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地理

北京是五朝古都,明代东苑曾见证“夺门之变”和无数悲欢往事

2019-10-29 09:44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晚报

北京是辽、金、元、明、清五朝古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其地名也非常有规律:有上就有下(上斜街、下斜街等);有东就有西(东单、西单、东四、西四等);有南就有北(南池子、北池子、南营房、北营房等);有左就有右(左安门、右安门等)……

作者 张双林


菖蒲河公园 胡铁湘 摄资料图

如今在北京有南苑、北苑及西苑的地名,但似乎少了东苑,从规律上看应该有东苑。事实上,东苑的确存在过。不过因为历史的变迁,人们对东苑比较陌生。在明初,东苑就初具规模,它是明代帝王休憩游玩之处。在“土木堡之变”中,因为明英宗被俘后住在这里,东苑的命运也发生了变化。此后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又使得东苑见证了一段不同寻常的历史,由此也留下了不一样的悲欢往事。

清代的《宸垣识略》中,有这样的记载:“缎疋(pǐ,同‘匹’)库神庙在内东华门外小南城,名里新库,即明英宗所居之南内,永乐中所谓东苑也。”从记述中可以看出,东苑在今天的南池子附近,系明代皇宫的一部分,亦称小南城,并区别于中南海西苑(西内),称南内。

从史料中可以看出东苑规模不小:“夹路皆嘉树,前至一殿,金碧焜耀。其后瑶台玉砌,奇石森耸,环植花泉。”最令人惊奇的是在东苑中还有喷水池的人工景物,“引泉为方池,池上玉龙盈丈,喷水下注。殿后亦有石龙,吐水相应。”由此可见,这比后来的圆明园“大水法”并不逊色。

明初,永乐皇帝喜欢在东苑游玩,据《明史》记载,逢端午节时他总会带着妃嫔和群臣到这里嬉戏玩耍,永乐十一年(1413年),永乐皇帝“驾幸东苑观击球射柳,命群臣赋诗”,并在东苑内“赐宴”。永乐十四年,永乐皇帝“亦幸焉”,又去玩了一趟。据《宸垣识略》中云,“永乐时射柳之戏,藏鸽于葫芦或盒内,悬于柳上,射中盒开,鸽飞而出,以此为乐。”

东苑与西苑不同,有些景致颇有田园风光,如在宣德年间(1426-1434)时,东苑“梁栋橼桷皆以山木为之,不加砍削,覆之以草,四面栏楯亦然……河南有小桥,覆以草亭左右复有草亭,东西相望。”

不仅如此,苑中河流“枕桥而渡,其下皆水,游鱼牣跃”,“中为小殿,有东西斋,有轩,以为弹琴读书之所,悉以草覆之。四围编竹篱,篱下皆蔬茹匏瓜之类”,简直就是田园味十足的“农家小院”。东苑能在皇宫边上布置这些清静的建筑,也并非是闹中取静,而是因宣德皇帝时常在这里的草舍“致斋”中吃斋念佛。

宣德皇帝朱瞻基在玩乐上,同样花样不少,他曾在东苑的河上,撒网捕鱼,而且学他的祖上永乐皇帝,“命中宫具酒馔赐鱼羹”,酒足饭饱之后还“赐以金帛、绦环、玉钩等物”,玩够了“又赐宴东庑,被旨令各尽醉而归”。

不过,因为一位皇帝的入住,东苑的命运发生了起起伏伏。这位皇帝就是明英宗朱祁镇。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朱祁镇听信太监王振的谗言,“御驾亲征”北犯的蒙古也先部落,最终失败被俘。后来明朝割地赔款后,朱祁镇被放回,并被其弟朱祁钰(即代宗景泰皇帝)安排到东苑里当没有实权的“太上皇”。因此,东苑就不再受皇宫的关注,地位急转直下。东苑翔凤殿的石栏杆还被景泰皇帝下令拆去修建隆福寺。太监、大臣也乘机掠抢东苑的一些石栏等,“又伐四围树木”。对此,“英皇甚不乐”,但也无可奈何。

1457年,朱祁镇与一些亲信大臣和太监密谋,发动“夺门之变”,将朱祁钰赶走,朱祁镇再次当上皇帝,并改年号为天顺。“夺门之变”后,明英宗对东苑加以修整和扩建,“增置各殿为离宫”,“每宫殿后一小池,跨以桥,池之前后为石坛者四,植以栝松……”

天顺三年(1459年),东苑又大加修葺,“杂植四方所贡奇花异木于其中,每春暖花开,命中贵陪内阁儒臣赏宴”。为此留下了不少吟咏东苑的诗词。 明末太监刘若愚在《明宫史》中就重修后的东苑格局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中路有重华殿,东路有洪庆殿,西有宁福宫,再往西还有一组建筑龙德殿,殿后有一石桥名为飞虹桥,桥用白石建造,刻有龙、鱼等动物,栩栩如生。

英宗也非常喜欢到东苑游玩,甚至玩饿了也不回宫,直接让大臣把酒食送过来。此后,明代诸多皇帝“遵循旧制”,在东苑中尽享其乐。如正德皇帝(明武宗)在位时,为了养鱼取乐,东苑内“金鱼日食蒸饼白面二十斤”。嘉靖皇帝(明世宗)当权时,还在东苑内的环碧殿前“阅马”,带着百官在这里看马、骑马。嘉靖年间,还在东苑重华殿以西建皇史宬,用于保存皇家各类档案。

清代,东苑风光不再,往日的辉煌成为了历史。乾隆年间,《御制日下旧闻考》云,东苑内“门、阁、宫、殿、亭、馆俱无存,其曰库者,即今磁器库地”。东苑消失可能是明末,李自成的大顺军进城后曾四处纵火“灭王气”,东苑就难以存在了。东苑与紫禁城有一墙之隔,清廷入住紫禁城时,正值兵荒马乱之际,也顾不上东苑了。东苑的建筑,只有皇史宬幸免于难,清代被继续当作皇家档案馆而保存至今。

东苑不复存在,但很多建筑遗址留在地名中。如今飞龙桥胡同(昔日飞虹桥所在地)、缎库、磁器库都是东苑遗存下来的地名。南池子就曾是东苑内的一条街,在清代曾称东华门外南长街,1912年后才称南池子大街。东苑在历史上是多水的地方,与紫禁城相比,这里水池众多,东有御河,西有筒子河,南有菖蒲河,“南池子”之称可能由此而来。

近年修建的菖蒲河公园,就属原来的东苑范围。菖蒲河公园里,有一座戏楼就叫“东苑戏楼”。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