天然和非天然化合物合成,手性药物合成等;冯小明是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他主要从事不对称合成方法学及手性医药、农药和具有生理活性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对公众来讲,这三位获奖者较为陌生。一方面他们的研究领域高冷而艰深,二也与他们低调的个性有关。他们皆为普通人家出生,刻苦努力,一路学霸终成治学强人。

冯小明不到40岁就当博导,为人低调,几乎从不接受采访,他的学生说,冯老师即便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也要到实验室,出了名的用功和勤勉。

已年过花甲的周其林走过了一条从农村知青到中科院院士的人生道路,他现在更多的心血用于培养学生。在南开大学,几乎人人都知道 “大学者”周其林的课题组面向全校学生开放,无论是本科生、硕士生或博士生,只要对他的研究方向感兴趣,都可以到他的实验室里体验一番。每天早上8点到实验室,晚上9点左右离开,离开前和实验室的学生一一交流,一周6个工作日……周其林的生活如同化学反应一样准确。

链接

科学大奖离不了基础研究

在2018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名单公布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双聘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杨培东说,中国科学家的研究资源,包括资助和设施,这些年来一直在大幅改善。现在是中国科学家选择做冷门但重要的研究方向的最佳时机,也是做“从0到1”型工作的最佳时机,从而起到引领世界科研潮流的作用。其中最关键的是怎么让大批的青年人才最大化的把他们的创造力发挥出来。

尽管大奖耀眼夺目,但这些大奖其实都离不开基础研究。“很多科学研究不能要求几年内看到效果,基础研究短时间内不一定能落地。”美国布朗大学应用数学讲座教授舒其望说,“要静下心来好好做,不一定要用发表论文的数量来衡量科研指标。需要提供宽松环境研究科学。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且克服困难坚持下去十分重要。”南方科技大学讲座教授、美国西北大学讲席教授夏志宏认为,未来需要更多年轻人投入到基础研究领域,让一些有想法、有创造力的年轻人参与带头。目前很多项目的评审规定需要一定数量的院士增加,今后更需要增加年轻人的数量。

“未来一是需要增加对于基础科学的研究和投入,二是为年轻人提供好的环境,潜心研究。”夏志宏说。

美国科学院院士杨培东同样认为,应该尽可能激发年轻人的科研时间和经费去自由研发,而不是给予经费去研究某个院士、企业家感兴趣的项目。

“科学研究也是非常寂寞的一件事情。”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王晓东说,只有通过不断思考和反省,才能把科学往前推。

(原标题:接到获奖电话看看科学家是什么反应)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15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