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社会

"反窃听风云":设备线上热销,实地检测线下火爆

2019-10-24 11:04 编辑:TF017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上周,湖南娄底涟源市警方介入调查一起酒店房间被安装针孔摄像头的案件。报警人龙先生入住时发现房间中有安装摄像头的痕迹,民警赶到现场后,在电视机下插座内起出一枚针孔摄像头。无独有偶,今年6月,深圳市民钟女士在购物中心试衣服时,也惊恐地发现试衣间内竟藏有针孔摄像头。更早以前,一名游客入住青岛民宿,怀疑路由器内可能藏有摄像头。他拆开路由器后,果然发现了摄像装置和储存卡。整个过程被网友称为“教科书式反偷拍”。

近年来,偷拍事件在各地频发,偷拍技术层出不穷、不断升级。随着公众隐私意识增强,对反偷拍产品和服务也提出了更高需求。记者调查发现,线上各类反偷拍设备销售火热,线下检测业务与反窃密培训等也越来越多地走入人们的视线。

犹如猎手 “长枪短炮”捕捉信号

戴上白手套,打开黑皮箱,何志会熟练组装调试起形态各异的检测设备。接下来伴随一番地毯式搜索,在特定目标空间内,无论是窃听器、针孔摄像头,还是定位器,都将无处遁形。从事防窃密安保工作多年的他犹如一名猎手,与躲在暗处的窃密者展开较量。

何志会目前担任着某安保公司事业部负责人,虽然公司在深圳,但他培育的3个线下检测团队,每月要承接约20单来自北、上、广、深等地的防窃密检测安保工作,而客户不仅包括上市公司、金融公司,也包括个人。价格方面按检测面积、地区收费不一,广东省内五千元起步,省外则是一万元起步,需要预先支付30%定金。

何志会给员工讲解窃密设备

每次检测,员工都会携带包括长杆摄像头、模拟信号捕捉器、频谱分析仪等在内的多套专业设备,这些“长枪短炮”能够铺捉到各类窃密设备发射的不同信号,当然重点“目标”是容易泄露商业机密的窃听器。绿植、相框、沙发、空调、装饰品……最近添置、最新装修、他人赠送的物品以及各种缝隙和角落都不放过。就连墙、门这些平面,也会根据场所的级别、性质细细检查。100平方米的面积,两个人约需1小时才能检测完成。

对44岁的何志会来说,成为一名“防窃密猎人”其实源于一次“转型”。最早他曾是位颇有名气的私家侦探,游走在“亦正亦邪的灰色地带”。2009年2月28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七)》增加“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使得他以往惯用的不少“技能”成了违法行为。

“那就做法律支持的事情!”怀着这样的想法,何志会转变思路。凭借对器材和技术的了解,着手开拓反窃密设备研发销售与线下检测的新领域。

业界揭秘 “民间”场所最为危险

“请了你们,结果查不出‘东西’怎么办?”初次接触,也有客户会抛出这样的问题。为了打消对方疑虑,何志会常带着几个样品,让客户亲自藏起来作为一种考验。“如果我们检测不到,分文不收,定金退还。”

事实上,线下检测最终没有查出窃密设备的比例高达80%。在何志会看来,能证明这个地方安全,可以“谈事儿”,也是一种收获。此外,完成检测后,他还会视情况给客户一些防范建议。如茶几下、沙发缝隙,平时应多做检查;电器螺丝、烟雾报警器等,应做好标记以防被偷换;充电宝和插头这种随身物品,尽量使用自己购买的……

而真正查出窃密设备的那20%,更多是在“民间”场所。“一辆车上安了8个定位器、一套房子里发现5个摄像头”这种比电视剧还夸张的状况何志会都曾遇到过。找到“东西”的人,看起来往往并不吃惊,似乎对安装者是谁心里有数,极少有人选择报警。他也从不过多打听,“我的理念就是尊重隐私,然后实事求是告诉你,有(窃密设备)还是没有。”

对于近来频发的各类偷拍事件,何志会坦言,在事业部所承接的线下检测订单中,几乎没有宾馆酒店客户,主要原因就是流动性太强——谁都有可能入住安装,就算今天查了没有,明天会不会有呢?测起来意义不大。

因此,对于经常在外住宿的普通客人,更“靠谱”的还是倚赖自身防范意识。例如,可以拉上窗帘关上灯,打开手机摄像功能扫描周围,如果发现红点,就有可能是具备夜视功能的针孔摄像头。而不具备夜视功能的摄像头,最简单的防范方法是调暗灯光,这样即便被偷拍,画面也会非常不清晰。此外在淋浴间时,还应仔细观察有没有“奇怪”的螺丝钉,那很可能是一种针孔摄像头的伪装。

技术升级 反窃产品火爆网络

除了学习掌握防偷拍知识,形形色色的窃密设备检测仪近年来在消费者中也颇为走俏,敏感的商家早已注意到这个市场。记者以“反窃听”、“防偷拍”等为关键词在购物网站进行搜索,马上出现一系列以“反xx”为核心目标的检测仪器,且均打出“隐私保护神”、“找就找彻底”、“让泄密无处可藏”等宣传语。

购物网站上形形色色的窃密设备检测仪

根据品牌和功能差异,这些检测仪器价格从一两百元到两三千元不等。销量排行居首的,是一款售价189元的多功能探测器,已经有上万条买家留言。“最近看到很多偷拍新闻,朋友推荐我购买了这款产品”、“听说酒店很有可能有偷拍,心里怕怕的,买个设备就再也不怕了”、“出门在外,给自己一个安心”……诸如此类的评论占到相当比重。

在何志会部门业务量中,线下检测其实占比很小,线上销售各类窃密设备检测仪才是真正的“大头”。他回忆,2010年刚开网店时,一天也就成交10单,从前年起几乎每年翻一倍。“我们现在的一家天猫店和两家京东店,每年光是检测仪这块儿,营业额就超过3000万元。”

有这种变化,缘于人们隐私保护意识提升,也与窃密设备的“日新月异”分不开。何志会介绍,“主流”窃密设备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针孔摄像头,以前的产品发射器比香烟盒还大,远谈不上“针孔”二字。这两年产品比U盘还小还薄,摄像头不到一厘米,让图谋不轨之人有了可乘之机。“在我们这儿网购检测仪的,六七成都是为了防范针孔摄像头。”

第二类是窃听器材,2010年前后用的还是比火柴盒略小的四方块,里面插上电话卡,窃听人员需要拨打号码然后窃听器自动接通。现在的智能录音笔可以实现声控录音,无需人员值守,且能将信息实时上传到后台。

除此之外,定位器产品也在进化。头一代定位器位置偏差极大,达到公里级别,而且三五天就没电了。之后出现的GPS定位,不但降低成本,精度还更高,一次充电用两年的都有。

每当市面上出现了新的窃密设备,何志会都能够通过天南海北的线上客户第一时间得到消息。“我们会把这个设备想方设法搞过来,进行研发突破。”在他看来,设备本身其实并没有错,例如用摄像头进行居家安防,以及儿童定位手表、老人定位器等都没有问题,主要还是看使用者的方式和目的。“我常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但他们其实并不是‘魔’,我也不是‘道’。”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魏婧

监制:辛宏、王祎

编辑:王海萍

流程编辑:TF017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