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历史

张艺谋《影》引发"三国"热议 东吴哪位“都督”才略胆识最高?

2018-10-25 10:05 编辑:TF016 来源:北京晚报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三国演义》里的故事都耳熟能详,但对三国历史略有了解的人也知道,“演义”终归是“演义”,这些精彩绝伦的故事并非三国历史的真实原貌。近日,张艺谋新片《影》正在热映,这部以东吴蜀汉争荆州为背景的古装巨制,再次引发了人们的热烈讨论。说到东吴,人们总会想到周瑜周公瑾,《三国演义》中,周瑜被称为“大都督”。那么,“都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职位?东吴诸位“都督”中,谁的才略胆识最高呢?

作者:赵慕宇


三国历史上,荆州之战为东吴蜀汉的关键一役

三国时“都督”有两种

代替汉代“将军”管理军政

说起“都督”,深谙三国故事的读者,不难联想到周瑜周公瑾。可是,少有人想到,“都督”究竟是何官职,又到底有多重要?

汉代武将的职位以“将军”为主,分为六品, 其中一品“大将军”地位最高,掌握实际军权,此外有近百种不同品级的“将军”职位。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原有武官制度业已疲敝,出现了大量“将军”滥置现象。为明确职权,各势力便设立“都督”之职。任命“都督”方式并不固定,一般因事因地有所变化。这段时期的“都督”一般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战役之前,由君主指定的统帅,全权指挥作战;第二种是前线战区或州郡辖区的管理者。

第一种“都督”在《三国志》中又有“部督”、“左督”、“右督”等说法。周瑜早年征江夏时,曾被任命为“前部大督”;第二种“都督”如《三国志·吴书》记载“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意即刘备想成为荆州的管理者。

实际上,《三国演义》中呼之为“都督”的肱股之臣--周瑜、鲁肃、吕蒙,准确地说,是东吴西线战区指挥官,类似于第一种“都督”,他们在荆州所任正职皆是太守(同时冠以将军职),主要任务是对抗刘备、曹操的军队。习惯称周瑜为“大都督”,系《三国演义》小说塑造。“大都督”一职,一般要统帅全国军队。

西线荆州战事,确为东吴,尤其是主公孙权心头所重之事。所以,自然由心腹之臣谋划。据南宋洪迈《容斋随笔》记载:“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与国为存亡之臣也……四人相继,据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以此看来,四人虽于“都督”名号上有所差别,但对东吴的重要性不容置疑。

提及周瑜,不难想到他“羽扇纶巾”的赤壁英姿。历史上,赤壁之战战功当归周瑜。《三国志》明确记载“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刘备集团当为东吴的辅助与外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周瑜同于手掌书“火”字不谋而合的桥段,虽然精彩,但实属小说手笔。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实际上,《三国志》说周瑜“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意为宽宏大量、深得人心),《江表传》亦记载“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足见其宽厚与风度。

历史上,周瑜与诸葛亮确有矛盾,但并不是因为周瑜气量狭隘,而是因为他对刘备集团的忌惮。周瑜曾上书孙权,认为“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周瑜本想以声色犬马“软”禁刘备,但孙权认为刘备难以制服,且欲其制衡曹操,于是“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先主至京见权,绸缪恩纪。”

周瑜去世时仅有三十六岁,但他并不是被“气死”的,更不会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历史上,周瑜“道于巴丘病卒”,与刘备集团关系不大,周瑜曾在与曹魏南郡之战中,右肋受箭伤,这可能是他英年早逝的原因之一。

鲁肃亦曾担起“都督”重任

雄韬武略 《三国志》作者赞为“奇才”

陈寿 三国志

周瑜死后,鲁肃是其继任者,也是东吴第二位重要的都督。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惯常的个性是老实、憨直、忠厚,这一性格塑造与历史相去甚远。

史书曾记载鲁肃三件英雄事迹,小说均未提及。第一件是《三国志》记载的“指囷借粮”,说鲁肃将自家三千斛粮食,慷慨资助周瑜作战。第二件是裴松之注中记载,鲁肃曾带领乡民转移。第三件事亦载于《三国志·鲁肃传》中,说的是赤壁胜利后,孙权下马相迎,鲁肃未觉显耀,举鞭说:“愿至尊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更以安车软轮征肃,始当显耳。”

历史上,鲁肃为孙权所做战略规划中,已初具“三分天下”的构想。与诸葛亮不同,他将三股势力预设为曹操、刘表与孙权。此外,鲁肃最早主张联盟抗曹,并于刘表死后,立刻前往江夏说服刘备,其想法与诸葛亮暗合,最终促成联盟。

鲁肃还劝说孙权道:“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三国志·吴书》)他站在孙权立场上,说明投降的悲惨下场,由此坚定了孙权抵抗的决心,可谓英明果断。

《三国演义》中的鲁肃,习惯站在蜀汉一边。历史上,鲁肃也力保与刘备的友好关系,以致孙权曾说:“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此事乃孙权对陆逊所说,足见其耿耿于怀,颇有埋怨鲁肃之意。不过,鲁肃“借荆州”有他的考虑,他欲以刘备抗衡曹操,从“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来看,这个决策也并非“昏招”。

另一个与鲁肃相关的故事是“单刀赴会”。自元杂剧以来,关羽在单刀会的神勇威严被确立,而据《三国志》记载,“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可见当时并非关羽一人持刀,且双方距离甚远,恐难劫持。再参见《吴书》所载对话,“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可知鲁肃据理力争,不卑不亢,丝毫不落下风。

鲁肃憨厚仁义,甚至有愚笨之嫌的形象,实在与历史上雄韬武略的他,相差甚远。陈寿“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的判语也是明证。

白衣吕蒙巧用“替身”夺荆州

装病弄假成真 不幸英年早逝

鲁肃之后,负责荆州战事的“都督”是吕蒙。吕蒙改变了鲁肃的联盟战略,一心想收复荆州,且对刘备集团敌意甚炽。《三国志》曾载其言曰:“且羽君臣,矜其诈力,所在反复,不可以腹心待也。”关羽镇守荆州北部,实力强劲,所以吕蒙一直要设计巧攻,于是,便有了“替身”之计。

吕蒙为刺激关羽大举北上,与曹军对抗,便故意称病,并指派陆逊为继任者,“以治疾为名,乞分士众还建业。”陆逊当时年纪轻轻,尚无声名,上任之初又言辞恳切地书写信件,表达对关羽的敬仰。关羽性格高傲,自然不把陆逊放在眼中,也便不再担忧防务。于是,吕蒙的“替身”成功麻痹了对方,关羽尽遣主力北上前往樊城。

关羽出征后,吕蒙与士卒“尽伏其精兵舳舻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至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三国志·吴书》)整个过程瞒天过海,正是《三国演义》中所说的“白衣渡江”。不过,小说对“白衣”一词的阐释有所偏颇,“白衣”更可能指民间便装,而非身着白衣。

历史上,吕蒙的后续策略也在小说中有所体现。他在占领城池后,约法三章,力主善待关羽及其士卒的家眷,其中有人违规,吕蒙还“垂涕斩之”。待到关羽军队士兵闻听消息,知道家人无恙,便也丧失战意。最后,关羽只得“败走麦城”。

在《三国演义》中,吕蒙之死的描述过于夸张,与历史无涉。小说写道,东吴的庆功宴上,关羽“还魂”借吕蒙躯体大骂孙权,最终“吕蒙七窍鲜血迸流,死于座下。众将见之,旦夕悚惧。”这一情节实为神化关羽而设置。自三国故事流传,“扬蜀”和“关公崇拜”的立场可谓由来已久。

据《三国志》记载,“装病”的吕蒙在成功夺得荆州后,确实患病,而孙权为之忧心不已,悬赏千金寻找名医,并且“常穿壁瞻之,见小能下食则喜,顾左右言笑,不然则咄唶,夜不能寐。”可惜的是,像雄才大略的周瑜、鲁肃一样,吕蒙终究没有康复,也英年早逝。

《三国志》作者陈寿认为,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初虽轻果妄杀,终于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图武将而已乎!”作为“都督”,冲锋陷阵固然可嘉,但最重要的是要制定战略,统筹全局,取得胜利。这一点堪称东吴都督的共通之处。

可以说,东吴之主孙权,与历任西线“都督”的关系可谓相互信任、君臣和睦,并不存在勾心斗角的算计。而他们三人的接任者陆逊,也是东吴倚仗的谋臣,后担任吴国“大都督”之位。

(原标题:三国正史中的东吴"都督")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16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