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社会

如此修缮?四合院老门楼逐年被毁,新总规应尽快落地

2019-04-18 14:27 编辑:TF022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眼下又值施工旺季,各类房屋修缮工程陆续动工,而等待老城被列入今年修缮计划的老门楼、老四合院的,有可能是不可逆的破坏,甚至永远消失。

 

王金辉/图

以修缮之名老门楼逐年被毁

市民黎先生酷爱胡同四合院文化,经常去报房胡同东口的一家餐厅吃饭,坐在窗边,边吃边欣赏对面报房胡同17号精美的老门楼。

前一阵,黎先生再次兴致勃勃来到报房胡同,眼前的门楼翻建一新,原始风貌荡然无存。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翻建竟然连门簪都不装了。黎先生走到门楼里再看,更加心痛:原本四梁八柱的木质结构,翻建后把顶梁柱都取消了,木质屋顶直接架在砖砌的山墙上。

“中国传统建筑有‘四梁八柱’,才能做到墙倒屋不倒。现在把柱子都取消了,一旦发生地震,墙倒了,没有柱子的支撑,沉重的木屋顶就会直接砸下来!”黎先生痛心无比。

像这样因修缮而毁掉的老门楼,不在少数。

位于什刹海地区的南官房胡同15号院,修缮后,原本两个门簪变成了四个。院里居民实在气愤,用粉笔在门上大字写着:“翻盖造假,门当就俩。求您学点儿文化!”经记者向相关部门反映后,中间两个门簪被去掉了,留下两边的两个。结果两个门簪之间的距离超大,不符合规制,奇丑无比。

南官房胡同15号对面的8号,修缮之后,原始的门墩被拿走,换了新的,失去了历史建筑的味道。而且门洞变窄了,甚至门墙和院墙的墙垛都不在一个水平面上。

与水面咫尺之遥的南官房胡同,是什刹海胡同游的必经之地,可怜那些三轮车夫导游,并不知道其中的错误,每天还指着15号院的大门给游客讲解着所谓的“门当户对”,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看到的北京老胡同老门楼,就是这样一幅不伦不类的样貌。

本司胡同39号院,修缮过程中,在老门板表面贴了一层复合板,门上原有的对联被遮住完全看不见了,投递信件的口也被遮住,门栓因为弃用,也生生把能推出来的部分给锯掉了。一扇古香古色的老门,修缮后面目全非。

在东西城的老胡同里走走,被修毁的门楼还能看到很多。

俗话说,“千金门楼四两院”,门楼是四合院的脸面,是老城胡同四合院风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毁掉了门楼,四合院的风貌也就毁掉了大半。

拿修棚户区的钱,修文保区的院

是谁,在修缮胡同里的老门楼?记者走访了解到,胡同四合院产权复杂,有私产、军产、央产等等,还有一部分是区属直管公房,由各区房管部门负责维护。

房管所掌握的房子,级别偏低,以居住为主,年久失修的比较多,房管部门的首要任务是解危排险、保障安全。不管是普通院落,还是挂牌保护院落,存在安全隐患的,房管部门每年都要根据前一年年底的排查情况申请预算,第二年进行修缮,修缮的数量,每年都有硬性任务。

记者联系到一位在房管部门工程部任职多年的负责人,他看到南官房胡同15号院修缮后的照片,也连连摇头,深感惋惜。“这跟造价、工期、施工和监理人员的素质、人们的保护意识等等都有关系。”这位负责人表示。

比如造价,按解危排险的标准,每平方米的投入约4500元,一个门楼面积在10平方米左右,总预算就是四五万元。如果要按照传统工艺修,要有四梁八柱、石材、砖雕等等,造价最低需要7万元。如果参照文物修缮的标准,老的构件尽量都用回去,那至少需要10万元。

还不光是钱的事。解危排险通常需要在汛期之前完工,工期紧、任务重,没有精雕细琢的时间。直接砌砖墙,肯定要比先做出木质结构的梁柱要省时省力。因此还产生了另外一个糟糕的结果:一些破损的门墩、砖雕、木构件等有历史信息的老材料,都被当垃圾运走了。

这位负责人还有更深的忧虑:懂古建修缮知识的施工和监理人员,严重短缺。“我们很多年都不重视文物保护,人才培养有很大的断层。最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老城保护工作,投入也越来越大,有钱了为什么还修不好?是因为人才队伍不是短时间内能培养出来的。人们的保护意识,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提高的。”

在这样逐年的“修缮”下,老城真正具有原始风貌的门楼院落越来越少,虽然不拆了,但修缮中造成的破坏,等同于拆掉,更可悲的是,还建起一个个赝品立在那里示众。

老门楼分类修缮,新总规等要落地

与解危排险不同,2017年,东城区东四街道对国保区东四三到八条的胡同院落进行修缮,就参照文物修缮的高标准,以修旧如旧的原则施工。修缮后,被遮挡、占用的老门楼纷纷亮了出来,风貌古朴,韵味十足。

“直管公房里也有很多精品院落门楼,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尽快喊停全市范围内对老院落老门楼的此类排险修缮,在市级层面统一制定标准,先对老门楼进行分类,按类别安排资金制定修缮标准,保证资金、保证工期,保证用传统工艺修缮。可以由街道监督,由责任规划师把关。”黎先生呼吁,老门楼要按文物标准修缮,必要时请专家评估、仪器检测,合理确认能否保留。修缮尽量保留原有材料,老砖、老瓦等原有装饰性构件最大限度用回原处。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地说,‘老城不能再拆了’;而且今年,北京市还出台了《北京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保护和控制设计导则》,明确规定修缮历史建筑,应‘采用传统结构、做法、材料,原址保护、维持原样,不得违法拆除、改建、扩建’。”老城保护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军表示,法规已经有了,相关各方必须严格遵守做好落地,不能公然违法违规,政府也必须做好监管。

据统计,在老城文保区的胡同里,原汁原味的老门楼,占比不超过十分之一。如果连这十分之一,我们还要继续漠视、破坏的话,老城如何复兴?乡愁何处安放?我们又将怎样面对历史和后人?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于丽爽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