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化

穿过八千多米二郎山隧道,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2019-06-30 15:09 编辑:TF010 来源:北京晚报

车开到二郎山隧道时停下了。我们下了车,只见隧道口是一个城楼般的雄伟建筑,上书五个大字“二郎山隧道”。在隧道的这一边,旅游车沿盘山路蜿蜒而上,车窗两边是茂密的森林和满山遍野的杜鹃花。穿过隧道就进入藏区了,那将是另一番风景,有积雪和高山植物。天色将晚,大家商量着先不过隧道了,就在这边看一看。

作者:鲍尔吉·原野


资料图 新华社

看到“二郎山”这三个字时,我很激动。在我童年所学的几首歌中,有一首叫“歌唱二郎山”,赞颂解放军修路战士的事迹。童年时唱起这首歌,觉得二郎山应该挺好玩,旋律轻快,修路必定愉快;来到二郎山后,才发现眼前的景象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二郎山是由成都平原过渡到青藏高原的第一座高山,沿着盘山路往上走,目之所及,都是悬崖峭壁,可见当年修建这条路时人们所付出的艰辛。因此后人把二郎山的盘山路称为“咽喉”、“天堑”。当年在二郎山行车的司机回忆,浓雾、冰雪和泥石流是这条路的常态,在这一路段行车,难免提心吊胆。二郎山隧道竣工后,便应了那句名言:天堑变通途。二郎山隧道的主隧道长四千多米,整体长度为八千多米,在高海拔地区修这样的隧道,其工程量可想而知。

五六月份在二郎山的盘山路上走,处处都是美景。粉红的杜鹃花和血红的杜鹃花,在悬崖上探枝怒放,险峻的高山深谷在杜鹃花的一番打扮下,于雄奇中透出妩媚。在车上看山,密林花朵,飞掠而过;停车时往山里稍微走一走,便会有另一番收获--眼前的植物,甚至苔藓,似乎都保留着史前风貌。在这个日趋“扁平化”的地球上,能看到原始风貌殊为不易。如今修建跨海大桥、摩天大楼已变得稀松平常,但人类尚没有能力去修整哪怕只有一平方米的史前地貌,因为找不到史前的苔藓、泥土以及泥土里的腐殖质,找不到只有在这片泥土里才能生存的昆虫。从这个角度来说,原始风貌比高楼大厦更宝贵,它们是有灵魂的,而非金钱所能塑造。

在这样一座雄浑的大山面前,做一个游客蛮可怜,只能从车窗向外看,看莽莽苍苍的群山峻岭,茂密的森林遮住了更为惊奇的物种或者景观。由此我想起了采药的药农,觉得只有一步一步爬上山,脚踩着石头,手摸着参天大树,眼前有小动物乱窜,有各种各样的昆虫爬行,才称得上与这座山做了一次灵魂上的交流。但显然不可能。我们与所有游客一样,停车的时候拿起手机照照相,上了车透过车窗看一看风景。

到了天全县,看过雄峻的二郎山之后,还要去看一看水。这水,并不是从二郎山分流的青衣江和大渡河,而是喇叭河景区。喇叭河景区里有大大小小的湖泊,其中以鹿池最为佳胜,水面倒映着百丈悬崖上的斑斓花草。住在景区里的游客说,到了半夜,山上会有成群的野生水鹿下山到鹿池饮水。喇叭河这个名字很好听,可惜我没问出它的由来;事实上,名字最好的是这个县的县名天全,天乃辽阔无边,全为圆满齐备。天全这个地名,就像神木、福鼎、仙游一样,见了就让人心生向往。

天全县隶属于雅安市。雅安周边,生活着藏族、羌族和彝族三大民族,丰富多样的文化在这里交融,丰沛的河水穿境而过,珍稀植物漫山遍野。这里是一处苍茫之地,也是一处静谧之地,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10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