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科技

奥运“脚印”、国庆“60”太神奇!专家揭秘特效焰火背后故事

2019-09-23 17:51 编辑:TF018 来源:北京日报

2009年10月1日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现场,21时刚过,联欢晚会进入高潮,“突突突突突……”伴随着数十声巨响,距离地面150米的夜空中腾起宽径180米、长径120米的巨大数字“60”。它由焰火组成,48枚焰火弹接连爆破,在夜空中留下了持续数秒的视觉特效。天安门广场沸腾一片,人们欢呼着雀跃着,共祝祖国生日快乐。

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现场绽放的烟花。饶强摄

【燃情时刻】

作为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指挥部焰火燃放分指挥部专家,陈延文发明的焰火膛压发射技术,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成功将“大脚印”送上夜空。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当晚,数字“60”、和平鸽、笑脸等特效焰火,均由陈延文创办的北京大陆优力达科贸公司完成。

【祝福祖国】

今年我已是一位快要70岁的老人了。我在退休的年龄发明了以焰火打出特效字的技术,并因此参与了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APEC开幕式、国庆联欢晚会。这是我人生的幸事,也是我为祖国献上的礼物。——陈延文

陈延文展示自己研制的烟花燃放装置。饶强摄

当时,58岁的焰火专家陈延文在金水桥东侧的指挥部所在地,心里一直记挂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南侧的炮阵,当大大的“60”腾空而起,在空中绽放得“很清晰、很醒目”时,他拧着的眉头才微微舒展开来。虽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他曾以自己发明的膛压发射技术成功将焰火创意“大脚印”送上夜空,但是要在空中打出一个垂直于地面、仿佛一块幕布般矗立在夜空中的数字,还是第一次尝试。

“这叫立式打法。”陈延文解释,这和一年前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打法完全不同。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大脚印”,采用的是卧式打法——提前在地面布置好脚印形状的炮阵,用特质的膛压发射炮把焰火弹送上天空,所有焰火弹同时炸开,组成形状。但立式打法,不需要在地面摆设明确形状的炮阵,而是依靠48枚焰火弹在平均相距100毫秒的时间差内相继升空炸开,接连出现的燃烧点仿佛在夜空中一笔一画“写”下数字一般,形成视觉上的“60”。

陈延文发明的定程分压可控烟火燃放装置,由直径约30厘米的膛压发射装置基座和炮身组成,总高约1.6米。这个装置通过调节烟花弹燃放仓内的空间来控制烟花弹燃放的空气压力、出膛速度,最终将烟花弹送入指定高度、定向爆破。

“60”要在距离地面150米的空中燃放,且数字的宽径和长径分别有180米和120米,这需要提前计算好燃放点数量,以及每一门炮打出的烟花弹的高度。“数字‘60’需要48枚烟花弹,也就是由48个燃放点组成。”陈延文说,有了之前奥运会开幕式的经验,这对他来说不是难题,无非是在指定高度下,再尝试组成横、竖、十字,努力做出立式效果。

可是他还是轻敌了。若要完美组成横、竖、十字,烟花弹之间的燃放间隔平均约为100毫秒,控制燃放时间,这可真不是陈延文的长项。为此,他请了一位技师帮忙。晚上,大家扛着长枪短炮,在京郊空地上搞实验。“打出来的字,有时是6、有时是5、有时是字母b……”炮弹没少浪费,工夫搭进去好几个月,陈延文心里没底了。最后,还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烟花特效负责人蔡国强帮他找到了一位擅长研究燃放控制盒的技师,才解决了这个难题。

除了打出数字“60”,陈延文还负责在长安街沿线距离地面150米的空中,打出60只焰火和平鸽图案。和平鸽采用了与“大脚印”相同的卧式打法,本来万无一失。可就在联欢晚会正式开始前20多天,有关领导审查时提出一个问题:完全平行于地面的和平鸽,只有站在长安街上的人才能仰头看清楚,而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完全看不出来形状。而且,出于安全考虑以及不与金水桥前联欢晚会中心表演区的群众冲突,天安门城楼视域内的10只和平鸽,被南移到天安门广场上空燃放,距离更远了,要想看出形状来就更难了。

“那我让和平鸽面向天安门倾斜20度角吧。”陈延文把自己的想法跟运载焰火炮的武警部队提了出来。“倾斜?那岂不是在燃放的时候要把整辆车都带翻了?”对方表示不太可能。陈延文又仔细计算,想出为10辆卡车南侧的车轮下都垫装上两块砖的方法。最终,10月1日晚面对天安门的10只和平鸽被看得清清楚楚。

由于每一门烟花炮在调整好参数后只能燃放一次,当晚,为了打出3次数字“60”和60只和平鸽,陈延文一共指挥了近3000门炮协同工作,其中有1000多门炮是他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自掏腰包铸造的。“现在还放在我公司的库房里呢,今年国庆又会派上用场了。”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李洋

流程编辑:tf018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