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热点 > 网摘

一块冰西瓜下肚,竟导致小肠坏死!隔夜西瓜还能吃吗?

2020-06-15 09:58 编辑:TF020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

天太热,一块冰镇西瓜在手,简直世界无忧!

可以说

从冰箱里拿出来还冒着“仙气”的冰西瓜

是每个人的夏日续命神器

但是也有例外

有的西瓜差点成了“夺命元凶”

只因在冰箱里保存不当、“清白”不保

吃了块隔夜冰西瓜

50多岁大妈细菌感染

家住武汉的刘女士50多岁了,平日生活非常节俭,她看到西瓜卖得比较便宜,就买了一个回家,当天吃剩下的一大半放进了冰箱保存。西瓜放了两天,刘女士舍不得丢掉,拿出来继续吃。

吃完没过多久,她出现了发热、畏寒 的症状,心想着没有大碍,也就没在意。

第二天起床后,刘女士觉得两眼发昏,双腿乏力,路都走不了,还不停发抖,家人急忙把她送到医院检查。

医生发现,刘女士到医院时已经出现了休克血压,体内的感染指标还是正常值的几千倍!这是严重的细菌感染。

细菌从肠道进入了血液,会引发了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需要尽快抢救。所幸的是,经过抢救和对症治疗,刘女士的情况逐步稳定了下来。

无独有偶,湖南一位70岁大爷也有同样遭遇,但他却没刘女士幸运——

吃了隔夜冰西瓜2小时后 ,他突然腹痛难忍,送到医院后发现,近70㎝的小肠已经充血、水肿、坏死,最后被手术切除。

隔夜西瓜这么“毒”

罪魁祸首是保鲜膜?

近年来,吃了冰箱里的西瓜后出事的新闻频频出现,有人把矛头指向了常用来包裹西瓜的保鲜膜。

理由是:西瓜盖上保鲜膜,不仅不能防细菌,而且给细菌繁殖提供了密闭的空间,再加上西瓜中的糖分,最终加速了细菌的滋长。

这种说法始于2013年,当时有媒体做了个对比实验,发现包了保鲜膜的西瓜上的细菌,比没用保鲜膜的西瓜多出了将近十倍。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认为,这个实验的意义不大。 日常生活中,冰箱会存储各种水果、蔬菜等,保鲜膜组重要的作用是防止西瓜与其他食物交叉感染,但“实验并没有将生活中的真实情况模拟出来”。 此外,实验中用的保鲜膜以及刀、砧板也有可能被污染。

事实上,在西瓜表面覆盖保鲜膜本身并不会导致细菌物质迅速滋生,但西瓜存放于不洁净的环境、冰箱温度过高等因素,才是导致细菌快速增长的“罪魁祸首”。

细菌繁殖的速度取决于两点,一是食物受污染的程度,二是食物的保存环境。

被保鲜膜包着的西瓜滋生了细菌,这不能仅仅只盯着保鲜膜。因为切西瓜的刀、砧板或装西瓜的袋子,如果没有清洁干净,都有可能导致西瓜在放进冰箱前,就滋生了大量细菌。

所以说,西瓜变坏这个“黑锅”,保鲜膜不能背。

其实你也要小心冰箱

不干净的冰箱可能在“养”细菌

冰箱的低温可以让食物中的部分细菌处于休眠状态。但也有一些细菌,是喜欢在这种低温环境下生存的。冰箱中最常见的细菌有四种:沙门氏菌、耶尔森菌、志贺菌,以及李斯特菌。

① 沙门氏菌:常见于生肉、熟食、鸡蛋壳

一旦这些食物离开冰箱,进入常温环境,沙门氏菌也开始悄悄苏醒。它们会在夏季的高温中加速繁殖,会使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

② 志贺菌:常常出现在蔬菜水果中

志贺菌可能会导致细菌性痢疾,夏天没吃完的西瓜中也可能藏着它们。志贺菌还会“人传人”,所以将冰箱里蔬菜水果拿出来后,一定要记得洗手。

③ 耶尔森菌:喜欢在生肉上安家

耶尔森菌是一种嗜冷菌,温度越低,越放肆。所以,夏天囤冰淇淋的朋友,千万别把它们和肉类放在同一格。

④ 李斯特菌:在熟肉、奶酪、没喝完的牛奶中都能见到

李斯特菌的生命力极其顽强,甚至在零下 20℃ 的冷冻室也能存活 1 年。若是不幸中招,感染了李斯特菌,免疫力正常的人会出现腹泻的症状。免疫力较弱的人,甚至可能出现脑膜炎、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此外,冰箱中还存在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等等,都不是好惹的。

所以,想不让冰箱成为细菌的“天堂”,一定将冷藏室进行分区,生熟食物分开存放,最好能一个月清洗一次冰箱。

西瓜这样放,隔夜才安全

总结一下,想让西瓜安全过夜,我们必须做好两件事:

包上保鲜膜

及时放冰箱

保鲜膜能够把西瓜和冰箱中的其他食物隔离开,避免二次污染;放进冰箱则可以降低细菌的活跃度,让它们生长得慢一点。

切开的西瓜应该尽快放入冰箱冷藏,而不是先吃几个小时,剩下的再放。西瓜在冰箱里的冷藏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2小时,最长不要超过24小时。

此外,切西瓜时,一定要事先把案板、刀具和瓜皮清洗干净。

其实,从新鲜的角度讲,我们更推荐——买小一点的瓜,尽量一次过吃完。

西瓜坏了一点,最好全部扔掉

如果西瓜的切面出现了变质、不新鲜的情况,很多人挖掉坏的地方,还会继续吃。

其实这并不安全,细菌等微生物并不会只在西瓜的表面繁殖,如果西瓜表面的果肉已经腐败变质了,很难保证毒素物质没有扩散到西瓜内部,毕竟很多微生物细菌并不是人肉眼可以观察到的。

因此,建议直接将全部西瓜扔掉。别拿自己的身体当赌注。

延伸阅读:

常见食物中毒有哪些?如何预防?

常见的“食物中毒”有哪些?它们是怎么发生的?又该如何预防呢?记者采访了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营养源研究所的专家。专家将“食物中毒”分为四类:化学性食物中毒、微生物性中毒、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中毒和不明原因中毒。针对几种常见“食物中毒”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专家给出了以下建议。

木耳中毒

原因分析

许多菌类都含有营养成分,可以成为细菌的培养基。干的时候,微生物没法生长。一旦泡水,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就不可避免地滋生多种微生物,变成培养基。如果运气不好,其中可能会增殖一种叫做“椰毒假单胞菌”的致病菌。它会产生一种叫做“米酵菌酸”的毒素,其毒性非常凶猛。“最可怕的一点是,这种毒素非常耐热。就泡过的木耳认真清洗过,又在沸水中焯烫过,毒素还是没法完全去掉。”

预防措施

1.这些食物在泡发时,一定要放在冰箱冷藏室里泡。冰箱的作用是通过降温来延缓微生物的增殖速度,抑制致病菌的产毒效率。

2.泡发的时候,一定要先把食材表面洗干净,然后使用干净的容器和干净的水来泡。不要给微生物提供更多的营养来源。

3.泡发各种干货之后,如果发现它们表面黏糊糊的,或者是有异味产生,都意味着微生物已经大举进驻,一定要毫不可惜地丢掉。

4.不要一次泡发过多的干货。泡发后一定要尽快吃完,泡好之后在冰箱里储藏也不要超过24小时。如果泡发后24小时吃不完,建议分装在保鲜袋里,放冷冻室保存。取出之后再蒸一次或煮一次,保证杀菌。

海鲜中毒

原因分析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细菌,存在于近岸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贝类等海产品中。如果处理不当,如未经过充分的清洗,或生熟食品的交叉污染,或吃法不当,如生吃或半生不熟等,如水焯、盐渍、烧烤等均可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副溶血性食物中毒潜伏期一般为11至18小时,最短为4至6小时,长者达32小时,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部阵发性绞痛,继而腹泻,每天5至10次。

预防措施:

用餐时注意辨别食物的新鲜度,

第一,不要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或外熟内生的海产品。

第二,对海产品定要烧熟煮透,螃蟹要蒸30分钟,大虾要煮沸10分钟,才能保证该菌体被全部杀死。

第三,吃海产品要现吃现做,做熟后盛装在经过消毒的容器内。剩下的或存放时间过长的海产品,下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热。

第四,盛装过海产品的容器、用具、炊具及操作人员的手应经过彻底洗刷消毒后,才能接触熟食品。

生豆浆中毒

原因分析:

生豆浆中的毒素可能是胰蛋白酶抑制素、皂甙,发生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在饮用前,没有将豆浆加热透。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可伴有腹痛、头晕、乏力等症。

豆浆加热不透的原因主要是,加热时搅拌不匀,锅底部分变稠甚至烧糊,从而影响加热;豆浆在沸腾之前会起很多泡沫,有人往往误认为豆浆已经煮开而停止加热。

预防措施:

预防豆浆中毒的根本方法就是把豆浆彻底煮开后再饮用。对于豆浆有必要在沸腾连续10分钟后进食。

其它食物中毒

四季豆:四季豆的外皮含有伤肠胃的“皂素”生物碱(尤其在豆的两头及荚丝中特别多),只要彻底煮熟四季豆,毒性就能被破坏。

红薯:削开发黑的皮,如果皮底下这一块,呈现一片褐色,那就是黑斑红薯了,有毒物质是一种叫做长喙壳菌的细菌,吃多了会恶心呕吐,更严重的则会伤及肝脏甚至造成昏迷。

马铃薯:一旦发芽会产生龙葵碱的毒素,不吃生芽多、有黑绿色皮的马铃薯。轻度发芽的马铃薯在食用时应彻底挖去芽和芽眼,并充分削去芽眼周围的表皮,以免误食入毒素而中毒。

小贴士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营养源研究所每月不定期招募公众进行全身亚健康扫描、动脉硬化检测、量子全营养分析、骨折风险评估等健康预警项目。市民可拨打010-83530001提前预约咨询。

 

来源:综合广州日报 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20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