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深读 > 调查

汉莎德翼坠机解读被忽视副驾驶内心:遭机长痛骂是家常便饭

2015-04-02 11:12 编辑:admin 来源:网络

2015年4月2日讯,几天前,汉莎旗下廉价航企德国之翼客机坠毁,在法国南部坠毁,机上144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无人生还。副驾驶卢比茨将机长锁在驾驶舱外,独自一人操控飞机撞山解体。副驾驶的疯狂行为导致了空难的发生。

 

19

 

在国内某航空公司副驾驶小L的朋友圈中,讨论最多的话题则是飞机上的副驾驶。“副驾驶在这次空难中‘火了’。”

小L穿着白衬衫扎着领带坐在驾驶舱中,与塔台进行着飞行前的沟通。即将开始的这次飞行小L有些紧张,在他的心里一遍遍默念着身旁机长的驾驶习惯,生怕因为未按照机长要求,而在飞行中遭到机长的训斥。这也成为许多副驾驶飞行前的一种固定模式。

在小L眼中,副驾驶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还需要八面玲珑的性格。副驾驶并非外界眼中光鲜,在飞机中则是一个被忽视的群体。

 

挨机长奚落痛骂是常事

 

德国之翼副驾驶操控飞机撞山,让某航空公司副驾驶小L的朋友圈中都在讨论这个话题。“很多人都知道机长,但是知道副驾驶的却不多,这次空难让副驾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飞行任务前一晚,小L翻看着笔记本,本子上密密麻麻写着飞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在小L的本子上,记着许多这样的操控事项,在每页记录前,都写着“某某机长”的名字。“这些都是一些在圈子里出了名的机长,他们对副驾驶的要求极为苛刻。” 在小L的本子上,记录着这些机长的操控习惯,少则五六条,最多的一名机长,一共记了12条。“如何调高度、转弯速度等。其中有通讯的语速要慢,说话的语速都要与机长保持一致,说快了就要挨说。副驾驶的压力能不大吗?”

在飞机中有两套操作系统,一套由机长控制,一套由副驾驶控制。飞行中由其中一人作为主操作,另一人进行配合,通过配合才能操控飞机。

小L现在是一名资深副驾驶,几乎与其所在航空公司的所有机长配合过。在与每位未配合过的机长飞行前,副驾驶便会向同事打听着机长的习惯“大家如果都是按照标准进行操作则好办,但是有些机长有他自己的操作习惯,副驾驶就要迎合机长的习惯来进行操作,每次飞行任务的机长都不同,所以副驾驶就要努力地去迎合每个机长的不同习惯。”

在飞行中没有按照机长的驾驶习惯操作,随之而来的便是几句奚落,这对小L已是家常便饭,“在操作中,副驾驶的操作如果不是机长想要的,很多时候机长冷嘲热讽般地说,‘就你这样的怎么通过飞行考试的’,‘怎么当上飞行员的’。有的机长会在飞行中上对副驾驶骂脏话,而且很难听。”

一次飞行中,一名机长在飞行中辱骂副驾驶,两个人下飞机后便动手扭打在一起。“如果是机长把个人的操作习惯强加给副驾驶,就会在飞行中造成比较紧张的情况。就好像在开车,有个人在身边不停地说,开车的人就会非常烦躁,会变得很紧张。”

 

被乘务长忽视的副驾驶

 

由副驾驶引发的空难后,小L朋友圈中的一名乘务长发出一条感慨“以后要善待副驾驶,他们想吃什么、想喝什么就提供给他们什么。”

看似玩笑,在小L眼中却是副驾驶在飞机上的一种真实写照。“可以说,这是一个被忽视的群体。”

一些资历老的乘务长会询问机长喝什么饮料,得到答案后便会转身离开,忽略掉机长身旁的副驾驶。

小L与副驾驶们聚在一起,便会在私下讨论着每个机长的不同习惯,以谈论机长为乐趣。“有的时候前一天看到排班计划,遇到一个好相处的机长,就松了一口气。”

一次飞行中,小L在操作下降的过程中,身旁的机长突然去动操作杆。飞机马上出现双输入警告的提示,小L一下变得紧张起来。不知道机长的意图,“是要向上飞还是向下,副驾驶的思路被打乱,就会紧张,越紧张越会犯错,越犯错就越会被说。这样的机长在副驾驶圈里被称为‘上手王子’。机长的要求,主要是怕飞机出事儿,机长的安全压力特别大。但是,机长却不知道这种方式与副驾驶沟通,会让副驾驶压力很大,更会影响飞行安全。有的时候,遇到了苛刻出了名的机长,很多副驾驶都会悄悄换班。”

几年的飞行下来,小L从菜鸟副驾驶成为一名资深副驾驶,飞行时间已超过了晋升机长所要求的2700小时。

从航校毕业进入航空公司,小L从学员成为飞机第二副驾驶,坐在飞机的机舱的第二排,只有飞行教员操控飞机时,他才有可以与教员一同操控。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后,小L成为第一副驾驶,直接坐在机长身旁,“再经过三个阶段才能晋升为机长,这个过程如果顺利的话大约需要四五年时间。”较长的晋升周期也给副驾驶带来一定的压力。

 

高负荷下普遍休息不足

 

一年中,小L最为忙碌的时间除了春运、五一、十一外,7、8、9月份则是飞行任务最多的时候。

根据民航局颁发的《CCAR121部》法规规定,飞行员年飞行时数不得超过1000小时。每3个月不能超过270个小时,单次2人制飞行不能超过8小时。每周不能超过40个小时。“在国外的飞行员7天之内需要有一个连续48小时的休息。在国内,7天之内需要有一个连续36小时的休息。“连续飞行4天,只能休息一天半。实际上真正的休息时间也没有多少,身体很难调整过来。”

旺季时,小L常遇到航班是凌晨之后到港,他的休息时间也从到港开始就算。“在这三个月的旺季中,航空公司会加很多航班,许多航班都是半夜的红眼航班,都是起早贪黑的那种。”

飞行员的数量不足,每个飞行员都在高负荷地运转,疲惫的身体不仅在副驾驶,机长同样在高负荷中疲惫上阵。“有一个机长在飞之后就睡着了,这个特别吓人,飞机还在起飞过程中,人就睡着了。”

一名机长在滑行时,飞机突然偏向一旁,身旁的副驾驶突然头皮发麻,迅速歪头看向机长一侧,发现机长已经睡着了。副驾驶赶快要上手操作时,这名机长突然惊醒,将飞机从偏离的方向拉回来。“太吓人了,副驾驶直接一身冷汗。在旺季中,一些机长和副驾驶都是带病坚持飞行,很多飞行员在透支。”

在小L看来,机长的压力是要统筹整架飞机,对整架飞机的安全负责。副驾驶同样在承受这样的压力,还要考虑机长的习惯和感受。“其实飞机是两个人开的,操控飞机必须要两个人配合,并不是机长一个人就能完成。”

 

副驾驶比机长更焦虑

 

多年的飞行,小L与几名机长也变得熟络起来,他也开始八卦地打听着为什么机长会如此对待坐在身边的副驾驶。“有的机长在地面上很好,但是一上飞机明显就是另一种状态。在外面人看,副驾驶觉着还挺不错的,但是在飞机上,却不是那样的,不太招机长待见的。”

一名机长告诉小L,飞行中的安全压力巨大。另一个原因是每月有20多天的时间都在飞,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让心理也有些变化了,“同时也有一些年龄较大的机长无法晋升为飞行教员,心有不满,副驾驶则成为他的撒气桶。”

“许多副驾驶受了那么多年的气,熬成机长了,他会怎么对待他身边的副驾驶?有一些人就选择了变本加厉,就好像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后,比婆婆还狠。”小L说,副驾驶的这种压力也可能成为影响飞行安全中的一个变数。“一名机长在朋友圈里写着‘善待副驾驶,口中留德,不强加于人,既是对飞行安全的尊重,也是对副驾驶的尊重’。”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晏碧华等,曾对1123名飞行员的调查,其中神经衰弱的患病率为10.2%。焦虑症、抑郁症也是飞行员常见心理疾病。国外飞行员焦虑性神经症的发病率为5%。民航飞行员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国内一般成人,并且副驾驶的焦虑水平明显高于机长,不同年龄、职务、飞行时间、机型的飞行员的焦虑水平有差别。

小L说,在对飞行员的例行体检中,很难发现飞行员的心理问题。“航线增多,飞行员数量却不足。飞行任务繁重又远离家庭,生活饮食不规律,休息不够充足,让飞行员很容易疲惫不堪,精神压力也随之增加。“副驾驶在飞行中,需要应对的事情可能更多,焦虑的情绪也就明显一些。”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赵喜斌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