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保护效力79.34%意味着什么?一文读懂!
2020年12月15日起,我国正式开展重点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眼下,各地正在有序推进重点人群新冠疫苗的接种,并将逐步扩展到普通人群。
这次接种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根据Ⅲ期临床试验期中数据,其保护效力为79.34%,中和抗体阳转率为99.52%。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打了疫苗还会感染新冠病毒吗?
79.34%的保护力意味着什么?
中和抗体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能够对抗病原体的抗体,是疫苗起保护作用的基础。99.52%的中和抗体阳转率意味着,在接种两针疫苗的人中,有99.52%的受试者产生了中和抗体。
但是,产生中和抗体不代表疫苗就能起到保护作用,还需要抗体达到有效的浓度,并且由于个体差异,相同浓度的抗体对不同人的保护作用可能也不同。
该灭活疫苗的保护效力为79.34%,意味着有79.34%的受试者,因为接种了疫苗而受到保护。这一数据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不低于50%的标准。疫苗的保护力越高,就可以更快更高效地实现群体免疫。
Ⅲ期临床试验为何在国外做?
新冠疫苗的研制需通过一、二、三期临床试验,我国首支新冠病毒疫苗,是在Ⅲ期临床试验期中数据合格后才获批附条件上市的。临床试验到底需要做些什么?Ⅲ期临床试验为何对疫苗至关重要?
中国生物技术公司董事长 杨晓明:第一,从实验室,在临床批准试验之前进行了系统的实验室的检测,包括各种化学物理的检测、试验动物体内的检测,我们用了7种动物。I期Ⅱ期临床主要的观察目标是安全性,我们也选出了有效的剂量,同时血清学的检测是一个很重要的有效性的指标,可以杀灭病毒的抗体,在打了疫苗以后可以产生。真正的全部的疫苗上市的有效性,应该在我们Ⅲ期临床试验,去到疾病流行的疫区,看在实践中到底有没有效果。
Ⅲ期临床试验必须在疫区进行,因为有人被感染,才能证明有人因为接种疫苗而不被感染,这样才能证明疫苗的保护力。由于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Ⅲ期临床试验只能到国外才能进行大规模的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接种的首支新冠疫苗为何是灭活疫苗?
我国首支获批附条件上市的新冠疫苗,是国药中国生物北京公司生产的灭活疫苗,灭活疫苗的免疫原理是什么?
截至目前,全国已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900多万剂次。灭活疫苗是将体外培养的新冠病毒进行灭活和纯化,从而得到的疫苗。被灭活后的病毒没有致病能力,但仍然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使体内产生抗体。
中国疾控中心生物安全首席专家 武桂珍:灭活实际上是用特殊的方法,把活的毒株弄死了,但是为什么灭活疫苗还有效呢?主要是我们保留灭活疫苗的抗原。所谓的抗原就是能够激起免疫系统的反应,产生抗体,所以我们打完灭活疫苗以后,要测中和抗体到底有没有。
灭活疫苗的优势是采用传统经典的疫苗制备方式,研发平台成熟、生产工艺稳定、质量标准可控、保护效果良好、研发速度快,且易于规模化生产,具有国际通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判标准。
灭活疫苗需要生产企业具备生物安全三级防护标准,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国在灭活疫苗研制方面拥有较强的科研和生产能力,现有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甲肝疫苗、手足口病疫苗等均为灭活疫苗,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北京科兴生物生产的两款新冠疫苗,也同样是灭活疫苗。
我国新冠疫苗研发分5条路线,即全病毒灭活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以及核酸疫苗。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29日,全世界共有60种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在处于Ⅲ期临床试验的15种疫苗中,中国占据了5种。
相关新闻
截至1月11日,北京新冠疫苗接种人数突破100万
为做好北京市重点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以“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工作体系,按照“市级统筹、区级实施”的工作原则,在疫苗储运、接种操作和不良反应监测中加强科学管理,形成接种工作组织化、流程管理闭环化、接种力量配备单元化,有力保障接种工作顺利运行。
全市共运行疫苗接种点241个,配备预防接种人员8700余人,组建市级应急接种队伍66支。截至2021年1月11日11时全市接种人数突破100万。
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高坚介绍,目前,全市共运行疫苗接种点241个,配备预防接种人员8700余人,组建市级应急接种队伍66支。全市每日接种量为10万到15万人左右,预计春节前能完成第一阶段国家安排的重点人群的接种,其中,在1月15日前完成重点人群第一针的接受任务,2月5日之前完成第二针的接种。
原标题:新冠疫苗79.34%的保护力意味着什么?打完还会感染吗?
来源:综合央视财经 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04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