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书乡

拼图中的晚清上海 哪些是上海“西洋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019-12-06 07:30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晚报

一个月前,我去上海出差。虹桥落地,浦东走访,徐汇暂住,我在暌违8年后再次领略“魔都”的繁华,竟然有些难以认出它来。时间在这里仿佛格外快了些。当我有了些自己的时间,去山阴路的弄堂深处探访鲁迅故居,到武康路的花园洋房间走走看看,才终于找到了一些老上海和新上海之间的联结。

作者 赵雅娇


《晚清上海片影》
夏晓虹
北京大学出版社

长期从事近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夏晓虹老师比我走得更远也更深,她回到的是晚清上海的现场。晚清上海成为她的关注对象,几乎可以说是必然。自1842年开埠以后,有“十里洋场”之称的上海租界,“在以其殖民地形态成为中国耻辱的标记的同时,也因快速崛起的畸形繁荣为世人瞩目,从而理所当然地具有了中国早期现代化桥头堡的历史地位”。晚清上海,成为近代史研究绕不过去的一环。

夏晓虹长期生活在北京,上海对于她和大多数读者而言都稍有陌生;而由于时间的流逝,即使能在如今的上海找到历史的痕迹,晚清上海对于我们而言同样也不免陌生。空间和时间把我们推远了,想要重回当时的历史现场并非易事。

作者选择了传统而有效的“格物致知”的方式。一幅幅翻阅《点石斋画报》的绘图让她能够较为形象地看到当时的场景,几乎穷尽式地遍览《申报》记者的报道,又补足了画面难以囊括的细节,辅之以各个具体时间段的上海旅游指南,她得以描绘过山车雏形“飞龙岛自行车”的一时兴起,重现车利尼马戏班的备受热捧,勾勒文明结婚新礼式的变迁。在重现晚清上海市民生活空间的基础上,她又通过查阅各种其他报刊、书信、著述、歌集、绘本,爬梳秋瑾祖父遗闻,追踪身在海外的黄遵宪与沪上文人间的联结,钩沉吴趼人与梁启超的关系,由此将触角延伸到晚清上海知识分子的人文空间。

通过翻阅大量的史料,作者撷取不同文本中关于同一事物的描述,相互勾连佐证,以类似于拼图的方式,辨认打捞被时间尘沙掩盖的每一细节,进而重构起那个遥远而陌生的社会场景。不过,这种各篇分散的话题,同样也如一片片拼图,只能钩稽与呈现出晚清上海的片断影像。作者将书名由起初拟想的“晚清上海的文化空间”更名为“晚清上海片影”,正是着眼于此。

资料的准备并不轻松,但作者并无意把这种辛苦带到写作中来。既是从各类有趣的角度展示与演绎作者所理解的晚清上海,行文的轻松散漫成为夏晓虹的自觉选择。也正因为如此,这本书成为了大众皆可阅读的文化读物,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返回历史现场的便捷通道。同时,这种时而出入今昔的漫话方式,也给与了作者表达自我观点的方便。

既然是作为“中国早期现代化桥头堡”进入作者的研究视野,上海的“新”和“变”自然是作者论述的重点。每年固定举行的跑马赛事、全国独此一家的意大利马戏团表演、上海道台蔡钧举办的交谊舞会,都是晚清上海“西洋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作者敏锐地意识到,人“以上海为天堂”,多是因为这里是可以猎奇尝新的游乐首选地,而非看到了其中隐含着的现代化元素。比如,简易版过山车进入上海后,国人常常不入场而安于观望,大概还是因为不解其中的科学原理而心生疑虑;而救火工具西方水龙的备受关注竟然与灭火毫无关系,而是仰仗于每年夏秋间举行的“水龙会”——一种以水龙为主角,辅之以彩灯和焰火的狂欢活动。这种忽视或是倒置,正好显示出西方文化与科技进入中国的别样途径。但即使如此,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的西方文化,正是经由上海一隅,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为一般社会所认知与接受。

作为晚清上海的特色之一,当时大量外国人涌入上海及其周边,他们也纷纷加入到描绘上海的行列中,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流布。复旦大学王启元博士讲:“此类记载体现出来的异域视角和好奇心,是本土记载所少见的。”在这样的视角之下,近代上海所凸显的,是洋风洋俗表象之下依然保留着明清江南的本土特色。

比如,同为记述静安寺。20世纪初,英国人葛骆写下《环沪漫记》。他曾游逛静安寺附近的集市,木制品、竹制品等传统货物仍是主流,小吃多是油条、煎饼、粢饭团等,有着鲜明的江南本地特色。倒是算命先生与时俱进,用西洋镜和留声机招徕顾客。但“算命先生”本身,就是某种传统而神秘的乡土文化的表征。

作为本土文人的代表,葛元煦“思此邦自互市以来,繁华景象日盛一日”,在1880年代写下上海第一部导游类著作《沪游杂记》。夏晓虹摘引了其中关于静安寺的描述。当时,新式交通工具马车的出现唤醒了静安寺的复兴,“地本僻静,互市后马车盛行,游人始驻足焉。”十年之后,清代文学家袁枚之孙袁祖志修订《沪游杂记》时说,静安寺此时已是游人如织,市集上的物品也从单一的“农具”变为“百货”,这里因偏僻而冷清的历史彻底改写。

在本土文人的沪游指南中,我们目睹着上海这座新兴都市的日新月异、欣欣向荣,但夏晓虹提示我们,总有些事实甚至是基本状况被遮蔽或视而不见。这时,也许就需要一些“他者”的视角,他们同样会提供一个城市成长史中大量丰富且难得的细节。在本土笔墨与外来视角的充分互证下,我们能够收集到的拼图板块也会越来越多,那个略显遥远却又让人心动的晚清上海,面貌会更加生动和清晰。

(原标题:拼图中的晚清上海)

来源 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 TF003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