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专栏 > 艺绽

《带着爸爸去留学》为何恶评如潮?演员再好遇到烂剧也只能尬演

2019-06-26 16:06 编辑:TF008 来源:艺绽

留学题材剧《带着爸爸去留学》开播前,艺绽君想当然认为,有孙红雷、辛芷蕾、涂松岩、刘敏涛这样的演技派在,应该不会太差。

被现实打脸的滋味,不好受。播出近半,《带着爸爸去留学》恶评如潮,被指出和真实的留学生生活相去甚远,目前豆瓣评分已经降到了4分以下,真的惨不忍睹。

最让艺绽君最惊讶的是孙红雷。孙红雷演过不少好作品,尤其在《潜伏》中饰演的余则成一角深入人心,之后参加综艺节目《极限挑战》,“颜王”更是收获了不少粉丝。

公允而言,近年来孙红雷的作品明显变少,质量也在下降。2016年上映的《好先生》豆瓣评分也只有6.9分。为了更好的发展影视这一领域,孙红雷还退出了今年《极限挑战》前半段的拍摄,当大家都满怀期待看他的新作品时,却被狠狠浇了盆凉水。

十年前的余则成有多沉稳睿智,十年后的《带着爸爸去留学》里的黄爸爸就有多浮夸傻缺——没错,孙红雷在新剧中就是这么一身嘻哈装出场的。

槽点无数的第一集,真魔幻。第一个镜头就是黄爸爸送儿子黄小栋去美国读书,在美国海关等待入境的场景,在排队等待的时候,他给儿子端茶送水,巧克力都得给儿子喂到嘴边去。

美国海关人员怀疑黄爸爸会在美国长期陪读,要遣返他。儿子黄小栋,能听的懂海关“非法滞留”“遣返回国”这样的词汇,站在旁边一句话都不说,于是黄爸爸为海关人员深情演唱一首蒙古族民歌《鸿雁》,逗笑他,ok,顺利入境。

看到这一幕,艺绽君不由自主想起了十年前《潜伏》中孙红雷的一处经典表演。再好的演员,遇到烂剧,也只能尬演。

终于出了机场,三对中国留学生和家长上了一辆车。大家还沉浸在刚到美国的新鲜劲儿中,女地陪开始泼冷水:在座的各位辣鸡,你们到这边留了学也别指望有什么好下场……

为了化解车上尴尬到极点的氛围,编剧制造了车祸,一秒让女地陪领了盒饭。

好了,车祸结束。土豪留学生爹叫了一辆专车,顺带载上黄小栋和黄爸爸,因为黄爸爸吹了两句牛皮,黄小栋就气到让司机停车,摔门而走,车也不坐了,学校也不去了,爹也不要了。

然后在漫无目的找儿子的过程中,孙红雷闯入一个汽车修理厂,还差点被枪蹦了,但是这个刚刚遭遇了车祸,儿子走失的爹,还在修理厂里有对着全英文界面的电脑,展现修车绝技——艺绽君一秒钟以为全能的余则成上线了。

来美国第一天,第二天孩子还要去面试,结果黄爸爸不带着孩子去学校周边住下,还先去了赌场看脱衣舞……然后黄小栋错过了学校的面试。

几经周折,几个孩子终于都顺利入学了,可是不巧的是,开学第一天,他们就遇到了枪击案。为了保护儿子,黄爸爸躲过了枪手的子弹,徒手夺下了枪手的枪,并把枪手打到满脸是血,成了万众瞩目的英雄。余则成是不是又上线了?

因为经历了枪击案,黄爸爸实在不放心自己的儿子一个人在美国,于是去跟校长求情,让校长给自己一份管吃管住不要工钱的工作,结果校长还真答应了……

电视剧要有合理的戏剧冲突,这是创作的必然,但《带着爸爸去留学》的剧情,处处都是为了冲突而冲突,缺乏基本的逻辑勾连。这样的一锅乱炖,难怪豆瓣上给出一分差评的观众接近一半。

剧中,孙红雷演了一个嬉皮笑脸、虚荣心强的陪读父亲,辛芷蕾演了一个性格直接、脾气爽朗的后妈,涂松岩演了一个有复杂家庭关系的富豪,曾舜晞和蒋依依饰演两个独生子女小留学生……把如此多标签化人物聚集在一起,是需要创作者进行“降温”处理的,把人物的复杂性用合理的逻辑串联起来,但该剧肤浅的表达却起到了反面效果。

遗憾的是,本应该聚焦的留学生生活中的学习困境、心理健康,以及自立和成长,在《带着爸爸去留学》中几乎全都略过,到目前为止,讲学习的镜头本来就很少了,还有一半竟然分给了留学生作弊。剧情设定是,莎莎同学作为留学生,平时只顾着谈恋爱、参加party、嫉妒比自己有钱的学生,然后考试只能作弊。两个中国学生作弊,还被老师当场给抓了。

取而代之的是国产都市剧与家庭剧的“狗血”惯性在剧中按捺不住地涌动。于是我们看到,剧集播出近半,大部分时间,都在吵架——孩子跟家长吵架,家长跟家长吵架,孩子跟孩子吵架。

更要命的是,该剧给留学生扣上这样一顶刻板印象的帽子:都是家里的宝贝,所以自理能力差,热水器不会用、日用品不会买,就连喝牛奶这种事都得让房东给准备好。

剧里4个留学的孩子,2个人考试拿了F,1个不学无术,1个通过上国内的某机构网课拿了A+。台词还传递这样的价值观:留学生就是国内学习不咋地,出国镀个金就成海归了。

除了剧情的逻辑极其混乱,该剧广告植入也可以用“疯狂”形容,奶粉、零食、教育、租房、旅游等一拥而上……

高质量的留学生题材的影视剧,似乎已经停留在特定的时代,当年的《北京人在纽约》《别了,温哥华》成为一种美好追忆似的存在。

近一两年的留学题材剧,几乎没有一部不悬浮,从《归去来》到《留学妈妈》,再到这部《带着爸爸去留学》,集体陷入了“形散神也散”的窘境——当年作品中对留学生们梦想与失落、生存与挣扎的深入刻画,早已一去不复返。这背后折射的是创作者想当然的“懒政思维”,胡乱堆砌素材,表面华丽,内核空虚。

留学故事的精髓在于展现留学生初到新环境的“文化休克”,如果电视剧只是为了讲一下中国家庭在富裕起来之后的求学故事,其实放在内地任何一个大城市都成立,根本不需要留学这个“框”。

好好的留学题材,如今已经有污名化的趋势,因为该类题材烂剧太多——如果观众只能把留学剧当做不过脑子的泡沫闹剧看,恰恰是对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创作最大的伤害。

 

来源:艺绽 徐颢哲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