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书乡

从张学良到张学思,我走在口述史的路上

2020-08-28 17:14 编辑:TF010 来源:北京晚报

今年才注意到,当当网在历史类图书的类别下,细分出一个口述史小类。

作者:朱洪海


■张学良、张学思两兄弟的口述史都出自我手整理,是机缘巧合,还是因为同是东北人?

■十二年来,我采访过近百位老人,他们大多是抗战老兵,也有抗美援朝的老兵。

■采访计划总是在延长,写作计划也就跟着在延长,看来,我在口述史的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刚刚在8月份上市的《从延安出发——开国少将张学思夫人谢雪萍口述历史》就在这个小类的榜单上。这本书是我策划、创作的第三部口述历史,第四部《旗正飘飘——那些亲历冀中抗战的东北人》正在编辑中。手中正在进行的是第五部《伞兵天降——我的十年法国外籍军团生涯》。

■奶奶是我的口述历史启蒙老师

我对历史的偏好,从初中时代就很明显了。进入大学学习的是图书馆学专业,但是分在历史系,因而也学习了很多历史专业的课程。

细想起来,我的口述历史启蒙老师很可能是我的奶奶。

我从1岁就被送到乡下的奶奶家,直到7岁上学才回到城里。当今出版业的低幼阅读和桥梁书都是热门话题,但是在乡下,在我幼小的童年时代,这样的书一本都接触不到,但对于孩子的心理来说,这个需求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于是奶奶充当了故事大王的角色。

奶奶讲的故事,都是她的经历,尤其那些发生在战争年代、令她难忘的往事。这些故事,牢牢地吸引了我。

乡下的老家,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同样经历了令底层百姓无处生存的动荡,在奶奶的故事里,胡子、清剿驴子、国军、八路军你来我往。胡子就是土匪,清剿驴子是国民党的清剿队,负责地方治安,但是到处骚扰百姓,老百姓恨不过,背后就叫他们清剿驴子。

一桩桩往事大多是辛酸的,甚至是惊险的,但是在奶奶的叙述里,听不到哀伤,她总是以欢乐的氛围诉说,就像是在讲别人的故事。反倒是听故事的心里挺难过。

大概也是受到奶奶的影响,我的每一部口述史的叙述风格都是极为冷静的,极少掺入个人情绪,我希望以人物本身的经历打动人心,这种个人风格贯穿了现有的五部口述历史。

很多个晚上,我就在这样的故事里入睡,有的,听了无数遍后还想听。就这样,用了我的整个童年,在一位民间老人的身边完成了口述史启蒙。

■第一部就是唐德刚版《张学良口述历史》

我的每一部口述史,从启动到出版都是经历多年。

第一部就是唐德刚版《张学良口述历史》,前后历时五年才完成。最初是在《环球时报》上看到一篇文章,介绍美籍华人教授唐德刚手中,有11盘采访张学良的录音带。听张学良本人讲述自己的历史,这样的书还没有过。

于是辗转联系到唐德刚先生,得到他的授权,拿到了11盘录音带,经过我逐字逐句的整理,最后得以出版。

在出版之前,出版方就作者署名征求我的意见,我说如果我和唐德刚先生联合署名,恐怕会拉低读者对这部书的认同感。为了它更好的传播,我放弃署名权。

这部书出版后,取得了空前的影响。

操作这部书对我的最大受益就是,突然明白原来可以用录音机解决采访的记录问题。

在我的青年时代,接触过很多有意思的老人。我读大学的时候,就专门到老家对面的邻居家,采访一位被土匪绑过票的爷爷辈老人。但是笔能记录的很有限,那时也没想到可以利用录音机采访,而即使想到了,在那个年代,不仅录音机金贵,而且录音带同样是奢侈品。普通人家都有个几十盘录音带,听音乐、学外语。但是如果做口述采访,尤其要做长期的资料积累,需要的数量就极为庞大了。

明白了可以用录音机采访这个一点就破的简单道理,我立即联系上一位数年来一直想采访的老人,这是一直未能实施的计划,除了工作变动等因素,也是因为没想到录音这个采访手段。

■科技进步解放了口述史

这时已经是2008年,电子时代已经开启。

正月初六,我买了一支录音笔,开始了漫长的采访,老人的家住的比较远,幸好有直达的公交车,窗外的景色从冬天到春天,再到夏天到秋天,当最后书稿定稿那天,又是一年的正月初十,整整进行了一年。

这次采访的是一位抗战老兵,叫黄耀武,那一年80岁。他是1943年从广东报名从军,当时只有15岁。跟随新六军先后参加了印缅战场的第二次远征,参加了收复南京,也参加了东北的内战。

从他的叙述里,我听到了面对外敌入侵、全民族同仇敌忾的抗战往事,也听到了面对内战,底层士兵如何厌战,国民党内部是如何腐败,理解了强悍的新六军及国民党部队为何最终会兵败如山倒,真的是老百姓放弃了这个腐朽的政权。

这部书稿,先是以《1944-1948我的战争》为书名出版,因为同样的考虑,我也没有署名。直到出版增补了内容的新版时,出于推广的考虑,我才和老人共同署名,新版的书名改为《我是新六军少尉》。

国民党高级军官的回忆录和文章出版了很多,但是国民党部队的基层士兵写回忆录的,黄耀武老人是唯一的一位,士兵的视角更容易引起读者共鸣,尤其又是生活在一个畅所欲言的时代。这本书前后两个版本,都很受读者们的认可,仅是老人亲笔签名的就有上千本。

老人在一年前过世了,很感谢他,为后人在图书馆里留下了一段真实的历史。尤其在研究印缅抗战时,这本书一定是学者们要了解的。

这本书,从初衷到成书出版,前后历时八年。

前面七年一直在拖,录音笔的出现立即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我总觉得,是科技进步解放了口述史,至少在我身上表现出来的是这样。

■采访开国少将张学思夫人谢雪萍

《从延安出发——开国少将张学思夫人谢雪萍口述历史》是我的第三部口述史,同样也是历时八年。

八年前,我第一次走进香山脚下谢老的住处,开始对老人的第一次采访。她是开国少将张学思的夫人,也是八路军女战士。

在我的心里,一直有不解的谜团,张学思是怎么参加共产党的?他的父亲张作霖杀害了共产党的创始人李大钊,在这样的家庭里,张学思怎么会有条件接触到共产党?后来他又是怎么参加八路军的?既然参加了八路军,为何却在八年抗战里默默无闻,然后突然出现在朱德总司令发布的二号命令里?张学思部过去一直在哪抗战?

有关张学思的研究过去实在是太少了,《从延安出发》出版后,一位专家拍着这本书说,三十年了,这是有关张学思的第二本书。

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林枫的女儿林耿耿撰文说:“现在很少有人、有地方提到张学思同志,我认为是很不公平的。他的影响力也同样是没人能替代,作用独特,以他的身份在中国共产党内其功不可没。他是张学良兄弟姊妹中唯一的共产党员。但是,凡提到张学思同志的地方,大多数只是突出写他和张学良的亲兄弟关系。人们只对他与张作霖、张学良这层家庭关系感兴趣,是一种猎奇的观点,而不晓得、也不关心他为人民立下的丰功伟绩。”

林耿耿写的,其实也是我做这部口述史的初衷。这部书里,以张学思为主,实际上写道了四男两女六个青年,他们当中有四个大学生一个高中生,原本都有很好的个人出路,在民族危机的关头,他们为什么会选择共产党,选择延安?面对着随时都可能牺牲的危险,六个人又是如何坚持战斗在最为残酷的冀中根据地?

他们当中,后来有三男被授予少将军衔,一男被授予大校军衔,两女分别以红军和八路军的资格离休。

人的一生应该怎样有意义的度过,张学思以亲身实践回答了这个问题,六个青年以亲身实践回答了这个问题,还有千万个热血青年以亲身实践回答了这个问题。

《从延安出发》完成了这个任务。

不仅仅以材料说话,还要通过史料互为印证,是我在创作这一部口述史时的新变化。同时依旧保持着客观冷静的风格,我不想让作者的情绪在文中渲染,什么样的描写能比主人公的亲历更能打动人心呢?

回头看去,张学良、张学思两兄弟的口述史都出自我手整理,是机缘巧合,还是因为同是东北人?

十二年来,我采访过近百位老人,他们大多是抗战老兵,也有抗美援朝的老兵。采访计划总是在延长,写作计划也就跟着在延长,看来,我在口述史的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每一次,当面对着老人坐下来,喝一口水,听老人安静地叙述往事时,我就像是回到了奶奶的身边,就像在听她的那些故事,觉得时光也回到了从前。

心里不免有点遗憾的是,没有给奶奶做一部口述史,奶奶没有活到我突然明白的那一天,奶奶走了以后,新一代科技才向世界走来。

偶尔,心里也有一点成就感,老人们的故事,其实也是奶奶的故事。

原标题:从张学良到张学思,我走在口述史的路上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10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