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深读 > 封面

狂热的医学教授 曾治好徐向前偏头痛

2014-12-22 10:31 编辑:TF007 来源:网络

2014年12月22日,1947年3月,在河北阜平县城南庄沟槽村,晋察冀解放区荣臻小学成后返母校任教授,抗战时到张家口任伪蒙疆立了,我是第一批入学的学生。随着战争的顺利发展,我们学校跟着部队到了平山县古贤村的平原地带,这里离党中央所在地西柏坡很近,后来又进入石家庄,这是我解放军攻占的第一个大城市。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了,3月我们就进入了北平,学校也改名叫做八一小学医学院院长。

q2

 

1984年10月1日,胡耀邦访日期间接见稗田夫人及家人,此时稗田已经过世。前排左一田子鹤(池谷田鹤子),左四胡耀邦,左五稗田夫人(竹山喜代子),左六王震,后排右一胡锦涛。

随着学校的不断迁移,我们学校陆续来了一些日本小朋友,和我同班的有田子鹤、安达勇、高木纪子和她的弟弟高木雄二,他们都能讲流利的汉语,外表上也看不出和我们的差别,很快就融入孩子们的队伍。安达勇也成了我们最好的玩伴,温柔、安静的田子鹤更成了许多女同学的“知心朋友”。活泼顽皮的安达勇经常有一些小小的发明,颇受男同学的欢迎,我们把毛笔的竹管削下一截,把竹筷子的前头削细,用嚼碎的纸浆堵在竹管的两头,用筷子头推动后面的纸浆团,在空气压力的作用下,前面的纸浆就会像子弹一样射出去。打在人身上虽不会受伤,但有时也常常感到疼痛。于是星期日早上大家都不起床,躲在被子里互相“开战”,寻找快乐 慢慢地,我们从老师和阿姨们口中知道了这些同学的来历,原来他们都是日本友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中日籍医生的孩子。田子鹤的爸爸叫津泽胜,是医院的内科主任,妈妈叫竹山喜代子,是一位小儿科医生,安达勇的爸爸是一位外科大夫,原名安达次郎,后改名安达仁,但医院的同志都称呼他安达教授。高木姐弟的父亲高木大夫是放射科专家,不久姐弟二人又改姓高,成了真正的“中国孩子”。

狂热的医学教授

原来,这些日本同学的父母大都是跟着一个叫稗田宪太郎的医学教授来到八路军的。稗田是日本甚至世界医学界知名的病理学专家,早年毕业于南满医大,曾赴美留学,学成后返母校任教授,抗战时到张家口任伪蒙疆中央医学院院长。

稗田是一位著名的医学教授,也是一名狂热的“爱国者”,他曾动员他的未成年的儿子报名参加“神风”敢死航空队,自愿充当“肉弹”。当他于1945年8月15日听完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广播后抱头大哭。他不明白“大日本帝国”为什么会战败,他也接受不了日本战败的事实。

后来,稗田和日本医院的工作人员一同来到北平,此时的他极度苦恼和失落。但他的学生们并没有忘记他。他的一位学生代表国民党来看望他,带来的是一大笔钱和一些承诺,要他到国民党部队去,许以优厚的待遇,还可以派几位漂亮的女护士照顾他。稗田厌恶地拒绝了来客,他需要的不是这些。

稗田的第二位访客是共产党北平地下组织的同志,代表稗田在八路军中的学生们来看望他。来人衣着简单、朴素,落落大方,和蔼可亲,邀请他到京西抗日根据地去做客,那里环境安静、风景优美,可以去修养几天,即使去看看,旅游一下也好。

稗田动心了,他此前听说过八路军是共产党领导的部队,虽然他对共产党、八路军并无好感,但对这支小小的队伍能够战胜强大的“日本皇军”,百思不得其解,十分好奇。他想去看看,了解一下他们是怎样取得战场上的胜利。

徐向前伯伯的偏头痛治好了

就这样稗田来到了平西抗日根据地,不几天他就惊奇地发现这是一块和张家口、北平、天津完全不同的新天地。这些被称为“八路”的小战士是那样的年轻,他们面孔红润、朝气蓬勃,走路都一蹦一跳的,嘴里唱着歌,和他们的长官亲密无间,和驻地的老百姓更是亲如一家。稗田产生了强烈的愿望,想更深一步的了解这支部队。而之后的一件事更令他终生难忘,让他最后下决心留下来去。

有一天,八路军驻地来了几位美国军人,他们是驻北平美军顾问处的。美军的吉普车发生故障熄了火,一些战士上前帮忙推车,稗田也参与其中。车子又发动了,美军向他们表示感谢,稗田用日语说了一句:“欢迎再来”。不想美军的人一愣,立刻停车跑到屋内向刘仁司令员责问:这里为什么会有日本人?事后,刘司令找到稗田告诉他,我是这样回答美国人的,美国有好人也有坏人,同样,日本有坏人也有好人,我这里的日本人都是好人。

美言一句暖三春,一位共产党、八路军的高级干部能这样评价自己,一股被理解的暖流立刻传遍稗田全身。稗田留下了,他又动员了许多日本同仁、学生来到了已经八路军驻地张家口。

在张家口,聂荣臻司令员亲自接见了稗田,聘他为军区卫生顾问,并做为从太行山区迁来的白求恩医科大学的教授参加教学和医疗工作。这样,包括田子鹤、安达勇、高纪子、吉田进等我的日本同学的父母都来到了张家口。白求恩医科大学最多的时候有一百多名日籍医、护人员们为培养中国的医护人员,为张家口的医疗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时徐向前伯伯患偏头疼,经常受病痛折磨,到张家口请稗田治疗大有好转。胡耀邦叔叔患腹泻久治不愈,也是由稗田诊断为阿米巴痢疾,最后治好了。1984年10月耀邦叔叔率代表团访问日本还专门去看望稗田一家,当面感谢他的治疗之恩。

申请入党的日本教授

我当时在张家口得了麻疹,没有药医只能一个人被隔离在一间小屋子里,最后被送到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一位日本大夫来看望我,我想他可能就是稗田。在医院养病期间,我生平第一次看了电影,是一个关于东亚运动会的纪录片,通过这部电影我才知道还有撑杆跳和三级跳这样的运动项目。

作为医校的教授和军区的顾问,稗田受到了极大的尊重。他的工资为每月1500斤小米,差不多是中国教授的30倍,而包括聂荣臻在内的部队人员则无工资,除了吃穿,只有一点点津贴零用钱。当时张家口解放区政府还征求他对市政建设的意见,他此前听说过八路军是共产党也坦率地提出应该清理流经市中心的清流河,绿化河堤,使河畔公园化,成为市民的休息场所。市政府立即接受了他的建议,全体市民包括晋察冀军区的领导都来参加改造河道的义务劳动。当稗田来到劳动现场,再一次震惊了,被深深感动逐步悟出了为什么的部队,虽然他对能战胜貌似强大的日本皇军,他感到中国的未来也将属于。他开始自觉地学习哲学、社会科学类书籍,学习马列主义和毛主席的书籍,使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经过深思熟虑,他向聂荣臻司令员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聂司令员请示了延安,答复他:中国已停止招收外籍人员入党,但他永远是中国、八路军并无好感,但对这支小小的队伍能够战胜强大的“日本皇军”,百思不得其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对中国共产党的决定,稗田表示理解,但他思想上的飞跃和升华却是不可逆转的,是受益终身的。

作者简介:

罗箭,开国大将罗瑞卿之子。1938年生于延安。1947年河北阜平县入荣臻小学,1949年随学校进入北京。1952年就读101中。1958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原子能系。1961年转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核物理系,1963年到国防科工委第21试验基地研究所,参加了我国第一、第二次核试验,因完成任务出色,两次荣立三等功。1966年因受父亲罗瑞卿问题牵连,被停职。1970年被按战士复员处理,回原籍四川南充第二缫丝厂煮茧部当送茧工。1976年落实政策,回到新疆原单位。1978年调入国防科工委机关,先后在司令部、科技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工作,后任解放军总装备部后勤部副政委、少将军衔,已退休

 

*声明:本文系特稿,请勿摘转。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罗箭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