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国内

春风化雨故乡旧貌换新颜 陕西延安:老区人民新城新生活

2020-02-05 11:09 编辑:TF017 来源:北京晚报

千里寻故地,旧貌换新颜,推掉矮山的革命圣地,一座新城拔地而起;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现代气息扑面而来,新区CBD冉冉升起;土地流转,农田“升级”,村庄的明天更加富饶美好。在记者的记忆里,家乡从色彩单调的黑白照,慢慢变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

 

今年的返乡有些特别。我们姐妹俩第一次以非学生的身份返乡、又遇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为了安全、也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我俩极少出门。但归乡那天的所见及与家人的交谈、资料的查询,还是让我们对阔别的故乡有了新的认识。

延安地处黄土高原,在丘陵沟壑中沿延河而生长,孕育出一座城市。初中在探讨“在固定地貌中如何发展”的课堂上,我俩就曾天真地探讨过“如果推掉可以推掉的矮山,是不是扩大地域面积的一种方法?”后来,这个想法居然真的在我们的故土成为现实。

2012年4月17日上午,延安新区一期项目正式开工,此项目是目前国内湿陷性黄土地区“削山、填沟、造地、建城”规模最大的岩土工程之一。自此,延安新城的建设就如火如荼地展开。

那些年,每次回乡,我们都会坐车在“新城”穿梭,不过那时的新城还是一片又一片分不清东南西北的建筑工地;每年春节,亲朋好友还有父老乡亲也会选择“去新城”看花灯、过大年,那时的新城还是距离旧城遥远的一个新开辟的远区,似乎只是在特殊时间节点去“看一看”的未知。

但是这一次,我俩再度穿梭在新城,东南西北已经可以清晰辨认,因为马路已经舒展开来,各种各样的指示牌逻辑明确,标志性建筑物也纷纷林立,来往的公共交通也带领着我们看清新城的路。

当然,新城的新,最重要的,不仅仅是开拓出一片新的区域,不仅仅是有了新的校区、小区,不仅仅是有了新的娱乐设施和休闲场所。最重要的,是新城如何更好的适应新时代的新生活,为新时代革命老区的人们提供新的服务。最让我俩印象深刻的就是在新城的“为民服务中心”。为此,我们俩还念念不忘地讨论了很久呢。

目前,延安新区“为民服务中心”入驻了延安市区的58个单位,共199个服务窗口。整个“为民服务中心”呈U字形分布,共计分为6个区域,各个区域分别是:A区便民服务和金融服务区;B区C区公共服务区;D区建设项目审批、综合纳税申报区;E区证照许可区;F区社保大厅。所有人民群众需要办理的业务,都可以在这一个大厅中集中办理完成,方便高效,节省时间。

比如,城建要盖一栋楼。曾经,办理各项业务就需要人们往返奔波很多部门,而这些部门又分别坐落于延安市的不同地方。比如有的在南关,有的在北关,有的在东关,有的又在西边,虽然说延安不是一个大城市,但是所有部门跑完也得花费好几天的时间。

现在,将所有部门全部合并在一个中心,办理业务的人就可以在一天或者几个小时内办理结束。上面提到的D区设置的单位就包括了:市公安消防支队、市国土局、市人防办、市安监局、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城管局、市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林业局。这些单位就可以满足“盖一栋楼”需要走遍的各个部门。

对于我们姐妹俩来说,假如以前要办理一些个人业务,可能姐姐妹妹得分工合作,分别去不同的地方,办完各自的项目再汇合,才可以节省时间。现在一起手拉手去同一个地方,一边聊天一边欣赏家乡的风景,就可以轻松办理完业务。

这人性化的服务,科学化的管理,完全实现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理,省时省力,实现了真正的便民、为民。

虽然这次返乡简短而特殊,但是我们依旧发现了我们的家乡,革命老区延安的一个重大变化,在新城上看到了老区人民的新生活。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刘琪榕 刘乐楠 文并摄

流程编辑:TF017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