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长了一颗痣没在意,没想到竟是“癌中之王”!转移率超肺癌
几乎每个人身上都长着痣,除了长在某些特定部位影响到容貌,不痛不痒,大部分人都不会太在意。然而,看似普通的痣,某些时候却会引起大麻烦,甚至危及生命。
脚后跟的黑痣两个月长大十几倍
被确诊为恶性黑色素瘤
上个月,63岁的周大伯(化名)在儿子小周的搀扶下来到浙大二院整形外科主任医师邵哲人的诊室。
小周说,他们是衢州人,自己平时在市区上班,爸爸就在农村老家种种地,偶尔卖些蔬菜,补贴家用。前不久,爸爸给自己打来电话,说最近不怎么有力气,下地都有些吃不消了,而且右脚脚后跟上有颗黑痣最近老是溃疡,去田里也很不方便。
第二天,小周便带着周大伯到衢州当地的医院检查,没想到,问题就出在这颗黑痣上。医生说这是黑色素瘤,建议立刻转到大医院去,小周多方打听之下,找到了邵主任。
“脚后跟这颗痣也不记得是什么时候长的了,反正我蛮小的时候就有了。本来也没发现,有一天下地回来之后冲脚,看到有一块黑黑的,一开始还以为是泥巴没冲干净,结果后来发现是原先那颗痣,居然长到了一块钱硬币大小。”周大伯告诉邵主任,虽然心里觉得有些奇怪,不过不痛也不痒,就没管。谁知道,近两个月,这颗黑痣越来越大,还出现了溃疡,影响到他下田种地,身体也不知怎么变差了。
“周大伯脚后跟这颗黑痣形状是不规则的,不是常见的圆形或者椭圆,最长的地方达到了8厘米。而且,还存在转移的情况,他的腹股沟淋巴结出现了硬块,是恶性黑色素瘤三期的表现,就是我们常说的中晚期。”邵主任说,如果再晚一些,进行到四期的阶段,那么治愈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通常,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两年的生存率只有10%-15%。
作为治疗手段,邵主任首先对周大伯脚后跟的黑痣进行了原发病灶的切除,然后进行腹股沟淋巴结的清扫。目前,周大伯正在进行术后免疫治疗。
黑色素瘤在民间有“癌中之王”的称号
恶性程度在人体所有肿瘤中排到前十位
黑色素瘤是什么?每个人皮肤下面都存在着黑色素细胞,如果平均分散开来是看不出来的。黑色素细胞堆积、汇聚起来,就形成了色素痣,就是我们常说的普通痣。当这一团黑色素细胞中的一个或几个发生了变化,失去控制、不断生长,这时就形成了肿瘤,也就是黑色素瘤。
邵主任解释,之所以民间对黑色素瘤有“癌中之王”的称号,是因为它发病快、进展快,容易早期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脏器的转移。“黑色素瘤的进展速度甚至高于肺癌和肝癌,死亡率很高,在人体几万种肿瘤中,恶性程度可以排到前十位。看过《非诚勿扰2》的人可能知道,剧中孙红雷饰演的李香山一角就是得了这个病,很快就去世了。”
一般来说,从普通痣发展为黑色素瘤的情况是比较少的,而且,它的发病也不在于一朝一夕。黑色素瘤在亚洲人中最常见的原发部位主要是在四肢末端,比如手指指尖、脚底、脚趾等。这些部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产生摩擦,再加之长期日晒、过度接受紫外线、化学刺激等,是导致黑色素瘤的主要风险因素。
五大方面自查黑痣是否有存在危险性
应不应该点痣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早些年,由于常规治疗癌症手段对于黑色素瘤效果不明显,它一度成为全球医生的难题。好在,近年来,针对黑色素瘤的治疗手段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早期的黑色素瘤完全是可以治愈的,二期的五年生存率也达到70%-80%。
如何通过自查早发现,邵主任介绍了ABCDE五大判断标准。
Asymmetry(对称):普通黑痣通常是对称的圆形或椭圆形,而黑色素瘤则不对称;
Border(边界):普通痣有清晰的边缘界限,黑色素瘤的边缘往往呈现出不规则或锯齿状;
Color(颜色):普通痣颜色单一,黑色素瘤颜色较杂,如污浊的黑色或是在棕褐色的基础上参杂红色、白色、蓝黑色等;
Diameter(直径):普通痣的直径通常小于6毫米,黑色素瘤的直径则大于6毫米;
Evolving(进展):除上述症状外,黑痣还出现溃疡、发痒、感染、出血等情况,或出现卫星结节(在痣的边上出现新的小痣)。
邵主任说,大部分痣还是没有什么危险性的,如果有一条符合上述症状的也不用过于担心,比如痣的直径大,有的特殊痣甚至长满患者的一整张脸,但也不是黑色素瘤,实在担心,最稳妥的方法还是找医生检查。另外,邵主任强调一定不要在美容院等机构随意激光点痣,直径大于1厘米的痣通常激光是点不干净的,到最后还是要通过手术切除。同时,如果操作不规范,还会对色素痣产生刺激,增加癌变风险。
延伸阅读:
皮肤肿瘤高发于中老年人
早期干预很重要
据李涛教授介绍,皮肤肿瘤多发于50岁-60岁的中老年群体。虽然在我国的发病率较低,但随着现代人平均寿命的延长,近年来的发病率增长迅速。
“由于皮肤肿瘤分类复杂、发病部位多变,患者就诊时会走入不同的医院科室,所以,对于皮肤肿瘤,公众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在早期阶段就进行干预,做到早预防、早诊治、早治疗。”李涛说。
两个月前,杭州60岁的王大伯发现自己左侧腹股沟有个肿块,迟迟不消,于近日来浙江省肿瘤医院就诊。接诊的李涛教授对王大伯进行了全身的细致检查,在他足底发现了一颗直径2cm的黑痣,经过病理学检查发现,王大伯患的是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得知结果的王大伯异常惊讶,万万没想到罪魁祸首竟是足底的黑痣。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一旦转移预后较差。”浙江省肿瘤医院骨软肿瘤外科主治医生吴昊说,“所以患者早期发现,及时就医很重要。”
现在,王大伯已经接受了左足底恶性黑色素瘤切除+植皮术+左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恢复良好,术后2周再返院作进一步治疗。
不规范的激光点痣
容易造成黑痣的恶变
李涛主任介绍,恶性黑色素瘤起源于皮肤黑色素细胞,其发病率约占皮肤恶性肿瘤的3%-5%,死亡率却占皮肤癌相关死亡事件的3/4。据统计,每年全球新增患者近14万人,约有近5万患者死亡。
他建议,公众应该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一旦发现黑色素痣不对称、颜色变化、边缘不整齐、逐渐变大或感觉异常时,应及时就医,千万不能自行随意刮除,尤其不能随意进行不规范的激光点痣治疗,因为不规范的激光点痣,容易造成黑痣的恶变。所以当发现上述症状时,就应该引起重视,到正规医院作进一步的检查。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流程编辑:TF021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