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娱乐

在舞台上找到久违的美好,昆曲《浮生六记》在上海大剧院成功首演

2019-07-15 11:18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晚报

上海大剧院制作的第一部独立出品、联合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打造的昆曲《浮生六记》,前晚在上海大剧院大剧场成功首演。

昆曲《浮生六记》以清代沈复撰写的《浮生六记》为底本,由青年编剧罗周执笔改编,青年导演马俊丰执导,昆剧名家石小梅和胡锦芳担任艺术指导,中国昆曲享有最高辈份的泰斗级大师张继青担任艺术顾问,江苏省昆剧院的青年昆曲演员施夏明、单雯主演,还集中了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李鸿良、副院长顾骏、老旦名家裘彩萍这三位剧院第三代的顶梁柱艺术家和永嘉昆剧团副团长由腾腾为之配戏。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表示,600年历史的古老昆曲和《浮生六记》有着气质上的天然契合,“我们想把大家从文字引入到剧场当中,让沈复和芸娘从文字变成活生生的人物,把文人的生活梦想或者说是一种处世态度带回到现实当中和当下,唤醒当代人的传统文人精神生活状态,在舞台上找到一种久违的美好。”

该剧编剧罗周曾创作过大量戏曲剧本,此次她将《浮生六记》改编为同名昆曲,她说,“沈复《浮生六记》原著最打动我的,不是他与芸娘点点滴滴的生活情趣,也不是命运对恩爱夫妻的一次次戕害,而是文字背后、沈复书写时的至喜至悲、悲喜交织。”改编时,罗周将残本组织为“盼煞”“回生”“诧真”“还稿”“纪殁”五折及余韵结构,并创造出原书中从未出现过的角色——半夏,并以半夏为观众之眼,作为置身书外的第三者观沈复与芸娘的生活,现实生活与书中世界齐头并进,又相互映照。

曾执导过小剧场昆剧《四声猿·翠乡梦》、大剧场话剧《繁花》等众多舞台剧的青年戏剧导演马俊丰担任此剧导演。他为这部作品呈现出了既有昆曲意境又有江南味道,还有文人哲思以及当代审美的舞台美学,令人耳目一新。

该剧两位主演施夏明和单雯虽然十分年轻,但在当今昆曲界以被公认为是“金童玉女”的生旦组合。由他们二人在舞台上再现沈复和芸娘这一对“神仙眷侣”,可谓再合适不过。施夏明说,这次的《浮生六记》是一部“小而精,恸而美”的作品,“与沈复的《浮生六记》初见面时,我便深深地被书中所记载的点滴日常所打动。常言道,贫贱夫妻百事哀,但在沈复的笔下,他与芸娘却把粗茶淡饭、平淡无奇的日子过成了一首最美的诗。当芸娘撒手人寰,我感叹世间将再无如此美好的人和事,却并未觉得多么的悲凉与伤感。”

曾经推出过大师版昆曲《牡丹亭》、京剧《梅尚程荀史依弘》、京昆合演《铁冠图》等重量级创新戏曲项目的制作人林恺表示,他要做的便是让戏曲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让《浮生六记》这样具有极美情致的作品既在古典中穿梭,又在现代里徜徉,“在《浮生六记》的世界里,沈复夫妻有着令今天的我们艳羡的生活情趣,他们在不完美的生活中,创造出了极美的精神世界,留下了最美的眷侣诗篇。这种美与不完美的对立一直溢出书本,感染着今天的读者,明明知道背后是沈复思念的凄苦,却在欢愉中阅读着芸娘的情趣。今天请观众走进剧场观看《浮生六记》的意义,就是让沈复与陈芸提点我们,美好的或许就是生活的种种‘不完满’,与其埋头朝着完美生活的彼岸苦渡,不如在寻常的现实中体味生活的乐趣。”

(原标题:在古典中穿梭 在现代里徜徉)

来源 北京晚报 记者 王润

流程编辑 TF003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