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有准备之战——战疫考验下的北京城市治理能力系列报道之一
病毒狡猾,疫情猝然而至。6月11日,北京新增报告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连续50多天无新增病例的记录戛然而止。25天内,新增确诊病例335例,波及11区。
6月17日,东城区天坛体育中心核酸检测点,医护人员全身防护装备,正在对东城区14天内曾到过新发地批发市场的人员及共同居住的人员进行咽拭子采样。 和冠欣 摄(资料照片)
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要指示精神,第一时间,精准溯源;战时机制,迅速响应;最坚决、最果断、最严格的措施,科学防控;集中资源,精心施治……
战疫状态下的北京,众志成城。
7月6日, 北京确诊病例首次“零新增”。
7月19日,北京连续14天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19例。
今日零时起,北京市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调至三级。
这是一次精准高效的战疫,这也是一场有准备的战斗!
准确诊断,精准溯源
第一时间拉响警报
虽然已连续50多天没有新增病例,但北京的疫情防控之弦并没有放松。
从冬到夏,已在战疫中得到充分检验的城市“防疫系统”始终默默运行,79家设立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坚持对发热患者“应检尽检”……
6月10日,“防疫系统”突然报警——当天下午,家住西城区的唐先生因间断发热,独自骑车到宣武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按照流程,医护人员为其采集咽拭子,查体,验血,肺部CT……当晚,经双试剂“验算”,唐先生核酸检测样本均为阳性,CT显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
6月11日凌晨2时,病例样本送到市疾控中心复核检验。4个小时后,四种试剂复核结果一致——阳性。
蹊跷的是,唐先生自述,近两周无出京史、无外来人员接触史,没有与发热、呼吸道症状患者的接触史,没有在无防护情况下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病毒,哪儿来的?
6月11日7时刚过,市疾控中心流调人员就已赶到宣武医院,对唐先生进行补充流调。病床上的唐先生有些懊恼,特别担心把病毒传染给尚在上小学的孩子。“别担心,有您的配合,我们肯定能快速搞清楚您怎么得的病,排查可能传染的人员,降低更多人被传染的风险。”流调人员说。
“配合!我百分之百配合!”唐先生掏出手机,一遍又一遍地翻看5月30日以来的通话记录,微信记录,支付记录……唐先生近两周的行动轨迹、密接人员一一浮现。
当晚,丰台区报告一例核酸检测阳性样本,该患者跟唐先生一样,最近也曾去过新发地市场。
随后,丰台区疾控中心报告,新发地市场牛羊肉水产交易大厅环境样本采样检测出阳性。
不到16小时,病毒感染区域被精准锁定。
警报拉响,北京的“防疫机制”高效运转。
6月11日下午,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六十六次会议暨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第二十九次会议召开,要求相关部门从严从快开展病例流调溯源,明确提出:追溯时间要足够长,密接范围要足够准,确保不漏一人;聚焦重点人群、重点时段,精准锁定高危人群,坚决切断传播渠道;全市发热门诊、急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发挥探头作用,做好筛查,及时预警报告……
第二天一早,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再次召开专题会,通过应急视频调度疫情防控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赶赴月坛街道以及新发地市场等地现场检查。市级工作专班迅速成立,抽调足够力量,开展全面流调、溯源、检测、排查、消杀作业,及时调整全市防控策略,严格常态化防控措施,严格社区、公共场所等管控……
6月11日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第112场新闻发布会上,西城区副区长缪剑虹、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通报西城确诊病例及流调情况,回应市民关切。
本市第二大批发市场——朝阳大洋路市场25日启用了新冠病毒核酸快检站。这也是全市首个设立在农贸市场内的快检站。 程功 摄(资料照片)
非常时期,非常之策
一定要跑到疫情的前头
狡猾的病毒,跑得很快!
6月12日16时至24时,确诊病例再增4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均与新发地市场有关联。
市、区疾控中心对新发地市场采集的517件样品中,有45人咽拭子阳性;环境样本中也检出核酸阳性。此外,海淀一农贸市场中也发现1例核酸阳性。
6月13日凌晨,本市果断对新发地批发市场封场休市,进行全面卫生整治和环境消杀。同时扩大流调检测范围,对市场所有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对周边场所进行全面排查。新发地市场周边社区封闭管理。
当天,市纪委市监委成立调查组,对新发地市场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失职失责问题的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处理。
6月13日,新增报告36例确诊病例。第二天,又新增36例……
北京,已进入非常时期。
国家卫健委向北京派遣专家组,北京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专题会连续召开,早会商,晚调度,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赴涉疫市场检查,部署调度疫情防控工作,各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出台举措:暂停小学低年级返校;各医疗机构对发热患者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抗体检测,以及CT和血常规检测(1+3检查);各生产经营单位全面排查督促5月30日以来到过新发地市场或与市场销售人员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全市迅速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
在国家卫健委专家组的指导下,经分析评估、研究报批后,6月16日起北京将应急响应级别由三级调至二级。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要指示精神,强化底线思维,采取最坚决、最果断、最严格措施,科学、精准、有效抓好防控,做到应查尽查、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坚决阻断疫情传播渠道,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应急响应级别调整后,全市坚持“九严格”,加强15项防控措施,严格进出京管控,防止疫情向京外蔓延;中高风险街乡所辖小区,外来人员及车辆禁止进入;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中小学生停止到校……
战时机制也在不断完善。6月16日,市委常委会召开,明确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在“一办十组”的基础上,增加专项工作组,形成“一办十七组”,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有效应对,在防控疫情的同时,全力做好市场保供稳价等工作,保证经济社会平稳有序运行。
各部门机关干部迅速下沉基层,社区工作人员闻“疫”而动,严把关口,不折不扣落实防控措施。大家心中都有一个心愿——“一定要跑在疫情前面,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保护好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6月15日,京铁和园社区,广外医院医护人员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方非 摄(资料照片)
联防联控,群防群治
压实责任精准防控
早在年初疫情来袭时,本市就明确提出属地、部门、单位、个人的“四方责任”,正是作为城市架构基本节点的“四方”守土尽责,精准防控的工作安排才能快速传导至城市的神经末梢,高效铺开防护公共卫生安全的“天网”。
疫情传播速度快,病例短时间内大量出现。从发现第1例确诊病例到发现第100例确诊病例,仅用了5天。利用核酸检测开展大范围筛查,找出疫情传播的风险点,是精准防控的有效手段。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迅速成立检疫检测组,按照“市级统筹、属地负责,突出重点、分批实施,采检分离、安全有序”的原则,果断扩大核酸检测范围。
近10万社区工作者带着登记表,挨家挨户敲门、拜访,贴通告、发微信、打电话,对5月30日以来与新发地市场有密切接触的人员等重点人群进行全覆盖、地毯式、网格化大排查。同时,依靠大数据排查到过涉疫市场附近的人员,督促其上报社区,进行核酸检测。
一个个检测点迅速搭建,一批批核酸检测采样人员迅速进驻,一间间核酸检测实验室彻夜灯火通明……
6月15日,涉疫市场工作人员、周边小区居民、大数据排查的涉疫市场相关人员及社区“敲门行动”中主动报告有接触史人员采样检测完成。
6月16日,大数据排查新发地市场其他相关人员的采样检测完成,当日核酸检测累计人数超过50万人。
6月17日,全面铺开对中高风险地区常住人口,以及与公共服务业相关的18个行业从业人员采样检测……
6月26日,全市基本完成“应检尽检”人员筛查。6月28日起,核酸检测进入“应检尽检”动态清零、“愿检尽检”同步开展阶段。
6月11日至7月14日,全市累计采样1190万人,累计检测1188万人,检测人数超过北京常住人口的一半。这背后,是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各种社会力量日以继夜的付出。
据统计,全市累计发动下沉干部、社区工作者、在职党员、民警、志愿者等各类力量40余万人次参与核酸检测现场采样及秩序维护。采样高峰时,全市采样场所达485个,点位达3424个,动员采样工作人员8765人,日最高采样量达121.2万人。
本市持续提升二三级医疗机构检测能力;部署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全市检测机构从75家迅速增至194家。同时,快速建设“火眼”实验室,科技企业加班加点生产核酸检测试剂,兄弟省市支援核酸检测……短短两周,本市日核酸检测能力从近4万份增至45.8万份。按照科学混采检测方式,单日最高检测108.4万人。
大范围的核酸检测为快速筛查传染源、快速切断传播链条、快速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通过“核酸筛查”等方式主动发现的确诊病例占比达75%。
这只是全城抗疫的一个缩影。近一个月来,志愿者的身影活跃在大街小巷,有的协助社区干部挨家挨户摸排情况做好服务,有人背起设备进行消杀,有人守着热线提供心理疏导……更多市民则坚定支持配合防控举措,做好个人防护。
集中资源,精准施治
确诊患者转危为安
此次疫情中的确诊病例全部收治在地坛医院,便于更好地集中专家资源,改善治疗效果。
疫情初始的那个周末,地坛医院内一片忙碌,在原来开放一个确诊病区、一个筛查病区的基础上,又临时加开了4个病区,其中3个病区用于确诊患者的治疗,一个病区用于筛查。
面对疫情,白衣执甲。
市医院管理中心从友谊医院、同仁医院、朝阳医院等市属医院紧急组织抽调百余名医护人员以及多名危重症专家集中到地坛医院共同参与救治。
6月16日,从冬天奋战到夏天的医护人员,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就再次出征。当天,市医院管理中心从19家市属医院紧急组织抽调100名医务人员前往地坛医院支援新冠肺炎集中救治工作。 程功 摄(资料照片)
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支援地坛医院的7名医护人员中,北京援鄂医疗队队员姚洁林也在其中,“这次就在家门口,我们一定能赢!”姚洁林说。
地坛医院副院长吴国安介绍,医院每天对病人进行两次筛检,及时评估病情变化,治疗中坚持中西医并重,轻型和普通型患者主要以中医药治疗为主,重型和危重型患者中西医协同救治。
正因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此次疫情确诊病例中,危重型和重型占比明显低于年初疫情。截至7月13日15时,新发地市场聚集性疫情确诊病例中,诊断为危重型的确诊病例累计有5例,诊断为重型的确诊病例累计有21例,危重型和重型占全部确诊病例的7.8%。经过综合治疗,目前,重型、危重型患者100%转为普通型。
7月14日,此次疫情首例确诊病例唐先生出院。
截至7月19日15时,已有219例确诊患者治愈出院。
保供稳价,信息透明
共同守护防控成果
疫情突袭,北京并没有大范围“停摆”,而是以街道、乡镇为管控单元,以社区(村)为基本抓手,依据“14天内有没有确诊病例”等维度划分出不同级别的风险区,并保持动态调整。在锁定重点区域、有效控制疫情的同时,将疫情对社会的影响降至最低。
新发地批发市场每天吞吐着大量农产品,市场休市,市民吃菜怎么办?疫情防控之初,“保供稳价”是重要工作之一。
6月13日凌晨,新发地市场暂时休市的同时,各部门紧急协调,将原本在市场内交易的蔬菜和水果移到5个指定区域进行交易,几天之后,临时交易场地又增加至6个。
国家发改委牵头,会同河北、北京设立外埠蔬菜等物资进京中转调运站,全天候24小时为进京蔬菜水果提供中转调运服务。
北京市大洋路、岳各庄、锦绣大地等主要批发市场也全力保障供应;各连锁超市企业积极响应,承诺“不涨价”……
北京人的“菜篮子”没断供,依旧丰富。
疫情之初,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就明确要求:“要加强宣传引导,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醒市民群众增强个人防护意识。”
6月11日至7月19日,北京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已召开40余场,在疫情防控最要劲儿的时候,一天两场,甚至一天三场,及时通报疫情防控形势,病例流调情况,解读防控措施,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7月2日,石景山万达广场,一女子自称核酸检测阳性,崩溃大哭的视频在网上传播,引起广泛关注。第二天,市疾控中心、石景山区相关负责人就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该女子的流调情况,密接者的管理情况,消除市民恐慌情绪。
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国疾控中心疾病预防、消毒、应急等领域的专家也走上新闻发布台,解读风险等级、病例救治、科学防控等相关热点,提醒市民做好防护。
抗疫的过程,也是北京的“防疫机制”不断提升的过程——“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启动,“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将纳入社区治理体系”“抓紧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发热哨点”“加强负压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建设”“保留一定规模的应急物资生产企业”等措施逐步落实落细。
截至7月19日,北京已连续14天无新增确诊病例。但疫情传播风险依然存在,多位专家提醒,新型冠状病毒秋冬季还可能再度来袭。
经此一疫,北京已做好准备!
来源:北京日报 | 记者 刘昊 刘冕
流程编辑:TF021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