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社会

“防疫”也要“防骗”!三类骗局高发,法官提醒一定要提高警惕

2020-03-14 16:07 编辑:TF017 来源:北京晚报

黑心微商卖口罩,下单付款即拉黑;吹嘘“保健品”能防疫,高价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无抵押贷款骗局紧盯困难的中小企业……海淀法院昨天发布,这三类骗局目前处于高发态势,个人和企业一定要提高警惕。

购买防疫物资须谨慎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不法分子借机在网络、微信上谎称售卖口罩、酒精、一次性医用手套等防疫物资,不少人为了成功骗取他人信任,还从网上下载物资图片在网上发布。在成功骗取钱财后迅速将对方拉黑、删除。

法官提醒:

购买口罩等防疫物资,应尽量通过药店或者正规网络交易平台进行,切勿轻信个人的兜售行为;在无法确信能够收到所购物品前,不要将货款直接转入卖方个人账户。此外,留好交易过程中的聊天记录、转账记录,一旦发现被骗,立即报警或者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防疫期间,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假借销售用于预防突发传染病疫情用品的名义,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可能构成诈骗罪并受到刑事处罚。

保健品并非防疫药物

除了防疫物资,保健品诈骗也开始搭上了新冠肺炎的“便车”——在产品介绍中除了“老套”的能调节血压、治疗冠心病、预防肝硬化等疗效,还特别加注“对新冠肺炎疗效很好”,以此吸引消费者购买。

法官提醒:

我国法律规定: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应当真实,与注册或者备案的内容相一致,应写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并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因此,如果商家对保健品作了具有治疗众多疾病的描述,便构成虚假宣传。

依据法律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可以提起民事诉讼,并提起三倍赔偿。

无抵押消费贷藏风险

除了个人,疫情期间,不少中小企业也面临着无法正常营业、入不敷出的困境。一些骗子利用人们急需资金的心理,以“低利息、高额度、快速到账”为诱饵发布虚假贷款信息,得知贷款人有贷款需求后,便以各种借口在放贷之前找贷款人索要手续费、保证金或者让贷款人先打一部分钱以证明自己有还款能力等,引诱贷款人上当。

法官提醒:

切勿轻信网络贷款信息,如有贷款需求,选择银行等国家正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降低风险。预付手续费、保证金等要求都是不符合贷款规定的,如果对方要求事先支付任何形式的资金时,要特别警惕。根据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最高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为了私利铤而走险,将面临法律的严惩。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高健 通讯员 胡美青

流程编辑:TF017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