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阴谋》:永城用一个案例告诉你,什么是商业调查师
2015年5月15日讯,永城是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以商业调查师为背景撰写小说的人,他给我讲的这么一个案例,揭开了商业调查师的神秘面纱。这个案例将用在他未来的作品里,我们先睹为快。
永城曾就职于一家全球顶尖跨国商业调查咨询公司,其总部在纽约,曾被成为“华尔街的秘密之眼”。
“你好,我就是纽约来的迈克。这是我的秘书和保镖。”
站在我眼前的,是个铁塔般巨大的非洲裔男人,短发,粗脖子,皮肤黝黑,带金耳环和金项链,体重起码有三百斤。若非见到他的名片,我会当他是西好莱坞黑帮的老大。可他并非黑帮,而是国际某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他身边是个身材娇小的西裔美女,那是他的私人秘书;他身后是四名人高马大的保镖,两名白人,两名日本人,表情严峻,严阵以待。迈克低头凑近我,带来一股浓郁的古龙香水味:“你准备好了吗?我这几个兄弟都带着家伙。”
一个小时之前,我才刚刚在成田机场降落。国航不会容许我带“家伙”坐飞机,即便容许,我也没有。
我摇摇头。
迈克也摇摇头,撅起嘴:“没人告诉你吗?今天要见的证人是很危险的。我们不知他打的什么主意。但我们知道,他有黑帮的背景。”
这是一桩拖延了数年的跨国欺诈大案。被骗的是一家大型跨国金融机构,骗子利用空壳公司,借用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概念,从客户手中骗走了数亿美元的巨款,人去楼空,从此再无踪迹。客户不惜花重金雇佣了世界最棒的律师所(迈克的律所)和我服役的调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追查骗子的行踪。但追查了八年都没有结果。
直到两周前,有线索暗示,骗子可能藏在日本。就在线索出现后的一周,迈克的律师事务所在东京的办公室突然接到匿名电话。有个年轻女性主动表示要举报骗子,并指定地点要和律师见面。
迈克在大阪当地的一位同事曾和这位举报人通过三分钟电话:知道她是一位年轻女性,日语不够纯熟,有中国口音。除此之外,我们对她一无所知。
迈克对我说:“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这位‘举报人’并非真是举报人,而是骗子派来的人呢?罪犯雇佣黑社会在现场灭口,以前也是有过的。这是向被骗方提出警告——既然你们发现我在日本了,我就让你们再也不敢到日本来!律所和调查公司再大,也只是商业公司,不是FBI,如果有员工在海外因公牺牲,公司只能立刻停止该项目。而且恐怕再也没有其他同类公司敢接受这任务了。只要骗子肯付钱,黑帮又能‘搞定’,骗子以后就可以安然留在日本了。”
迈克无奈地看着我, 抱着双臂:“我给你半小时。半小时后,我们在酒店大门见。”
半小时。我能做些什么准备?我回到十分钟前刚刚入住的房间,从提包里取出电脑,给密友发了一封邮件,简单做了些安排——如果我不在了,把存折给我爸……是的,我什么都没有准备,我唯一的准备是写这最后一封信。
还好,那次的会面有惊无险:女孩果然是来举报的。她——骗子的情人——发现骗子除了她还有许多情人,都是在日本的中国女孩。骗子表面上大手大脚请女孩们吃喝玩乐,实际上是利用这些“情人”隐藏自己的非法财产。这个女孩发现之后深感害怕,当然也很气愤,所以主动举报,以求保全自身。
仅凭一个人的举报是无法在法庭上为客户打赢官司的。后来,我们找到了另一位情人,这个情人并不像上一位情人那样配合我们。我们把她请到律师所的办公室,但我们有预期,她不会告诉我们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她只是来“探听虚实”的。但我们也在办公室里做了些小手脚:把律所的wifi密码去掉了,并且屏蔽了正常的电话信号。如我们所料,这个女孩是个绝佳的演员。我们的谈话人员故意臆造了一些证据,给女孩施加了一些压力,就把她自己留在房间里。我们通过监控录像看到女孩拿出手机,很有经验地抬头寻找了摄像头的位置,在完全能够避开任何摄像头的角度打开手机。我们知道她在压力下要联系那个骗子。而她的手机已在不知不觉中,上了律所的wifi。所以女孩和骗子的对话后来都在律所的服务器里被成功恢复。其中透露了大量重要信息,帮助我们最终在日本的法庭上为客户夺回几千万美元的财产。
老是从头开始的永城
机器人工程师的年薪赚到8万美金了,回国做个没生意的翻译;做到给老布什翻译, 一场两个小时的翻译赚五千一万了,又去外企做个一个月才1万多人民币的小分析师;终于变成年薪百万的中国区副执行董事了,又辞职了做专职作家……这到底是要闹哪样?
没人比永城更神经了,高薪工作说不干就不干了,老从头开始。就像城妈形容的,每一次都是栽下了一棵大树,然后给锯了,重新刨个坑种萝卜。
20年前他是个机器人工程师,在斯坦福研究生院设计基于仿生学原理,使用快速成型的加工方法,模拟亚马逊热带雨林里的巨型蟑螂,使用高分子材料制造能在雨林地形中移动和通讯的机器人,在军事行动中完成窃听、拍照、跟踪、或者排雷之类的任务。
按说这么发展下去当个科学家挺好,永城却一毕业就跑了,去硅谷一个公司当了名普通工程师,从零开始。后来他凭努力和能力当到这个公司的亚洲区负责人,就是传说中的位高权重责任轻,数钱数到手抽筋,说责任轻当然是玩笑啦。
然后,他又不干了,年薪几十万美金的工作就这么不要了,积攒多年的人脉也废了,他居然回国当了一名翻译。好在那时候同声传译还比较好做,尤其永城这样懂技术的,每个小时也能拿五千到一万人民币,而且还给老布什当过翻译。
然后他又不做了,他去当了一个普通的小白领,每天朝九晚五。城妈问他,你现在一个月多少钱,永城说一万吧。城妈说,你脑袋坏了吧,这不就是你原来一个小时挣的数。但就是这家外企,让永城接触到商业调查,了解到中国的一些商界内幕。当从一个初级调查师到调查公司的领导,终于又变成年薪百万的中国区副执行董事了,他居然又辞职了,在图书市场这么不景气的今天成了专职作家。城妈说,你能靠点谱儿吗?
其实城妈并不知道永城心理究竟在想什么,永城变来变去的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想写小说,需要积累素材。城妈更不知道,写故事这件事,他做了多久。永城20岁就离开家,离开中国,妈妈也不太能知道他那些下班后的时间都怎么过的。写故事,他自己都说不清,这热情是哪儿来的,说是基因里的太矫情太牵强。但他总觉得,人这一生,冥冥中总有一些力量,让你更适合做一些事情。在刚毕业时的硅谷,每天下班是5点,加州的太阳又高又亮,一天的时间似乎还很长。你不做些什么,阳光似乎就在燃烧你的生命,于是他——这个高考语文都没及格的理科生选择了写小说。
这一写就写到了今天,“秘密调查师”系列在《黄雀》、《卧底》之后,又推出了《家族阴谋》,这个系列的影视版权就卖了几百万。这些故事,就来自他7年做商业调查师的经历。这个变来变去的萝卜,总算开花结果了。
什么人才能当商业调查师
在最近的热门悬疑小说“秘密调查师”系列《黄雀》、《卧底》、《家族阴谋》里,有一个神秘的职业——秘密调查师,这个调查师是干吗嘛的呢?
作者永城的经历,可以让我们初步了解一下调查师存在的背景。永城曾就职于一家全球顶尖跨国商业调查咨询公司,其总部在纽约,曾被称为“华尔街的秘密之眼”,业务遍及全球几十个国家,主要客户包括全球各类金融机构,各类大型跨国企业,以及多个政府部门及大型社会公益组织,其提供的主要服务包括交易前的背景尽职调查、公司高管的雇佣前调查、反商业欺诈调查、不正当竞争或商业违规调查、诉讼和危机公关辅助调查等等。
所谓“秘密调查师”需要完成的,就是帮助这些客户了解眼前的商业“敌人”或未来的合作“伙伴”那些不为人知的事情。他们有许多更专业的名称:商业调查师、,反欺诈调查师,或投资风险管理师。
在永城做调查师的经历中,他会悄然坐在东京或伦敦的咖啡厅,选定最隐秘却又能看清出入口的位置,等待和线人碰头;乔装潜入侵权的服装厂或制药厂,摸清情况拍照取证后,再联系警方把这些非法工厂取缔;潜伏于某跨国集团在中国某地区的分公司数月,取得了分公司总经理的信任,进而发现总经理和人事总监是情人关系,采用离间计一举揭穿高层团
伙贪污的真相……诸多不凡甚至惊险的经历,这也正是《“秘密调查师”》这套悬疑故事的素材。
每一部“调查师”都是个完整的故事,里面涉及许多调查方面的专业技巧和遇到过的案例片段,在具体手法、技巧和要解决的问题上都不同,在破解阴谋的难度上也不断升级。《黄雀》是一个表面普通的投资前背景调查的案子套出另一个非法私有化倾吞国有财产的案子,《卧底》是合资企业欺诈案套出的后台大领导坐山观虎斗谋求私利的案子,最新的《家族阴谋》则是一个表面离奇的商业间谍案引出的家族谋杀案。
永城给我讲了一个他的亲身经历,这个案子说不定会用在他以后的作品中。
永城提示:如果你具备以下条件,也可以考虑去应聘调查师:1.逻辑性强的人,2.了解中西方经济、文化和历史,3.写作能力强,4.最关键一点:八卦,有刨根问底的愿望,不满足于表面的人。
那做过什么职业的人适合这个呢?永城说啦,调查记者、律师、投资、经商、财会,或者任何其他接触社会接触商业又同时具备调查师素质的人。 蔡岫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