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国发现新冠感染更早期线索!
巴西圣埃斯皮里图州卫生部门12日宣布,该州在2019年12月采集的血清样本中检测到新冠病毒特异性IgG抗体。
圣埃斯皮里图州卫生部门说,该州对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采集的7370份血清样本进行了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这些样本来自疑似感染登革病毒或基孔肯雅病毒的人,结果210份血样呈新冠IgG抗体阳性。
资料图 新华社发 拉赫尔·帕特拉索 摄
其中有16份采集于去年2月26日巴西报告首例新冠病例之前,最早的一份采集于2019年12月18日。
该州卫生部门还表示,一般感染病毒一段时间才能检测出新冠病毒特异性IgG抗体呈阳性,所以这名被采样的人有可能在2019年11月底或12月初就暴露在有新冠病毒的环境中。
巴西卫生部12日发布公告指示该州深入流行病学调查,并将血样送往位于里约热内卢的奥斯瓦尔多·克鲁兹基金会进行核酸检测,这家巴西国内顶尖的新冠病毒研究机构将最终确认这些被采样的人是否曾感染新冠病毒。
在此之前,美国、意大利也都在人类身上发现更早期新冠感染的线索,多国对废水的研究也显示新冠病毒可能早已存在。对早期新冠疫情的一些新发现,引发学界对新冠病毒起源和传播的新思考。
不过,对新冠早期预警,科学家为何从下水道寻找线索?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尽早结束封锁状态,科学家们希望通过观察下水道污水的变化来强化对新冠病毒的监控能力。
跟新冠病毒临床检测方式不同之处在于,无论是CT检查还是鼻咽拭子取样,现有临床检测都只能了解单一个体是否感染。而通过下水道的污水样本,科学家们可能只需要一次试验就能掌握几十万人的感染情况。
排泄物中新冠病毒数量“非常可观”
长期以来,各国科学家一直在使用一种叫“废水流行病学”的技术,来追踪如吸毒或化学品泄漏等一些社会公害,以协助指导决策。2013年以色列爆发的小儿麻痹症就是通过对下水道污水的监控而发现的。
为了构建新冠病毒的早期预警系统,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埃里克·阿尔姆率领的研究团队每天都在处理、分析马萨诸塞州下水道里面的污水。这些污水来自该州所有的未经处理的家庭污水。如果该团队成功的话,他们很快就能发现新冠病毒遗传基因的一些特征。
埃里克·阿尔姆教授是麻省理工大学微生物信息学与治疗学中心的联合主任,他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要在下水道的污水中检查流感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但幸运的是,跟流感相比,人们排泄物中的新冠病毒具有非常可观的数量,足以确保试验的顺利开展。”
在此之前,有研究显示,在中国武汉、深圳的确诊患者以及在美国首例病例的粪便中都检测到了新型冠状病毒,这个现象说明了病毒可以在消化道复制并且存在。
马萨诸塞州的第一批新冠病毒感染者被确诊的时候,埃里克·阿尔姆教授率领的团队在该州的下水道污水里发现了微量的新冠病毒。在荷兰,同样试验也在进行当中。2月8日,该国研究团队在下水道污水中尚未发现新冠病毒。但在该国首例感染者被确诊1周之后的3月15日,研究团队在污水中检测出了新冠病毒。此外,法国和澳大利亚也有同样的研究结果公布。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土木环境学教授卡拉·纳尔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能尽早及时发现病毒感染的死灰复燃,就会给疫情防控创造最佳的时机。”纳尔逊专门研究通过水管传播的病原体。
预警时间比临床检测早,能更好监控无症状感染者
在各国寻求尽早结束“封锁”之际,对于公共卫生机构而言,疫情防控的一大盲点是那些无症状感染或尚未出现症状的感染者。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土地与水科学主任保罗·贝尔奇博士帮助该国政府进行了一项研究,分析了约6万人的集水区污水。他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新冠病毒通常在人感染之后的3天左右,就会出现在排泄物中。这比一个感染者通常需要5天甚至更长时间才会出现症状要短得多。”
纳尔逊教授认为,废水检测的实施成本可能只是临床检测和政府正在考虑的一些其他措施(如接触追踪)的一小部分。然而,要扩大污水监测项目的规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他就美国的情况表示:“需要从公共部门调动不同的资源才能发挥更大作用。我们的污水处理厂绝大多数都是由公共机构管理的。”
埃里克·阿尔姆教授表示,他的研究小组现在可以处理150个城市的污水处理厂的信息,可以覆盖美国约1%的人口。他希望在一个月内可以扩大到1000个城市。
在澳大利亚,保罗·贝尔奇博士说,一个选择是利用澳大利亚刑事情报委员会的专业知识来制定一个国家计划。该委员会去年将58个处理厂的废水作为衡量药物使用的工具。
另外,科学家们遇到的另一大难题是还不能确定每个感染者在排泄的过程中究竟会释放出多大量的新冠病毒。也正因为此,这种试验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早期研究的数据范围很广,常常与临床诊断结果相差很远。
不过,科学家相信,更多的数据将产生更准确的结果,并有助于建立一个公式以便决策者可以决定终止或延长隔离。污水取样可与临床试验结果一起审查。
(原标题:又一国发现新冠感染更早期线索!)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新华社微信公众号、红星新闻
流程编辑:tf020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