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论坛 > 报网互动

北京冬奥组委官宣“冬奥徽宝”发布 剧透珍品诞生背后

2019-08-02 11:05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晚报

北京冬奥徽宝制作团队的主心骨儿都是当年创作北京奥运徽宝的老人儿。站在发布会的舞台上,他们感慨万千。2003年,由北京工美集团设计制作的“北京奥运徽宝”,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发布载体。在16年后再次为在同一座城市举办的北京冬奥会制作奥运特许商品,还是同一题材的徽宝,更显难得。这次刚刚发布的冬奥徽宝以瑞凤为原型,遥遥之间似是一种致敬,更有一份北京从夏奥到冬奥的传承意味在里面。

明天,两方名为“冬奥徽宝”的“金玉”珍藏品将作为北京冬奥会的特许商品在京面向全球发售。就在三天前,在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四周年之际,“有凤来仪·金玉锦绣”北京2022冬奥徽宝典藏版、珍藏版产品发布会在北京冬奥组委首钢园区举行。

经北京冬奥组委授权,凝聚北京工艺美术顶尖设计制作团队心血的限量2022方北京冬奥徽宝典藏版(和田青白玉印玺)和限量5000方的北京冬奥徽宝珍藏版(黄金印玺)正式亮相。作为一种延续与传承,本次冬奥徽宝也是由16年前,“北京奥运徽宝”的大部分原班人马操刀设计制作。

印章文化是非常具有中国风的文化载体,此前的北京奥运徽宝曾创造那届奥运会特许商品单品销售额之最,至今仍被收藏界视为佳话,可见人们对于印章这一题材的喜爱。此番推出瑞凤造型的冬奥“续篇”,一方面是双奥之城使然,另一方面,冬奥徽宝的设计师们也将自己即将身逢盛会的幸运和亲历双奥的喜悦融入其中,通过制作这款具有文化价值、收藏价值和历史意义的冬奥会特许商品,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北京冬奥徽宝“金玉”两版的同步发行,也将有凤来仪,金玉锦绣,好事成双的寓意蕴藏在其中。

作为本次北京2022冬奥徽宝典藏版、珍藏版产品发布会的媒体报道方,本报读者日前应邀前往制作中心,见证黄金版与和田青白玉版两款精品的制作幕后。在他们的镜头中,一方冬奥徽宝,要经千锤百炼方得始终。

黄金徽宝的含金量为999‰,使用老金工艺,色泽沉稳,手抚表面,无印无痕。

大师匠心凝聚“方寸之间”

走进錾刻工作间,几位年轻学徒正听孟剑锋指点手艺上的要点。

孟剑锋是全国高级技工、大国工匠,从艺26年间,参与了诸多重量级工艺品的制作,其中就有跨越16年的两款奥运徽宝。

方寸之间的徽宝,里面浓缩的是满满匠心。此次冬奥徽宝上的印钮瑞凤纹饰全部由手工錾刻,勾勒出凤翼的勾云纹饰、凤尾的福水纹饰,并将凤眼伶俐、清晰、有神的特点生动地展现出来。不仅在黄金錾刻上精细手工,像在融金等步骤,也不是靠机器测温,而是靠这里老师傅长年修炼出来的眼力判断。

黄金版徽宝采用了古法制金、绳结、制匣、篆刻等传统工艺。其中古法制金,历史上为皇家御用,讲究的是眼到、心到、手到,时间、火候全凭匠人的经验。

古法制金从第一道原料开始,配方就与传统黄金工艺不一样。配方不一样,出来的后续塑造产品才能达到古法制金的效果。像这样的“秘方”,制作团队中只有5个人知晓。有意思的是,“秘方”的掌握还是“拼图式”的,没有单独哪一位师傅掌握完整的技法,5个人少了谁都不行。这样神秘的古法制金自然也不会记录于书面,千百年来,这门技艺全靠师父带徒弟口口相传。

金玉相伴成就金玉良缘

从最初的泥塑,到和田青白玉版的瑞凤……冬奥徽宝和田青白玉版的工序多达十几道,设计师冯超与玉雕大师张铁城带领着各自团队不断碰撞着意见想法。玉照着泥塑雕,黄金依着玉来刻,和田青白玉版的徽宝成型后,黄金版徽宝也才有了模板。

北京冬奥徽宝,以精致宝盒收藏。每套产品均标限量编号,配收藏证书、国家级材料鉴定证书和北京冬奥会特许防伪标签。

和田青白玉版的徽宝整体雕琢浑厚古朴,隽秀内敛,是构图疏朗、线条清丽、工艺厚重的堂皇大玺。印钮瑞凤凤口部分采用透雕工艺,将口衔如意处钻孔穿透碾磨,使镂空处上下线条错落有致,呈现玲珑剔透的工艺效果。凤翼勾云纹饰与凤尾福水纹饰使用浮雕工艺制作,使瑞凤肌理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呈现腻、飘逸的工艺效果。整体造型采用线雕与圆雕工艺,使瑞凤呈现出灵动的美感与魅力。

原班人马承制 冬奥徽宝再现前代之韵

凤鸟作为中华民族的古老图腾,引用甚广,但大多凤图腾都还停留在平面,此次冬奥徽宝的凤印钮则是个将凤图腾立体化的稀罕物。

设计的冯超,雕玉的张铁成,刻金的孟剑锋是最熟悉徽宝制作的人。由他们领衔各自团队,一方方底蕴深厚、造型清雅的徽宝就诞生于这些新老结合的团队。

以老带新的团队确保作品怀旧不守旧

 

 

奥运会走过了许多城市,也衍生出众多周边产品,但像冬奥徽宝这样将深邃国家传统文化与现代奥运精神相结合的并不多见。在未来,双奥之城的 “传奇”载入史册时,冬奥徽宝也将成为这一盛会的最终见证者。

 

来源:北京晚报 姚瑶 文 阎彤 文清 赵熔 摄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