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北京

悼念“无言良师” 北京长青园骨灰林生命纪念碑举办特殊追思会

2019-03-30 13:42 编辑:TF017 来源:北京晚报

“无言良师”,这是医学界对志愿遗体捐献者的最高称谓。今天上午,北京市红十字会和北京解剖学会在长青园骨灰林生命纪念碑前,举办了具有特殊意义的追思会,悼念志愿捐献遗体的逝者。长青园生命纪念园“北京市志愿捐献遗体服务基地”同时揭牌。

来自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遗体捐献接受站的工作人员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卫生职业学院、燕京医学院6所医学院校的师生约600余人,同遗体捐献者家属来到现场追忆故人。

北京长青园生命纪念碑矗立在遗体捐献碑广场中央,纪念碑主碑形似“双手托举着的心”,周围环绕着一座座刻满名字的小纪念碑,描金镌刻下了每一位实现遗体捐献者的名字,每个名字背后都有感人的故事。年近八旬的朱林、朱敬兄妹俩和家人早早来到长青园。他们的母亲和瑛华是一名遗体捐献者,2005年底和瑛华的名字被镌刻上纪念碑。哥哥朱林弯着腰,将一捧鲜花摆在纪念碑中间母亲的名字下,如今那是母亲留在这世上唯一的印记。“2002年前后,母亲自己做主办了遗体捐献手续,得知这个消息时,我们非常感动。”朱林说,母亲的奉献精神也影响了自己,他希望百年后将遗体捐献,为国家的医学和殡葬改革贡献一份力量。

上午10时整,庄严、肃穆的生命追思会仪式开始,各界代表向生命纪念碑敬献鲜花,向遗体捐献志愿者默哀。捐献者家属和医学院校学生认真细致地为遗体捐献志愿者刻在石碑上的名字进行描金。

据悉,截至2018年底,全市已有25000余人报名志愿捐献遗体,其中2962人实现了遗体捐献。2018年,三个“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受站”接受了306名志愿捐献遗体者,从而缓解了北京地区医学教育和研究中人体解剖学标本过于紧张的状况,为首都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些仁人志士不仅受到医药卫生院校广大师生的崇敬,同时也被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所理解和敬仰。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李祺瑶

流程编辑:TF017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