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对话温州市市长,温州确诊病例为什么多?医疗资源够不够?
在昨晚播出的《新闻1+1》关注了湖北黄冈、浙江温州疫情,白岩松对话温州市市长姚高员。
Q:温州确诊病例为什么多?
姚高员:
两大原因:
一、在外温商多,特别是在武汉和湖北的。在武汉的温商有18万人左右,春节之前2万人左右返回温州。
二、除夕开始返乡人员增量还是特别多。
第二波马上开始的压力是新温州人,就是制造业外地用工人员,去年来自湖北的员工有33万人。
Q:防控疫情,温州眼下最急的是什么?
姚高员:
关键还是要抓住两个问题:
一、已经在这里的人怎么防扩散的问题;
二、防新增速度,这一块是一个新的变量。
现在重点工作对象是三类:
一、来自重点地区的人员,进入温州的,包括已经在温州的,即将进入温州的;
二、已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这一块是特别危险的对象,因为发病概率相对高;
三、有发热症状的病人。
我们不惜一切代价,通过人防加技防,通过大数据加基层网格,这几天已经排查了762万人次。
Q:2月1日起施行的25条措施中,有很多对普通市民的规定,不串门、不聚会,为什么要这么严?
姚高员:
温州餐饮企业春节期间处理退订20.5万桌,这特别重要。聚餐可能有一个风险源传染一片人。我们让老百姓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保护好别人,也得到了百姓的理解和支持。
温州毕竟有1000万左右人口,希望老百姓最近少走动、不串门、不聚会、不聚餐,在这一段时间大家减少传播的渠道。政府可能在有些方面要求很严,我在这里要说,严是爱,松是害,宽是害。对大家严一点,其实为了我们温州更好,是对大家的一种爱。
Q:怎么保证各项措施都能落实到位?
姚高员:
全市几个县都在查,发现有工作不到位的,第一时间处理。我们昨天处理了6处责任不落实的情况,处理14名干部,第一时间进行通报。这其实也是对其他干部进一步压实责任的倒逼。基层干部很辛苦,我们要关爱他们,也要严格要求,这就是为人民服务。
Q:温州医疗资源够不够?有没有做好充分准备?
姚高员:
第一步我们确定了10个定点医院,一共有1474张床位,目前都能够保障就医需求。我们在市区又准备两个医院,温医大附一医院有150个床位,瓯江口医院有800个床位。
二、10个定点医院有510个医生直接投入到救治当中。第二梯队已经准备了1100名医护人员待命。
三、现在医疗物资的准备压力是最大的,医用口罩、防护服每天的消耗量很大,大致能够维持两三天的量,因为温州病人多一点,所以在调拨全省资源向温州倾斜。在外温商也捐赠了一些物资。
Q:为什么追加村(居)民出行管控措施?
姚高员:
就是希望老百姓能够居家7日,足不出户。在2月1日到8日期间,集中硬隔离、居家硬管控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流动,最大程度的切断传播源。只要全民动员,阻击战能够尽早打赢。
延伸阅读:
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指南来了!返京复工路上该这样防护
2月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指南(第一版)》,其中分别对老年人、儿童等特殊人员防控,以及幼儿园(或学校)、养老院防、办公场所、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居家隔离等特定场所防控做出了明确规定。
【特殊人群防控指南】
老年人防控指南
1.确保老人掌握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个人防护措施、手卫生要求、卫生和健康习惯,避免共用个人物品,注意通风,落实消毒措施。倡导老人养成经常洗手的好习惯。
2.老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自我隔离,避免与其他人员近距离接触。
(2)由医护人员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估,视病情状况送至医疗机构就诊,送医途中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曾与可疑症状者有无有效防护的密切接触者,应立即登记,并进行医学观察。
(4)减少不必要的聚会、聚餐等群体性活动,不安排集中用餐。
(5)若出现可疑症状的老人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其密切接触者应接受14天医学观察。病人离开后(如住院、死亡等),应及时对住所进行终末消毒。具体消毒方式由当地疾控机构的专业人员或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操作或指导。没有消毒前,该住所不建议使用。
儿童防控指南
1.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不参加聚会。
2.外出一定要戴上口罩,记得提醒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戴好口罩。
3.作息规律,健康饮食。饭前便后认真洗手。在家多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做体育运动。
4.从现在起,养成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嘴巴、鼻子的习惯。
5.如果有发烧、生病的情况,一定要配合爸爸、妈妈及时去医院就医。
学生防控指南
1.寒假期间
(1)有疫情高发地区(如武汉等地区)居住史或旅行史的学生,自离开疫情高发地区后,居家或在指定场所医学观察14天。
(2)各地学生均应尽量居家,减少走亲访友、聚会聚餐,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
(3)建议学生每日进行健康监测,并根据社区或学校要求向社区或学校指定负责人报告。
(4)寒假结束时,学生如无可疑症状,可正常返校。如有可疑症状,应报告学校或由监护人报告学校,及时就医,待痊愈后再返校。
2.返校途中
(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2)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和部位。
(3)旅途中做好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
(4)留意周围旅客健康状况,避免与可疑症状人员近距离接触。
(5)若旅途中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尽量避免接触其他人员,并视病情及时就医。
(6)旅途中如需去医疗机构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7)妥善保存旅行票据信息,以配合可能的相关密切接触者调查。
【特殊场所防控指南】
幼儿园(或学校)防控指南
1.返校前有过疫情高发地区(如武汉等地区)居住史或旅行史的学生,建议居家观察14天期满再返校。
2.学生返校后应每日监测体温和健康状况,尽量减少不必要外出,避免接触其他人员。
3.学生与其他师生发生近距离接触的环境中,要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尽量缩小活动范围。
4.学校密切监测学生的健康状态,每日两次测量体温,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如发现学生中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刻向疫情管理人员报告,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和消毒等工作。
5.学校应尽量避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教室、宿舍、图书馆、活动中心、食堂、礼堂、教师办公室、洗手间等活动区域,建议加强通风清洁,配备洗手液、手消毒剂等。
6.校方对因病误课的学生开展网络教学、补课,对于因病耽误考试者,应安排补考,不应记入档案。
养老院防控指南
疾病流行期间建议养老机构实施封闭式管理,原则上不接待外来人员走访慰问,老人不能离院外出,不再接受新入住老人,必须外出的老人,回到养老院后应密切观察。
1.日常预防措施
(1)确保工作人员和护养老人掌握相关知识,避免共用个人物品,注意通风,落实消毒措施。建立老人和工作人员的健康档案,每日开展晨检和健康登记。
(2)工作人员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并去医院就诊排查,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其他传染性疾病后,方可重新上岗。
(3)建立探访人员登记制度,如探访人员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应拒绝其探访。所有外来探访人员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4)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至少每半日开窗通风30分钟以上;不宜开窗通风的,应配备机械换气通风设备。冬季开窗通风时,应注意避免因室内外温差过大而引起感冒。
(5)倡导老人养成经常洗手的好习惯,确保环境清洁卫生。
(6)预备隔离房间,以供未来出现可疑症状的老人隔离治疗使用。有症状的老人应及时予以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他老人。
2.有老人出现可疑症状时
养老院中有老人出现可疑症状时,及时对该老人单间自我隔离,由医护人员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估,视病情状况送至医疗机构就诊,并暂停探访活动。
办公场所防控指南
1.工作人员要自行健康监测,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不要带病上班。
2.若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者,工作人员应要求其离开。
3.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定期清洗和消毒。
4.保持办公场所内空气流通。保证空调系统或排气扇运转正常,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加强开窗通风换气。
5.洗手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
6.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交通工具防控指南
(包括飞机、公交、地铁、火车等)
1.发生疾病流行地区的公共交通工具在岗工作人员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并每日做好健康监测。
2.公共交通工具建议备置体温计、口罩等物品。
3.增加公共交通工具清洁与消毒频次,做好清洁消毒工作记录和标识。
4.保持公共交通工具良好的通风状态。
5.保持车站、车厢内的卫生整洁,及时清理垃圾。
6.做好司乘人员的工作与轮休安排,确保司乘人员足够休息。
公共场所防控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商场、餐馆、影院、KTV、网吧、公共浴池、体育馆、展览馆、火车站、地铁站、飞机场、公交汽车站等公共场所。
1.公共场所工作人员要自行健康监测,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不要带病上班。
2.若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者,工作人员应要求其离开。
3.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定期清洗和消毒。
4.保持公共场所内空气流通。保证空调系统或排气扇运转正常,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加强开窗通风换气。
5.洗手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
6.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7.疾病流行地区,公众应尽量减少前往公共场所,尤其避免前往人流密集和空气流通较差的地方。
居家隔离防控指南
1. 居住空间安排
(1)可疑症状者需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并拒绝一切探视。
(2)家庭成员应生活在不同房间,如果条件不允许,应至少保持1米距离,分床睡。可疑症状者应减少活动,限制居住空间,确保需要共用的空间(如厨房和卫生间)通风良好(保持窗户持续开放)。
2. 照顾者安排
最好固定一位家庭成员照顾,这位家庭成员应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且没有慢性疾病。
3. 防止传播
家庭成员与可疑症状者在同一房间时,都应该佩戴与面部严密贴合的医用外科口罩。随时保持手卫生,避免直接接触身体分泌物,不要共用任何可能导致间接接触感染的物品。
4. 污染物的处理
使用过的手套、纸巾、口罩以及其他废物都应该放在患者房间专用的垃圾袋里面,标记为污染物再丢弃。
5. 出现以下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居家隔离并及时就医
(1)出现呼吸困难(包括活动后加重的胸闷、憋气、气短)。
(2)出现意识问题(包括嗜睡、说胡话、分不清昼夜等)。
(3)腹泻。
(4)高烧超过39℃。
(5)其他家庭成员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
返京复工路上,全程这样防护——
假期结束,小乐要返京上班了,他该怎么做防护呢?请看下图: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 钱江晚报 央视新闻 经济日报 北京日报客户端
流程编辑:TF020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