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北京

从城市建筑风貌到胡同生态修复,北京西什库大街悄悄变样了

2020-07-17 14:48 编辑:TF015 来源:北京晚报

今年年底完成街区内西四东大街、爱民街、西黄城根北街和教堂南路外立面提升和公共空间更新,让西什库街区更新二期工程如期亮相……精耕细作两年多的什刹海街道西什库街区提升工程又有新进展。

在北京西城区什刹海阜景街建设指挥部和什刹海街道的统筹安排下,在一期基本完成西什库大街外立面更新后,计划二期重点打造传统建筑风格外立面的同时,推进街区胡同实施自治停车;增加更多小微绿地和微公园;织补胡同肌理,方便居民生活和出行。

▍街区整理 ▍

一户一策“量身定做” 西什库大街变样了

2017年,西城区推出街区整理计划,全域按照0.4至0.6平方公里为标准划分为80个左右的街区单元,计划分批次完成整理和复兴。位于什刹海街道辖区内的西什库街区应运而生。这里西至西四北大街、南至西安门大街、东至西什库大街、北至地安门西大街,曾因明代所建什库和区域内的西什库教堂闻名。

然而,如此寸土寸金之地,曾经给人的印象是街面老旧,民宅外立面难见老城风貌。即便是保留下来的门头、外墙也近乎破败,难觅曾经的辉煌。

更新的一期工程聚焦西什库大街,第一次转西什库大街时,该标段负责工程师程丽明光照片就拍了几十张。违建拆除后的碎砖屑仍在清理,街北侧刘兰塑4号外墙的老砖几乎都“酥了”。为了保证外墙稳固,砖缝中塞入了不少新砖。由于颜色不一,一面墙上仿佛挂了几十块“补丁”。

“修旧如旧不是一蹴而就,更不能千篇一律。”为了做好一期工程中最有代表性的标段,落实“一户一策”,让古老的西什库大街“靓起来”。程丽明和同事们“长”在了这条街上。走访入户是每日必须,拍照分析,设计方案经常让他们工作到凌晨。一看手机,一日已走两万余步。

2018年夏天,经过两个多月的集中施工,西什库大街从刘兰塑4号起向南的200多米焕然一新。门头有了新的挂檐砖,外立面换上了青灰色的停泥砖。有的民宅大门变成了黑红相间的“黑红镜”。抬头看去,几处门楼上,花瓦显出“俏皮”;铜钱纹等传统建筑纹路寓意吉祥,几乎破败的外立面变成了一派中式风格群。

一处院门上,加装了老人专用的扶手。一位居民正握着它进行锻炼。程丽明说,这正是一户一策的好处。除了好看,他们更在意是否有用。“走访时得知院内老人多,还有坐轮椅的,需要居家养老设施。”程丽明说。

▍修旧如旧 ▍

参照老照片老建筑 西什库小学校门再现昔日风貌

修旧如旧只是一股脑恢复古典中式或者新中式建筑风格么?西什库街区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该街区设计师,来自北京建筑大学的史琦告诉记者,西什库小学就是按照典型的西洋古典风格进行校门修复。

来到西什库小学门口,就可以明显感觉到这里的不同。门头拱形的砖券下是铁质的太阳花纹饰,在大门上方完全呈现镂空状。仔细观察门两侧是石柱,可以看到进出错落的层次和棱角。凸出的棱角呈菱形,与之相接凹进去的部分被做成浮雕,恰似教堂的柱子。在浮雕用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标注序号的印记。

“这些浮雕是一块一块拼起来的,基本上要用四块拼出一个。”史琦说,这是典型的西洋古典风格。相比一般中式建筑,该校门除通体青灰外,还有红色作为点缀。

其实,在修复前,这里的校门立柱和常见的别无二致。直上直下,是标准的中式风格。为什么要拆掉重建呢?原来,在查询资料过程中,史琦和程丽明他们发现了一张上世纪二十年代的老照片,上面的西什库小学校门大体就是此类样貌。只是年代久远,很多建筑细节无法看清。

在征求了区、街道、校方等多方意见后,设计团队决定着手恢复,突出街区曾经中西结合的历史风貌。然而,他们并没有仅仅通过一张照片就贸然动工,而是参考了同时期东交民巷的类似建筑以及西什库小学中保留完好的西式砖券、门窗和回廊。

修复完成后,这座原来并不受“重视”的大门成为学生、家长和到访者们拍照的首选。每到下午,夕阳余晖照在太阳花纹饰上,整个校门显得熠熠生辉。

▍补民生短板 ▍

利用废弃空地 北大医院东侧修出小公园

以西什库大街为更新主体的一期工程已经竣工,以西四东大街、爱民街、西黄城根北街和教堂南路外立面提升和公共空间更新为主的二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与一期相比,设计团队和实施方把更多的目光集中在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和实用性上。

工程师李潮说,和一期工程相比,二期要和属地居民更加贴心,做到居民和商户的心坎里。

“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外立面的提升,在更新过程中力求解决居民出行、休闲和停车等多个生活问题。”

通过调研,李潮发现街区内缺少小微绿地。而北大医院路东侧恰好有一块废弃空地,卡在医院急诊部和街道中间,由于长期存在人员聚集、游商卖早点等情况,一度被关闭。

“我们经过和医院、街道商量,去年对这处空地进行了改造,打造成了一处500多平方米的微公园。”他说。

如今,这里成为了就医患者和周边居民休息、纳凉、观绿的好去处。槐树、银杏交相掩映。为了防止人员过度聚集,这里并没有设置木质长椅,减少了大量后期维护耗费。

▍想百姓所想 ▍

使出“绣花功夫” 让胡同居民出行顺畅

就在不远处的爱民街四巷,几十个居民自治停车车位上整齐排列着各家的座驾。车位与道路间用黄线分隔,加之车辆单向行驶,曾经拥堵的胡同显得通畅多了。

据介绍,在具备条件的胡同推广停车自治是西什库街区二期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史琦说,街区的更新和治理是慢工,需要用绣花功夫,下大力气才能让百姓满意。两年多来,他在街区走访的次数难以计算。特别是在每一期工程的筹备和实施初期,一个电话就能把他“薅”过来,几乎随叫随到。

随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落实,西什库大街、西黄城根北街、大红罗厂街等三条主街和西安门大街将全部实现精彩亮相。与此同时,街区内部胡同空间生态修复和城市织补也将告竣。

史琦、程丽明和李潮期盼着,这份“答卷”可以让街区百姓们满意,也可以为西城区,乃至北京市的街区更新提供一个“参考样本”。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张骜 文 方非 摄

流程编辑:TF015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