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热点 > 网摘

夫妻同睡一张床,却在微信里说晚安 媒体:“低头族”算家暴

2019-04-02 15:13 编辑:TF017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

3月31日,广州市妇联与市中院携手在海珠区举办“巾帼展风采、法治我践行”暨《反家庭暴力法》实施三周年法治宣讲活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庭长陈海仪指出,夫妻一方“一直盯着手机都不跟对方聊两句,相互不理睬”,或“回娘家一年半载都没有联系”,因长时间不沟通、故意疏远造成精神伤害的“冷暴力”现象,也算家暴。

资料图 摄:胡铁湘

此前据媒体报道,一对80后夫妻,晚上睡同一张床,却常在微信里互相说晚安,这是典型的“低头族”夫妻,他们的婚姻关系已沉湎于虚拟世界。可见,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夫妻同睡一张床,却各自埋头玩手机、发微信道晚安。换言之,过度使用移动电子产品,已经影响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个人健康。如此语境下,广州一名法官表示,一直盯着手机看、不理伴侣算家暴。

2017年1月,全国妇联等发布调查报告显示,晚上玩移动电子产品的频率越高,婚姻满意度就越低,因此全国妇联呼吁“每天关机一小时”,多与家人相处。必须承认,每天关机一小时,首先是一种善意的忠告,目的是为了克服家庭“冷暴力”,年轻夫妇要多放下手机,倾听爱人心声。然而,对于大多数年轻夫妻来说,每天关机一小时,是一种痛苦的历练。因为手机似乎成了他们第二个伴侣,如今要暂时“别离”这个伴侣,显然是一件难以办到的事情。

不可否认,如今手机在大家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几乎一人手中一部,低头看小说、玩游戏、发微信的情形屡见不鲜,人们称之为“低头族”。特别是目前微信的用户数已超过6.5亿,月活跃用户超过4.7亿,并仍在加速普及中,可以说,中国已经进入微信时代。不仅是年轻人,一些中老年人如果没有使用微信,便被认为落伍了。微信的兴起,也加速了人群“圈子化”,如同学圈、朋友圈、同事圈等。然而,社交媒体似乎是亲情的绝缘体,建立家庭圈的极为少见。

从表面上看,依赖移动电子产品,减少了人的孤独感,联络了社交感情。殊不知,越是沉迷于虚拟社交中的人,越是在现实中感到压抑。要知道,虚拟社交中的“乐趣”,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无趣”为代价的。一些人废寝忘食地经营虚拟社交群时,突然发现自己的工作没做好,对身边的家人也没照顾好,更尖锐的现实矛盾有增无减。可见,手机像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只有当它植入生活新常态,与正常生活步调和谐,才会发挥积极作用。

因此,“低头族”算家暴,是对年轻夫妻的提醒,更是对婚姻的救赎。不管信息传速多快、音画信息多真实、文字多感动,手机等移动电子产品无论如何也模拟和传递不了面对面交流时的真切眼神、近旁相伴时的温暖气息以及心理上的安全踏实,莫以过度的低头,减少甚至伤害到同家人真实生活中的互动。特别是现代年轻夫妻更多的时候应该依靠亲近大自然、亲近有生命力的东西,来减轻压力、传递亲情。真正的幸福和快乐,还是应该在阳光下、在现实里、在家庭和事业中实现。

延伸阅读:

“低头族”出现低龄化 专家建议正确引导

中国农历春节是举家团圆的日子,在阖家欢乐的时刻,总有低头族闪现,抢红包、刷抖音、玩手游……年龄越来越低龄化,连三五岁的小孩也加入“低头族”大军。

在中国西部省份贵州,记者走访发现,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子产品等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农村,“手机带娃”现象十分常见。“00后”“10后”等一批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接触电子产品越来越低龄化。

“哭闹的时候,就打开智能手机给她看动画片,立马就乖了。”25岁的黄燕说,智能手机很多时候解放了她的大脑和双手。黄燕现在在家除了带娃就是做家务,手机不仅是她24小时不离身的娱乐工具,也成了她的带娃“神器”。

3年前,黄燕嫁到了贵州省盘州市柏果镇柏果村,丈夫外出打工挣钱,黄燕则负责照看家中老人和孩子,刚满3岁的女儿最近特别痴迷动画片《小猪佩奇》,于是,黄燕直接把去年用过的智能旧手机给女儿看动画片,自己则拿着另一部智能手机在一边刷短视频。

“根本没有人教她玩,都是无师自通。”黄燕说,3岁的女儿现在拿到手机已经学会了输入密码、打开软件、换集播放、关闭软件等一系列的操作,“她从动画片里学会了说普通话,还教会了爷爷奶奶说几句普通话。”

“自己需要的信息都可以通过手机、电脑随时随地获取。”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助理研究员张松表示,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当然也不可避免带来了一些问题,过多接触手机等电子产品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也不利于孩子的社交能力培养。

张松建议,父母在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过程中要趋利避害。合理利用电子产品,使之与学校、社区的交流学习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好社区交流、少年宫、科技馆等公共资源;对于辅导学习类和手机APP,手机供应商应当有所限制,规范管理。

短视频、游戏、微信……35岁的教师任娟列举了一系列儿子时常打开的手机软件。“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很多父母都没有太多的时间来照看小孩。”任娟说,由于长时间的看手机,刚上小学的儿子已经出现了轻度近视、散光。

任娟说,“手机是教师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老师会在微信群里布置作业、家长在群里沟通,也有学生用手机APP写作业。”这是有利的一面,但是有些APP因夹带游戏,不知不觉让孩子沉迷其中,耽误孩子的学习。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对待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十分关键。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谷骞建议,电子产品是一种智能工具,使用恰当可以培养孩子兴趣,子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与解说之下玩一些益智类的游戏;家长可以带孩子多做运动,丰富孩子的生活,转移孩子“记挂”电子产品的注意力。

 

来源:综合北京青年报、中国新闻网

流程编辑:TF017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