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北京

周剑平委员:世园会有四大亮点 将呈现一场精彩别样的园艺盛会

2019-03-08 14:16 编辑:TF011 来源:北京晚报

“4月10日前,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土建和绿化种植将陆续完成,运营保障的测试和调控以及半负荷测试逐步展开……”昨天中午,在全国政协会委员驻地,北京世界园林博览会事务协调局常务副局长周剑平委员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正在为奉献一座能让游客真正感受到自然之美、植物之美的世园会园区,一场精彩别样的园艺文化盛宴积极做准备。

世园会国际馆 北京建工集团供图

推演测试

园区已向运营阶段转变

周剑平委员介绍,世园会是2019年北京的一件大事。现在离世园会开幕也就50多天的时间了。按照整体安排,整座园区已向运营阶段转变。由于气候的影响,整体工程建设将按照两个时间节点推进,一是所有涉及土建的相关任务3月20日要全面完成;二是相关的绿化种植也将在4月10日前完成。

在此期间,还将穿插一些运营保障的测试和调控以及相关各方面的运行工作,包括游客保障、园区本身、志愿者版块、票务的运营等,所有推演测试也讲将在这个阶段同步开展。4月份,还要安排半负荷测试,主要目的是保证世园会开园期间,为大家奉上一场园艺的文化盛宴,能够给游客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让游客真正能在世园会园区内感受到自然之美、植物之美。

四大亮点

一园之内阅尽各国风情

很多市民、网友都在问,这届世园会与以往举办的有什么不一样?周剑平委员说,本届世园会有四大突出亮点。

  • 亮点1 本届世园会级别很高

以往,北京也举办过许多展览会,但大都是由行业部门主办,目的也是为了推动行业的发展。但今年的世园会是由我国政府主办的,是继1999年昆明世园会20年后再次来到中国的盛会,举办这次世园会的目标也是让园艺走入民众的生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再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也适应了高级别世园会的要求。当今,世界各国对园艺植物的需求尤以德国最大,其次集中在英国、荷兰等一些发达国家,而且园艺与老百姓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老百姓对园艺的理解还仅局限于花卉,实际上园艺还包括了植物的培植、优良产品的推广应用、植物科技以及茶果药等一系列的内容,这些内容也对产业发展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所以,我国在相关产业方面的发展,空间潜力和市场潜力巨大。

世园会是一次世界性的,会有各个国家、组织参与,会给大家带来与众不同的视觉感受,也能扩大民众对世界各国的了解,增进各国之间的友谊,搭建各国之间产业交往的平台。

  • 亮点2 园艺的范畴很广

园艺不只是种花种草,本届世园会把蔬菜、水果、中草药,还有造园的艺术,以及不同的对园艺的理解方式都在园区进行展示。

这次除了国内各省市区以及世界各国的展示,还吸引了企业的加入。既有百果园、百树园、百草园的建设,也邀请了世界上最著名的五个园艺界的大师筹建自己的展园,我们叫它大师园。大师园主要来自于英国、日本、比利时、荷兰等国家,他们都带来了各自精彩的作品。像荷兰的设计作品《韶华》,是把园艺和一些哲理融合在一起;日本设计师则把对《桃花源记》的深刻理解、与其幼时成长的乡村进行关联,完成了作品“桃花源”。所以,观众来到北京世园会会发现有很多的不同,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感受,同时也让园艺的外延在不断扩大。

  • 亮点3 这里是真正的百园之园

各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造园手段、丰富多彩的植物在园区内展示,可谓一园之内阅尽各国风情,看遍各国不同的文化。

这里既有东南的清秀,也有大漠的粗放;有华南品种的多样性,也有高原地区难得一见的植物群落……全国各地方的展览展示,可以让游客饱览美丽中国,也唤起大家对大美自然的热爱。

  • 亮点4 在园区能上一堂生态课

园区的规划过程、建设过程和展示过程,每一个环节都能给大家带来生态的体验,带来丰富的园艺知识,也让大家真正的走进自然、热爱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植物原生物种是什么,对湿地、鸟类、昆虫都如何保护、都有哪些手段……来到园内,观众仿佛走进了一个多样的社会,除了感受场馆的华丽实用之外,更能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承接功能

为冬奥奠定空间环境基础

周剑平委员介绍,本届世园会会给延庆地区带来巨大的发展。在招展过程中,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延庆这个美丽的地方,就是办会的一个收获。举办世园会,是个特别难得的机会,让延庆走出北京,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世园会还扩大了影响力。通过世园会,延庆的基础设施、管理水平能得到充分的提升,民众的眼界也会更加开阔,这种影响是无形的、持续的。

同时,世园会将带动整个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为构建一个成熟稳定的旅游产业带提供了无限商机。世园会还能让旅游的触角向北延伸,解决了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的问题。同时,后续还可承接冬奥会的一些功能,为冬奥会奠定一些空间环境的基础。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龙露

流程编辑:tf011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