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区红色故事讲解员比赛启动,小学生成最大亮点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近日,以“讲好红色故事 凝聚爱国力量”为主题的西城区红色故事讲解员比赛在全市率先启动。参加决赛的20名选手,分为业余组和专业组角逐,他们中既有来自全区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点的专业讲解员,也有热心宣传红色文化的志愿者,更有一批小学生成为比赛最大的亮点。
来自西城区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点的20名晋级选手参加了决赛。
来自西城区雷锋小学5年级的刘欣褀,一人分饰六个角色,声情并茂地讲述好医生丁秀兰的故事,获得了业余组金牌讲解员的称号。因为语言能力出众,刘欣褀在学校就担任着雷锋纪念馆的讲解员,经常接待来访的嘉宾。
2003年,丁秀兰牺牲在抗击非典一线。如今,当时还没出生的刘欣褀一人分饰丁秀兰、丁秀兰女儿、院长、同事等6个角色,把丁秀兰的英雄故事分享给听众。
在一次参观西城区红墙意识教育基地时,他被非典时期牺牲在医疗一线的好医生丁秀兰的故事深深打动。回家后和父母一起找资料,写演讲稿,对着镜子一遍遍练习,为参加决赛做足准备。功夫不负有心人,感人的故事加上刘欣褀声情并茂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比赛现场的每一个人。
为了决赛,刘欣褀每天对着镜子练习。
参加专业组决赛的10位选手中,有一半来自陶然亭公园,获得专业组金牌讲解员殊荣的李湛凝就是其中之一。刚到陶然亭工作时,他并不擅长讲话,跟着老讲解员一点点学习,走遍公园每个角落,体会讲解词每句内容。
决赛中,李湛凝讲述了工人党员张静泉一家用生命保存我党早期会议文件和出版物的故事。
他记得第一次讲解服务时,因为紧张忘了词,不料听众中一位老大爷不但没笑话他,反而说:“小伙子你讲得真好,这些故事我从来没听说过。”听到这话,李湛凝深受鼓舞,他决心更加努力地学习讲解。
李湛凝担任讲解员不到3年,却是讲解队伍中的主力。
西城区是北京建城建都的肇始之地,区域文化底蕴深、历史遗迹多、红色基因强。全区共有红墙意识党性教育基地、党建讲习所、名人故居、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2家,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红色讲解员通过自己的声音,以小见大,将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传递给观众,激励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更好地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传统。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王海欣 摄影报道
流程编辑:TF021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