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对学识和事业要“贪得无厌”,这三位资深学者拥有这样的精神

2020-08-29 17:25 编辑:TF010 来源:北京晚报

“贪得无厌”是一个贬义词,常常用来形容人的贪心大,老不满足。据考证,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贪婪无厌,忿类无期。”但事物是有多面性的,一些成语在不同的语境下,也会产生多种含义。诚然,人在物质生活上需要知足常乐,但在对学识和事业的追求上,似乎应该有“贪得无厌”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到达光辉的顶点和成功的彼岸。

作者:马誉炜


资料图:暮年的周汝昌先生 白继开摄

说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句名言的孔子,不就是因为有终生学习而不觉满足、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的精神,才做到了满腹经纶、学富五车,进而留下了传承数千年不衰的思想和理念,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吗?一代伟人毛泽东历来主张在本领提高上要有“恐慌感”,他曾说:“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这句话里的“不自满”,就是“贪得无厌”的意思。正因为有不自满的学习精神,毛泽东和他们那一代共产党人才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建设中学习建设,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在做人做事、求知求实上,为后人树立了永不懈怠、永远向前的典范。

提及在学识和事业上有“贪得无厌”精神的人,我想到了学术界的三位资深学者。

一位是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他一生醉心于研究《红楼梦》。暮年的周汝昌双目几近失明,仅剩下一点听力,但直至2012年过世,他也没停止过思考。他曾说:“我一点儿也不想休息。我不是说九十多岁了,就该自由地过了,我要利用这点可能的时间和精力,把每天不断思考的新问题、新见解铺到纸上。不铺到纸上,我自个儿也忘了,这个消失了谁也替代不了,会让我觉得这是我研究了六十多年的损失。现在的写作是抢救性的,每天几百字也写,一千字也写,主题很分散,我这个人就是这么贪得无厌。”先前,在右眼视力仅为0.01的情况下,他每天趴在一张简易的方桌上,把自己的思考写在纸上;那些凌乱的字迹,有时是一个字叠着另一个字的,只有他女儿能勉强辨认出来。到后来,他彻底看不见了,便整日苦思冥想打腹稿,而后口述出来,让三个女儿轮流记录。在他九十五岁那年,由他口述的姊妹篇《红楼新境》《寿芹心稿》相继出版。

还有一位是新中国建筑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先生。到南京金陵红楼梦博物馆的工地视察时,八十五岁的吴良镛因突发脑梗,一头栽倒在地上。当时许多人都以为吴良镛的工作生涯就此画上了句号,连医生都断定他这辈子不可能再站起来了,但病痛没有将吴良镛击垮,反而激发出他愈挫愈勇的拼搏精神。在康复治疗期间,吴良镛的半边身子完全不能动,别人练四个小时,他练八个小时;连小伙子都坚持不住的训练科目,他竟然能坚持下来。他告诉自己:“我不但要站起来,还要恢复到能写字、能绘画的状态。”功夫不负有心人,出院那天,吴良镛送给医院一幅书法,苍劲有力的字迹,是为康复治疗交出的最好答卷。出院后,吴良镛仍然闲不住,思维的活跃程度甚至超过年轻人,几乎每天都有新想法、新创意迸发出来。他的枕边总放着本子和笔,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本子记下自己想到的问题。

第三位是年逾百岁才过世的经济学家杨敬年先生,他在妻子突发脑溢血终身瘫痪、独子病故,人生不幸接二连三袭来的情况下,仍怀着“欲为国家兴教育,肯将衰朽惜残年”的赤诚之心,教书育人,著书立说。七十岁以后,他创造了十项重要成果,除去译作,撰写的论著超过一百五十万字。九十岁时,他出版了哲学著作《人性论》;九十三岁时,他出版了译作《国富论》——当时他每天工作八小时,用十一个月完成了七十四万字的书稿,又陆续补充了六万字的索引,而这一字一句都是手写的。一百岁时,他还出版了二十七万字的自传……学生们曾经送给老师一块匾,上面写着“生命从百岁开始”。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三位资深学者都怀着一颗“贪得无厌”的心,对所研究的学问、所从事的工作,有不自满的学习精神。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具备了这种不满足、不懈怠、不停步的精神,无论做什么事,都是会有起色的。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缺少这份执著。不少年轻人总觉得自己还有时间,紧迫感和危机感不强,学习知识浅尝辄止,对待工作缺乏全身心投入,也有人好高骛远、急功近利、沉不下心,一年到头看似忙忙碌碌,实际一事无成。一些稍微上了年纪的人,总觉得身体和精力大不如前,保养身体、颐养天年的思虑多了,在学习、工作上的钻劲儿和韧劲儿少了。还有一些人的“三观”出了问题,追求的目标发生偏移,把名利看得过重,到头来摔跟头、跌跤子。对名利贪得无厌的人,在学识和事业上很难静下心来,也就没办法在这方面“贪得无厌”了。这大概是一种辩证法。

想在学识和事业上有所成就,首先要有名利淡如水、事业重如山的意识,视野要开阔,胸襟要开阔。其次是要修身养性,培养坚定的意志和信仰,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对待事业和工作。再就是不左顾右盼,尤其要珍惜当下,扎扎实实地抓住每个今天,不让一日闲过。如是,就必会有一个充实、有益、快乐、幸福的人生。

原标题:对学识和事业要“贪得无厌”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10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