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深读 > 观点

疫情过后,“报复性消费”真会来?不少年轻人意识到存款的重要性

2020-04-03 14:15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晚报

三五好友、一桌火锅、外带几杯奶茶,年前看起来稀松平常的消费却成为疫情期间无数消费者心心念念的迫切期盼。

制图 王金辉

“在家闷了快两月,必须买买买!”、“餐饮业旅游业同胞们撑住!等春天来了,我叫上姐妹们一起冲!”……随着各行业复产复工,不少快被憋坏的网友们扬言要“报复性消费”,但也有年轻人表示要“报复性存钱”,引发话题热议。

记者日前走访调查发现,疫情冲击下,不少宅在家中的年轻人消费观正悄然改变,理财思路经此一“疫”也不断成长。

想象

“报复性消费”会到来吗

“烧烤来一本儿”的段子成了真。最近山东潍坊一家烤肉店复工,顾客打电话直接“来一本儿”,将店里整本菜单全点了一遍。初以为遭遇恶作剧的店主在确认无误后,店里3个员工忙活了3个小时才搞定这一大单。消费者袁女士表示,整餐外卖共花费1200元,家里8个人一顿没吃完。

疫情过后,“报复性消费”真的会来?日前,这一话题引发网友热议。

餐饮业最先感受到消费者们高昂的购买热情。尽管目前多家餐厅堂食恢复情况依然很不理想,但外卖数据正不断飙涨。数据显示,截至3月26日,支付宝平台上,武汉的奶茶外卖订单量3天增长近8倍。上海市民一周内消费了33万单奶茶,其中一名用户一次性下单了77杯奶茶。

“商场一重新开放,重点就在‘吃’。烤肉、火锅、串串、炸鸡……这些东西本来一周或者半个月吃一次,现在我和老婆可以天天吃。”市民邓先生对记者表示,由于对疫情多少有些担心,目前自己对餐厅聚餐仍处于较为克制的状态,但最近一周已在外卖平台下单消费了1600多元。

不过,在房产、汽车、奢侈品等“大件消费”上,业内预计的“报复性消费”仍迟迟未至。“毕竟买车不属于冲动消费,金额也不是吃一顿饭或看个电影那么低,家里还需要沟通和考虑。”市民卢先生表示,年前曾考虑买车的他,发现近段时间被逼月租的车辆也挺好,买车计划可能会进一步推迟。

现状

疫情下消费趋于理性

“能够去报复性消费的前提是荷包得鼓,但疫情期间不降薪就不错了,哪来新的收入?加上过年前已透支了一波现金去用于各种生活、人情开支,目前根本就没有报复性消费的基础。”有网友感慨称,别提“报复性消费”,自己已经被疫情前的过度消费给“报复”了。

“宅家近两个月,我发现原来平时每天都要喝一杯的星巴克咖啡,不喝也是没关系的。”在上地工作的白领车女士表示,以前自己和同事总隔三差五约着下各种馆子,公司食堂也少有去,“结果天天在家被迫下厨,不但口味变清淡,也发现之前很多消费支出压根没必要。”

受疫情影响,家里猫罐头一度断货的周先生,则学会了水煮鸡胸肉。“一个罐头最少要五六块钱,只够三只猫吃一顿。可8块钱的鸡胸肉切碎煮熟,够三只猫痛痛快快吃三顿。整个加工过程也不费劲,原来这笔支出是可以适当省下的。”

“宅生活”让不少年轻人变身“中华小当家”的同时,也让部分人在“宅”的过程中悟出“断舍离”,开始反思什么样的消费属于真正需求。“健身房关闭了,课程都转到了线上。可我发现,原来上私教课对我来说并不是刚需,跟着APP一起跳操也很嗨,也能出一身汗。”刚工作的小徐说。

消费心理方面,疫情下更多人消费趋于理性。据融360维度披露的《疫情期间大众消费信心调查》显示,超6成受访者表示会更加趋于理性消费,仅有11%表示将扩大消费。大众会在今后长期生活中减少的消费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是旅游消费、线下娱乐消费、宠物相关消费、礼品消费、配饰消费。

改变 意识到存款的重要性

“北京开销大啊,这个月总算意识到存款的重要性。”房屋中介小杜虽然3月初就已复工,但每天上班时长被缩短至5个小时,收入一下子下降到平时的四分之一不到。“之前基本没储蓄,全靠信用卡,但好在平时收入能抵扣支出,但这次发现行不通了,3月的房租还是找朋友借的钱才算交上。”

在望京做新媒体的小莎也遭遇类似的窘况。“之前还跟朋友说疫情不会影响自己,没想到公司直接降薪一半,不干就走人。我过年前刚刷信用卡买了一个任天堂Switch游戏机和一个戴森吸尘器,这一下生活节奏全乱了。选择分期后,我现在连外卖都不敢点。”小莎感慨说,比起“报复性消费”,现在自己更需要的是“报复性省钱”,“今年赚钱太不容易了,能省就得省,真是痛的领悟。”

记者注意到,互联网理财的攀升,也折射出年轻人在疫情期间对金钱格外凸显的焦虑。从数据来看,自2月4日后,支付宝上基金申购交易日均增长400%左右,用户大多购入股票类基金。此外,平台近期推出一些收益在4%以上的定期产品,每天上架后很快销售一空,“存款”理财产品增长超过100%。

《2020新冠疫情消费者行为态度影响与趋势报告》也显示,疫情期间,54.7%的消费者“增加了在投资理财领域的时间投入”,疫情结束后,消费者“计划在投资理财领域的支出占比高达20.5%”。在“疫情期间所产生的新的生活计划”这一项中,40.9% 的人选择增加收入,比如理财、投资、基金等。

    商家也在改变心态 创造商机

突如其来的疫情、各大门店的停业、接踵而至的压力……这让许多商家来不及就地等待疫情后的“报复性消费”,而是顺应消费者心态的变化,借机转型推出一系列新服务。

堂食几乎停滞下,餐饮业开启“云做菜”带货。眉州东坡第一个把后厨搬到了直播间,让大厨教网友做元宵、毛血旺、东坡肉等菜品。在天猫旗舰店其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400%,午餐肉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2175%,香肠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561%。金鼎轩、海底捞、盒马工坊则纷纷推出半成品菜,满足消费者疫情期间居家烹饪的需求。

一些往常与“线上”联系并不紧密的传统行业也一改此前“不到现场就卖不出去东西”的销售模式。家装行业中,居然之家与上千品牌商户一道,组织了千余场直播。上汽大众、吉利汽车、奇瑞汽车等车企尝试推出线上展厅、直播购车,一些车企甚至推出了“无接触式”购车体验,提供送车上门、远程办理车险等服务,力图将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经过疫情期间的消费习惯培养,人们对于线上消费的倾向会更高。”北京大学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永伟表示,从这个角度看,数字经济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疫情的冲击,成为经济的稳定器。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袁璐

编辑:tf008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