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社会

记账老人小账本:织绘民生大数据 咱老百姓的钱都花在哪儿了?

2019-08-26 12:10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晚报

日常个人支出随手记、每晚输入家庭成员开销、月底总览复核……自从2017年底被选中成为北京市记账户之一,张玉霞的生活便与“账本”形影不离。一晃记账近两年,74岁的她克服账目繁杂、电子化操作等困难,将一家5口的小账本记得清清楚楚。

每个月,张玉霞的账本会交到华秀丽手中,这位57岁的老调查员同时负责着40户记账户的对接工作。日常入户、深夜答疑,两鬓斑白的她一年年周而复始,为的是将居民小账本里的“一块豆腐一条鱼”织绘成反映国计民生的大数据。

【记账户】

牛奶要写份量 肉得注明生熟

上午9时许,家住西城区新明家园的张玉霞从市场回来。顾不得喝口水,赶紧戴上老花镜,点开手机里的“e记账”APP。“鸡蛋、黄瓜、冷面,孩子在外面吃了早餐……”边念叨,她边将一笔笔花销输入系统之中。

记者注意到,作为记账户,张玉霞使用的APP页面信息可真不少。每一样购买的物品都得输入具体名称、份量、价钱,决不能用“买菜”、“去超市”等笼统概括。

“有时候去趟超市,回来得记上二三十笔哪!还得时刻注意别出错,像牛奶不能写买了一袋,得写份量,是230克还是250克?肉要注明生熟,也得写清楚,熟肉可比生肉贵多了。出去吃顿饭,要记在常住人口在外用餐的条目下;家里来亲戚了,那就是非常住人口在家用餐……”记账近两年,总结起“注意要点”张玉霞已能侃侃而谈,这对74岁高龄的她而言着实不易。

“我当初同意记账,是希望能为政策制定提供信息。没学之前确实没想到要记这么细,挺有挑战的。”事实上,这也算是张玉霞第一次正儿八经记账。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会儿,她跟老伴加起来每月工资79元,要养两个孩子和农村没有经济来源的婆婆。“每个月给婆婆10块钱,剩下的先交托儿费,等单位报销回来再买柴米油盐,根本不用算,也没啥好记的。”

2000年张玉霞退休,工资从900元一路涨到如今的4000多元。“家里有了存款,可以说我特别知足了。生活的收入开销都是我统筹,不过只是在脑海里大概想一想。”

着手记账以来,虽然项目繁复,自己又上了岁数,但凭着老党员的认真和想要“尽份力”的愿望,张玉霞学得很起劲。用了半年纸质账本后,大伙儿全面转成APP电子记账,她也克服困难跟了下来。“我出错率很低的!”展示着手里的记账名录,张玉霞颇为自豪。

详尽记账成乐趣 “钱花哪了”有迹可循

目前,老两口和儿子儿媳、小孙女生活在一起,5口人的账被张玉霞记得清清楚楚。“哪怕去超市,有2毛钱的购物袋也会记。儿子儿媳在外面买了东西,晚上回来都会把小票交给我。没有单据的话,还会给我随时发微信。”

这样详尽的记账,被渐渐“上手”的张玉霞视作一种乐趣。APP中,每个月的日常消费被归为食品、交通、医疗等8个类别,并自动生成饼图,不记账的时候,她也常会打开软件回顾一番。“想知道家庭支出哪方面占得比重比较大,做到心里有数。”

张玉霞表示,从账本里她发现,全家人的月收入总共约两万元,开销至少要到一万一二。其中正上小学一年级的孙女教育支出比较多,“之前上学前班,现在下课了学围棋、画画、英语,一报名一万多元就出去,以前不记账没注意这些。”再一个,家里对“吃”越来越重视,开销也不低。“我前天刚买了两条鲈鱼就花了108,37元一斤呢!”

自己提交的账本与其他记账户一起,化作统计“大数据”,张玉霞觉得既奇妙又有几分光荣。记账以来她对各种统计调查数字更关心了,有时和老姐妹闲聊,还讲讲自己记账的一些趣事。“她们都说‘怎么没找我啊’,还挺羡慕的呢!”

【调查员】

记不清登门次数 记账“追宅不追人”

诸如张玉霞般的记账户们,日复一日尽心“耕耘”着自家的小小账本。那么他们是如何被选中记账的,这些账目交给谁,又有什么用呢?

据介绍,目前北京市总共有一万户记账户。他们提交的账本,经统计调查部门一系列科学操作,最终将化为每年北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这两个极为重要的数字。

记账户的抽选很是严格,需要先根据综合状况将一万户分配至各区。每区将所辖村、居委会依经济状况排序,抽出一定数量的单位,每个单位需“产生”10家记账户。具体到这10户,又得经过几轮的排序与抽签——某个居委会若被抽中,便要将其辖区所有住宅都标上号,随机抽出100户,按家庭经济状况排序。然后从中抽出两组各10户,他们便是未来五年的记账家庭。第一组记三年,第二组接着再记两年。

记账是“追宅不追人”,是不是京籍、是不是房主都不影响,只要抽到这所房子,便是里面的住户来记。所以“好不容易”选出了目标户,还得让住在里面的人愿意记账、并且掌握记账才行。

这项艰巨的任务会落到调查员身上,57岁的华秀丽在西城区统计局做调查员已经7年了,她负责4个社区,总共40户记账户的记账工作。

作为统计部门和记账居民之间的“纽带”,调查员可以说是记账工作最重要的推动者。要知道,记账户需将自家收支向统计部门“和盘托出”,免不了让人在隐私方面有所顾虑。有的目标户原本同意记账,待到真正接触时又会发现比想象中繁复,从而打起退堂鼓。更不用说抽出的目标户中可能还有年轻人工作太忙、带孩子实在没时间,或者老人身体状况不允许等确实不适合记账的状况……种种问题,都需要调查员用一次次的登门拜访,政策解释,说服鼓励来化解。

华秀丽表示,一番努力后还是会有20%-30%的目标户不能成为记账户,调查员需要依据临近原则,从该社区的候选户中进行换户,“总之一定要保证每个目标社区里有10户记账户。”

真正着手指导记账户们去记账,又是一项浩大工程。教大家安装软件,具体操作,讲解细则……每一户,华秀丽都记不清自己要登门多少次。

为保护记账户个人隐私,华秀丽没有将他们拉入一个微信群,而是分别添加了每一个人的微信。平时发布提醒或告知问题,40位记账户,她需要将同样的内容发40遍。有些记账户下班晚,临时不知某笔账目记在哪儿,她深更半夜回复微信更是常有的事儿……

月支出普遍上万 旅游网购增加显著

由于工作负责,耐心又有亲和力,华秀丽做调查员的7年间,获得了6次优秀调查员称号。如今她正对接的这批包括张玉霞在内的记账户,经过近两年锤炼,记账的量和质都已“渐入佳境”。华秀丽尤其感叹于其中的老年记账户,他们需要克服的困难最大,但记起账来最认真。

可到明年底,这批记账户的工作就会结束,伴随新一组记账户“上岗”,华秀丽此前所有的忙碌都得再来一遍。“这是统计工作的科学需要,而且能给更多的人讲一讲记账知识,挺好的。”常年入户奔波,华秀丽早已两鬓斑白。在她看来,越来越多的居民正对统计工作产生兴趣。“每次换新的记账户,刚入户时问什么问题的都有。说你们算得准吗,统计数据怎么跟我平时感觉不一样,我记的数真的有用吗……我们都会好好给人家讲。”

7年间,华秀丽观察到居民们的生活正在悄然发生变化——“2012、2013年那会儿,记账户里每月支出上万的,一个社区只有一两户。一般也就四五千元,超过六千就算多的了。现在基本每家支出都上万,那收入肯定也更多了。”

“旅游方面,最早一家一年能有一次就不错。有时我都会注意到,呀,这家出去旅游了!现在简直太普遍了。”

“最明显的是网购,不管金额还是人群都变化很大。以前要有一个五六十岁的老人网购了,我都得说您真棒!现在老两口记账经常有网购的,一开始我怕他们把孩子的账记到自己这儿了,还去问,人家说没错,是我们自己买的。”华秀丽指指脚上一双黑色布鞋,“我这鞋就是一位阿姨推荐的,老人能耐大着呢!”

华秀丽笑言,哪怕刚开始大伙儿常常“吐槽”记账太麻烦,任务到期时,几乎每位记账户都会恋恋不舍。“有的说我记得挺好的,为什么要把我换下去呀。有的说不用记账了,我这小票还留着呢,都形成习惯了。大家知道了日常如何开销,心中有数,又能看到统计调查是怎么操作的,就会觉得很有意义。”

(原标题:记账老人小账本 织绘民生大数据)

来源 北京晚报 记者 魏婧 文并摄 编辑 辛宏

流程编辑 TF003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