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北京

北京湖南两地政协首次远程交流 共话政协工作提质增效

2019-04-10 11:33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晚报

今天(4月10日)上午北京市政协、湖南省政协通过互联网开展远程连线交流,京湘两地委员共话政协工作提质增效。这是北京湖南两地政协首次通过互联网平台共同开展网络协商,市政协主席吉林表示,市政协近年来一直在致力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拓展协商议政渠道,北京市政协重点协商议题先要网络听民意。

远程交流现场 张斯伟摄

远程交流现场 张斯伟摄

北京湖南两地政协在远程连线交流时分别介绍了各自在网络协商议政方面做出的探索。本次远程交流活动前,北京市政协通过市政协移动议政平台启动了为期10天的“提质增效 委员出招”网络议政活动,共有60余位委员提出了100余条意见建议。北京市政协从2016年开始开设了《委员听民意》节目,以网络直播的方式围绕重点协商议题,对社会关注的方针政策进行解读,回答网友提问,实现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北京市政协《关于加强委员队伍建设的意见》规定,更是把网络听民意作为重点协商议题的重要程序。北京市政协还对提案办理协商过程进行了融媒体直播,推出“市民对话一把手·提案办理面对面”活动,实现了提案办理从“结果公开”到“过程公开”的一次创新探索,直播以政协委员提案为切入点,就提案办理过程展开对话协商,网络直播浏览量达到1872万人次,“市民对话一把手·提案办理面对面”已经被确定为每年的固定直播节目,今年这个活动将在6月份举行。

湖南省政协在委员与社会公众互动方面主要是通过政协云委员工作室来进行。政协云打造了“不落幕的政协全会”,全体省政协委员每年在政协云上值班1天,每天安排2至3名委员值班,与社会公众交流互动,委员“天天见、时时见”成履职新常态。自从去年3月正式运行以来700多名省级政协委员参与值班,与社会公众互动80多万人次。湖南省政协开推出“微建议”活动,针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关心的具体问题,由政协委员通过政协云平台向政协组织提出的,经审核受理或委员领办后由有关单位办理的意见和建议。一年多来全省各级政协委员共提交微建议14747条,办理回复8239条,微建议已经成为了湖南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新的履职形式,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操心事。

北京市政协主席吉林和湖南省政协主席李微微在连线交流时表示,京湘两地政协以远程连线的形式,讨论交流如何推进政协工作提质增效,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两个省级政协组织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段,打破空间限制,围绕一个主题连线交流,互通有无、互学互鉴,这是两地政协之间互动交流的一次全新探索和有益尝试。

现场:

近2小时连线 17现场远程协商提质增效

今天上午北京湖南两地政协通过互联网开展远程连线交流,京湘两地委员共话政协工作提质增效,近2个小时的时间里,信号在包括北京市政协主会场、湖南省政协主会场、北京“委员听民意”现场、湖南委员线上线下联动值班现场等17个现场切换,20多位政协委员、相关问题负责人、相关群众通过网络“面对面”交流。

在北京主会场,朱良委员就政协工作提质增效发言说,政协委员是桥梁,一方面把所联系群众的想法提炼出来反映给党政部门,另一方面也在凝聚共识方面发力。在湖南主会场,胡彬彬委员发言表示“互联网+政协”的探索与实践彻底改变了委员履职的理念观念、方式方法,实现了政协履职的全过程覆盖、政协委员的全天候履职、社会公众的全方位参与。

在北京电视台演播室,市政协委员宋慰祖、艾冬云、聂一菁探讨了协商访谈全媒体直播的形式,委员们认为这种形式较好地实现了提案办理从“文对文”到“面对面”再到提办一体、共办提案的转变,进一步做好提案工作推动政协工作的提质增效,应研探索创新更多的提案办理公开形式,可在一些提案现场办理时,让委员、提案办理单位和相关群众共同参加公开的提案办复会。

在湖南委员线上线下联动值班现场,文方和刘习明委员就“脱贫奔小康”和“全面二孩政策”两个主题和市民网上交流,他们认为这种形式为委员更好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大大提升了委员履职能力和履职效率,为公众有序参与政治协商提供了新的渠道。

连线还在湖南老委员咨询团第三方评估现场、北京“委员听民意”现场、湖南微建议办理成果现场、北京模拟政协活动现场等地传播,“湖南发展海外顾问团”陈平、北京市政协港澳委员施荣怀也加入到交流中,北京市政协委员张景华、陈小兵、屈庆超、张凤敏、吴宜夏还通过微视频的形式从自己的调研现场、工作现场发来建议。

(原标题:北京湖南两地政协首次远程交流共话政协工作提质增效,北京市政协:
重点协商议题先要网络听民意)

来源 北京晚报 记者 孙颖 编辑 孙海东

流程编辑 TF003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