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剑桥大学接受中国高考成绩虽好 学生能力也要与世界接轨
近日,英国剑桥大学“接受中国高考成绩”的消息,让不少考生和家长感到兴奋。剑桥大学随即回应,称这并不是新闻,此政策已执行数年。正在北京访问的剑桥大学校长则表示,“高考成绩不是剑桥大学入学申请中唯一的参考指标,我们之所以要接受高考的结果,是因为我们希望用尽可能多的信息来衡量剑桥大学的申请者。”
·进入海外名校没有唯一指标 ·中外教育互鉴促进多元发展 新华社图
欧美名校承认中国高考成绩,确实已不是新闻。除了剑桥大学,英国还有伯明翰大学、莱斯特大学、肯特大学等六所名校承认中国高考成绩。此外,澳大利亚、法国、西班牙等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认可中国高考成绩。何以这一条旧闻,仍然成为牵动国人神经的“新闻”?透过此事,足见国人对世界名校的关注度逐年提高,显示出考生与家长的渴望心态,同时,也显示出世界名校对中国学生的关注面越来越宽。
想当年,因为历史原因,中外大学间形成巨大差距。中国不仅广揽海外有志学子归国工作,还不惜代价公费派遣留学生一批批前去深造。很多有留学经历的人都曾描述过类似心理:甫一进入高度现代化的发达国家、迈入站在科学发展前沿的名校,感觉差异最大的,其实是综合素质,是学术视野,以及相应的自信。两种没有交流的教育体系之间的隔阂,由此可见一斑。
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飞跃的中国,改变的不只是普通老百姓的物质生活,也不只是外国人看待中国的眼光,更在重塑着我们的心理自信:不因某些方面仍然存在的差距而自卑,不因有的领域进入世界领先而自负,而是更加自信冷静客观地看待一切。即以中外高校为例,双方的差距虽然还是很大,但上国外名校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天方夜谭。每年陆续有大量学子出国留学,这种选择无疑拓展了高考“独木桥”的维度。在上述新闻的网友留言中,已经看不到类似“终于得到外国人认可”的表述,更多的是“可以复读吗”之类的调侃和“入场之后见真章”的冷静分析。的确,离考生们越来越近的,不仅仅是剑桥和其他名校,还有多元化录取带来的更广阔的求学空间。正是因为国家日益强大和富裕,很多家庭已经具备自费送子女出国深造的经济实力;正是因为中国教育已经培养出大量优质生源,不少考生已经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入学标准,所以这一则剑桥大学“接受中国高考成绩”的旧闻,才再次引起公众的共鸣。
中国高考制度自恢复以来,经历数次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虽然也显露出一些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高考依然是当下最公平、最有效的一种选拔制度。近年来,中国高考成绩之所以受到越来越多的世界名校关注,正是因为高考成绩的客观公正,代表了绝大多数考生的真实水平。世界名校承认中国高考成绩,既是一种信任与肯定,也是中国高考制度与世界沟通、学习、相互借鉴的契机。通过中国高考,让更多优秀青年有机会去剑桥大学这样更高的、更广阔的平台上大展身手,未尝不是中国高考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方向,也未尝不是中国教育自信的一种表现。
来源: 北京晚报 贾亮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