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化

李可染长子、85岁李玉双举办个展 疫情期间每天作画4小时

2020-06-14 11:35 编辑:TF023 来源:北京晚报

满头白发、拐杖上全是斑驳的颜料……85岁的艺术家李玉双昨天下午现身亚洲艺术中心,出席其同名个展的开幕式。他告诉记者,疫情期间自己仍坚持在家门口的公园写生,每天作画四小时。

此次亮相亚洲艺术中心的“李玉双同名个展”全面梳理李玉双从艺六十余年的艺术探索成果,展出了涵盖油画、水彩、水墨、素描、手稿等几十件作品。

李玉双1935年出生于江苏徐州,是国画大师李可染的长子。画展现场展出了1953年李可染赠予李玉双的一个记事本,在扉页上李可染题到:“你若能克服一次困难,你就能获得一次进步。你若在困难面前徘徊不前,你便永远停滞这一阶段。”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李玉双开始研究人类视觉与艺术的关系,并以科学家的实践精神发展出自己独特的“编码画法”,即“把自然界看成一个整体……画的时候看不到树和河沟,只能看到乱七八糟的色彩和明暗。”由此,他进入佳作迭出的艺术成熟时期。

“找到我的绘画方法,大概是我三十多岁时候,以后就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个新的自然。”李玉双认为,绘画系统与认知系统是同一个系统,作画的过程就是对世界、对生活的认知,而他的画就是他的生活本身。六十余年如一日,他以自然为唯一主题进行写生创作和独立研究,直到今天仍在坚持。

开幕式现场,很多观众对他涂满颜料的拐杖产生了兴趣,以为是艺术家别具匠心的创作。“并不是什么创作,就是写生留下的痕迹,因为在户外写生风很大,经常用拐杖去铺平画纸,难免粘上了颜料。这样的拐杖我有好几根。”他还向记者展示了同样沾满颜料的双手和鞋子,这是一位85岁老人每日坚持户外写生、已经难以洗去的印记。

李玉双将写生视为生活的一部分,温榆河畔的桃花、植物园的玫瑰谷、龙潭湖的晴天、北小河的冬日暖阳……都是他观察的对象。他的许多画“从春天画到夏天,再画到秋天;今年没画完,明年再接着画;一张画要画好几年,每张画都有故事”。他笔下的风景有着中国水墨的自然韵味,既有光影变幻的色彩,也有灵动洒脱的笔触,天真烂漫,自成一派。

“到了画画的地方,先坐下来,看着风景,把‘小我’放下,接着还要把‘大我’也放下,最后达到‘无我’了才开始画起来。无我状态中,我和自然界融合在一起了,这时候画就不一样了。最后达到不是我在画,是人体细胞在画,是自然界那些粒子在画。”在李玉双看来,“光编码”是上帝传递给人类的最初信息,他只是忠实地将这些信息呈现出来,并无丝毫增减。在探索“光编码”奥秘的艺术之旅中,李玉双看到的是一个无穷尽的世界。他说:“自然界的未知永远大于人类的已知,自然界的密码永远大于译码,所以说,艺术家对自然界的探索,对自然密码的探索应是永无止境的。”

策展人方志凌认为,他那套借助科学实验而独辟蹊径的“编码画法”,不仅是一种“绘画方法”,更是转译那跃动着光与色的“生命化机”的不二法门。据悉,该展将展出至7月5日。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李俐

流程编辑:tf023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