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社会

致富不忘乡邻,春节在即,顺义北府村这名八旬老人又来发红包了

2020-01-20 14:36 编辑:TF020 来源:北京晚报

“毛主席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句话一直深深烙印在顺义北小营镇北府村村民吴希富的脑海里。靠自力更生发家的他,致富后不忘乡邻,40多年如一日,扶贫济困,乐于助人,是村民眼中的“老好人”。眼下临近春节,年过八旬的吴希富,又开始为村里的老人们忙活起来。

在北府村村委会,老人们看到吴希富,非常高兴。

连续四年

为老人送“红包”

“各位村民请注意,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或其家属请来村委会领春节‘红包’。”1月15日,顺义北小营镇北府村村委会的大喇叭响起,雪鬓霜鬟的老人们满怀欣喜,纷至沓来。

村民吴希梅替96岁的母亲来领“红包”,签完字,她高兴地对吴希富说:“我替老妈谢谢您,您多保重身体。”86岁的老党员王宝忠接过“红包”,紧紧地握着吴希富的双手,感激地说:“我们知道,这都是过去挣的钱,现在挣不动了,无非是一点存蓄,年年还惦记着我们。”

王宝忠紧紧拉着吴希富(右)的手。

看着大伙儿喜笑颜开,满头白发的吴希富脸上也多了几分神采。他是土生土长的北府村人,虽已入耄耋之年,可敬老为老的精气神仍旧不减。连续四年春节,他都为村里年过八旬的老人送“红包”。北府村是个大村,常住人口2100余人,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有40余位。每年春节前,吴希富除了给老人送“红包”,还要挨家挨户拜访腿脚不便的老人,前前后后得忙活几天。

今年春节比往年来得早,吴希富在“小寒”那天便冒着严寒,到银行取出了两万多元现金作为给老人的“压岁钱”,“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我这是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让大伙儿高高兴兴过大年。”

在此之前,他每年都会买些水果和点心去北小营镇敬老院慰问老人,临走时再给院方留下一些现金,为老人补贴伙食之用。这一善举,他坚持了15年,从来没断过。“现在岁数大了,腿脚不利索,去镇里不方便,但村里的老人还能照顾得上。”吴希富说。

乡里乡亲

能帮一把是一把

提起吴希富,村民总是赞不绝口,说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是致富不忘乡邻的好人。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吴希富先后购买了几辆卡车搞运输。由于经营得好,收入一年高过一年。腰包鼓起来后,他就想为乡亲们办点事:谁家有事需要用车,只要说一声,不管多忙他都会抽空去帮忙,且分文不取。他花24万元买的装载机,帮助过村里村外六十七家盖房子,即便油价飞涨,他也坚持不收钱。在吴希富看来,“乡里乡亲的,能帮一把是一把。张嘴求人不容易,求咱是看得起咱。”村里没有打印机,村民复印身份证和各种合同、协议、证书等,要跑五六里路到北小营镇上,很是不便。吴希富急村民所急,帮村民所需,自掏腰包买了一台复印机,还买了不少复印纸,送给村委会让村民使用。

村里建文化大院、硬化路面时,吴希富按成本价和进价提供了方砖、水泥、砂石料,义务出车30余次,自己还搭进去8万多元。这期间,他放下家里的活,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始终坚持在施工现场。村支书陈伟感动地说,“老吴真没少为村里出力。”

2010年,北小营镇成立扶贫济困基金会。此举正合吴希富心意,他拿出两万多元,主动送过去,成为该基金会募集到的第一笔资金。

吴希富从不斤斤计较,在他眼里,“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有了钱,就要合理地利用;有了钱,就要想起没钱的时候,就要对没钱的人伸出援手。”

戏班进村

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除了平常帮乡亲们搭把手,吴希富也没有忘记在村民的精神生活上出把力。

有一年,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排演了反映农村改革开放题材的《村官李天成》,看过的人都认为这是拉近村民和干部之间关系的一出好戏。吴希富听闻后,想请剧团为村里演一场,从而让村民和村干部在看戏中受到教育。此后连续15年,每逢春节、重阳节,吴希富都自费请来中国评剧院、天津市评剧三团等剧团演员,为村里的老老少少表演《花为媒》《秦香莲》等经典剧目、经典唱段,让村民大饱眼福。村里70多岁的李大爷说:“村里的‘老戏迷’有100多个,以前看戏只能在电视里看,自打老吴把剧团请进村,俺们在家门口就能看大戏了。有老吴这样憨厚的个体户,是我们村的福气。”

几十年来,吴希富做过的好事,他自己也数不清楚。

2010年,吴希富被市人民政府授予“北京市万名寿星代表”奖章;2008年,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他北京市“社区(村)文明之星”牌匾;2005年,他被评为“京郊十大新闻人物”……进了吴希富家里,就如同进入“荣誉室”,各种各样的锦旗、奖章和荣誉证书琳琅满目。每项荣誉,都在讲述着吴希富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事迹,都是他高尚道德、无私人品的真实写照。

村里曾有人问吴希富,“如今您都这把年纪了,还做这些好事图个啥?真叫人好操心。”他听后一笑说:“我一不为名,二不为利,就为让老人图个乐。”吴希富的善举也影响了他人,近两年,村里有一位在市区做生意的人叫徐东,春节期间也开始为北府村的老人们送“红包”。

来源:北京晚报

通讯员 李侯勋 李之浩

本报记者 张小英

流程编辑:TF020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